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明日大師
靜一果然是個好和尚,只為了一句話,就帶著身受重傷的牧心書,千方百計的逃過樹心門數百名弟子的眼線,最後竟然回到了藥王寺。
藥王寺是個大門派,相比於樹心門來說,藥王寺看上去要氣派了許多。藥王寺位於琴音山中部位置,佔地數百畝,房屋田宇無數,寺內僧人弟子上千,高手眾多!
藥王寺主持方丈明日大師是個看上去平淡無奇的垂垂老者,稀疏的白髮,臉上細密而乾枯的皺紋,只有那一雙大大的黝黑眼睛,時而閃爍著點點熒光。明日大師身上套著一身灰色僧袍,破舊而單調,上面綉著的幾個補丁清晰可見。腳上穿著黑色布鞋,走起路來穩健而不疾不徐,頗有大師風範。
「靜一!」明日大師略一開口,聲音低沉,儒雅而不失和善。後邊的靜一僧聞言,急忙往前兩步i,規規矩矩的靜立在明日大師身後,低頭頷首,一點也不敢造次。
靜一小心翼翼的抬頭,瞄了自家師父一眼,見明日大師叫了一聲后,面色如常,靜一這才小心的雙手合十,道:「回師父,徒兒在此!」
「何謂是佛?」明日大師看上去年逾七八十,說起話來卻是依舊中氣十足,聲音響亮!
靜一收心靜氣,緩緩答道,「佛渡天下,佛渡有緣人,佛在人心中!」
「何謂是佛?」明日大師並未回頭,從語氣上也感覺不出明日大師的情緒變化,但靜一卻是眉頭微蹙,跟隨明日大師的腳步略微遲緩了一下。
「佛即眾生,一切皆是佛,佛法無邊,天下敬仰!」靜一覺得心頭有什麼東西堵得慌,面對明日大師的時候,始終有著那麼一道枷鎖壓在他的頸脖上,讓靜一感覺十分的不舒服。
「何謂是佛?」明日大師似乎沒有其他詞語,依舊在前面走著,但四個字說出來,卻是讓靜一徹底的慌了。連番答錯師父的問題,讓靜一心裡壓力頗大。
「佛。。。」靜一終於遲疑起來,搜腸刮肚,思考這十來年自己在藥王寺所學到的一切,卻是找不到任何的話再去回答明日大師這麼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
明日大師終於停了下來,靜立路邊,迴轉身來,目光慈和的看著面前忐忑不安的靜一,「你歷經五日,一路坎坷,終將那樹心門弟子帶回藥王寺,可曾有後悔?」
靜一微微一愣,雙手合十,道了聲阿彌陀佛,臉上表情變幻數樣,卻終究輕嘆搖頭,「阿彌陀佛!小僧確有悔意!師父,非是小僧見死不救。而是當時這人太過厚顏無恥,以自殘來博得小僧同情,又以佛家揭語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為借口,小僧這才不得不將其帶回藥王寺!」
明日大師靜靜的站在靜一面前,默然許久未有說話,那不動如山,面沉如水的樣子,看的靜一僧心驚膽戰!
明日大師忽而抬頭看看天,低頭對靜一說道,「我且問你,當時那人可是身受重傷?」
「確是身受重傷!」靜一臉色黯然,當時的牧心書,雖然是自殘,但的確是當著他的面,胸口被捅出幾個窟窿來,靜一低頭。
明日大師臉露微笑,「既是如此,你為何心有悔意?佛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佛說厚德載物,有容乃大。佛言善惡一念之間。佛雲即種因,則得果,一切命中注定。眾生平等,救人命無關善惡。」
靜一渾身一震,急忙雙手合十,低頭頷首,「阿彌陀佛!徒弟受教,小僧謹遵師父教誨!佛渡眾生,無色無相,無嗔無狂。」
明日大師頷首微笑,伸出手掌,輕輕在靜一僧那光潔溜溜的腦袋上摩挲著,「你修行太淺,未經世事磨練,心性如孩童,愛憎分明。何謂是佛?佛即智慧,是覺悟,佛法修行在於明悟,悟得人生真諦,也悟做人道理。」
明日大師一隻乾枯而滿布褶皺的手掌在頭頂摩挲著,靜一卻是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心神寧靜,心曠神怡。「阿彌陀佛!小僧謹記在心,多謝師父教誨!」
明日大師微笑著搖頭,放開手,指在靜一鼻尖,輕盈盈的說道,「非也!我雖為你師父,卻只授予你武學,佛法領悟自在人心!非是我教導於你,而是你我共同修行,一起進步!你,我,就像是兩面鏡子,照盡萬物蒼生!」
靜一覺得腦子裡一片雲山霧罩,明日大師說的話感覺上去有些深奧難懂。但明日大師卻也不再和他細說,只是輕聲道,「明日開始,我准你下山歷練,一年也可,十年亦准。只有嘗盡世間百苦,五味雜陳,也才能明悟佛法精妙高深,武學修為自然突破。」
靜一陡然張大嘴巴,一臉驚訝的看著面前笑意盈盈的明日大師,過了許久,靜一才愣愣的說道,「師父,這。。。小僧修為低下,佛法淺薄,如何能在外面花花世界中全身而退?」
「頑徒,你著想了也!」明日大師開懷一笑,似乎這是一件值得他大喜的事情,「因果緣分,自有上天註定,人為不能改變太多。然則那牧心書施主於我佛有緣,貧僧特讓你去渡化了他。否則無我佛約束,日後其演變成為滔天魔頭,當是經修大陸一大浩劫!」
「什麼?」靜一駭然驚叫,隨即發覺失態,急忙守心念性,「阿彌陀佛!師父,這如何可能?那牧心書施主,只是一名,第二經脈修為的普通人。何以能成為滔天魔頭,為禍人間?」
明日大師收起臉上笑容,謹慎而不失嚴肅的說道:「佛語有云,善惡一年之間,有其因則必有其果。此時在其身邊種下一粒善果,日後也許才能感化眾生,普度天下!你下山以後,可跟隨於他,若能渡化,你之功德無量,成就第八經脈,菩提金身並非難事!」
靜一臉露驚喜,雖不想再見牧心書,但聞言卻也欣喜不已,「阿彌陀佛!小僧定當謹遵師父教誨,點化了那牧心書施主,造就千秋功德,播撒佛法於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