第一章 冰洞救人
正月十五過完,齊昊離家上學了。
齊昊就讀察省師範學院,大三,快要進入大四,學生的形象正在不聲不響中蛻去。
齊昊家住一個小縣城,父親會做木匠活,手藝遠近聞名;母親在街上擺攤修鎖配鑰匙,也修鋼筆打火機什麼的,生意還算可以。
齊昊家中有五兄妹,齊昊大哥,齊娟二姐,齊林三哥,齊吉老四,齊芯幺妹。五兄妹的爺爺、nainai已經過世,一家共計七口人。
父親、母親雖然有手藝,家中人口多沒法殷實,但不擔心吃不飽肚子的問題。
讀書花不了幾個錢,五兄妹到了七歲父母就送去上學,能升初中讀初中、能升高中讀高中、能考上大學就讀大學。
父母也不盼望兒女讀上探花、榜眼、狀元什麼的,只是不想兒女流到社會上當混混,因為像他們這樣的家庭,只能吃飽肚子,由於沒有社會地位,只能給原野的小草一樣默默無聞。
齊昊的書就這麼一路讀來,小學、初中、高中畢業,考慮到家庭實際狀況,志願填報察省師範學院。師範學院不交錢,還解決生活費。
改革開放沒幾年,黨和國家說振興靠人才,當時全國沒有幾所大學,一個縣也考不上幾個大學生,因此大學生就成了天之驕子,也可以說是時代的jing英。
由於中、小學教師奇缺,齊昊畢業要回縣當教師。當教師工作穩定、工資穩定,齊昊下面有四兄妹,在縣裡教書好,可以為父母分憂、盡長兄的責任。
雖然已經改革開放了,但大學畢業仍然執行的是分配體制,讀師範當老師,齊昊從來沒有想過今後要改行進黨、政部門,然而,齊昊師範學院畢業一天也沒有做過教師,事情還得從齊昊chun節回校出的大事說起。
這個事件轟動全國,由此改變了齊昊、以及弟妹們的命運,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一個大家族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