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第216章 自知理虧的縣太爺
王大富出城看了三次城外桑葉的長勢,最終決定開始育種。
雖然說收了楊紹林的錢,答應讓顧李氏跟著看,也相信顧李氏不可能只憑著眼睛看就學會。
只要自己不給她說竅門,她看再多,也不過是瞎子點燈,白費蠟。
可饒是如此,他也是做什麼都避著顧李氏的,不過,因為有福『傻乎乎』的,他做事情,倒是不避有福。
比如說,他在催青之前,大熱天的,居然穿了個夾襖在催青室內坐了半個時辰。
比如說,他拿了許多浸了鹽水和干鹽的棉條,掛在催青室內的排架上。
比如,他什麼時候把蒙在窗戶上的黑布扯開。
比如開始育種之後,他拿了藥水來泡蠶卵,然後又用溫水沖洗,最後根據蠶卵的顏色,在屋內放火爐和盛了水的盒子,有時候還會掛幾塊濕布。
比如他什麼時候開門,什麼時候開單窗,什麼時候開對流窗。
比如,他什麼時候拿了水壺在育種室外面噴水。
比如,他什麼時候掛了燈籠在房中。
總之,整個育種的過程中,顧李氏雖然被王大富指使得團團轉,可有福卻差不多是全程跟著他的。
有時候,王大富看著有福呆呆傻傻的,盯著他幹活,還會逗她幾句,問她知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有福就什麼都不說,咧開嘴沖著王大富傻笑,王大富若是高興,還會給有福解釋,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
倒是讓有福把前世今生的記憶,給融會貫通了起來。
等終於完成催青,將蟻蠶分發下去之後,王大富在屋裡呼呼大睡,有福卻被楊紹林給叫了去。
「怎麼樣?可以學到個七八成?」楊紹林兩眼放光的看著有福問。
有福一邊打哈欠,一邊說:「楊伯伯,您真不知道育種是一件多累人的事情嗎?我都好多天沒有好好睡上一覺了,您就不能等我睡好了之後再找我嗎?」
楊紹林連忙賠笑:「哎呀有福,楊伯伯這不是心裏面著急么?這樣,你就告訴楊伯伯一句話,你學沒學會,說完,你就回去睡覺,等睡好了,你再來仔細的和楊伯伯說,行不行?」
有福用力的點點頭,打著哈欠說:「楊伯伯,那我先回去睡覺了。」
說著,轉身就走。
楊紹林急了,連忙拉著她的小胳膊問:「有福,你還沒告訴楊伯伯,你學沒學會呢。」
有福一邊打哈欠,一邊推楊紹林的手:「我不是點頭了嗎?楊伯伯,您就讓我去先睡覺吧,拜託您了,小孩子不能少覺的,我還小呢……」
聽到有福都這樣說了,楊紹林有再多的話,都只能留著回頭再說了。
有福一覺睡到第二天中午,期間迷迷糊糊的,被顧李氏抱著起來了幾次,餵了一點吃的到她肚子里,她自己根本都不知道,吃完就依舊扭頭呼呼大睡。心疼得顧李氏直抹眼淚,看著縣太爺楊紹林也完全沒有好臉色,全然不顧他是官,她是民。
民不與官斗。
好在楊紹林自知理虧,倒是不和顧李氏計較,反倒還偷偷的躲著顧李氏。
不過,哪怕是偷偷的躲著,等有福一醒,他也就馬上出現了,頂著顧李氏的白眼,絲毫沒有一縣之尊的威儀,笑眯眯的哄著有福輕聲問:「有福啊,現在睡飽了么?」
有福迷迷糊糊的點頭,肚子裡頭咕嚕咕嚕一陣接一陣的響。楊紹林有些尷尬,摸摸鼻子說:「楊伯伯讓人給你煮了粥,一會兒就會端來。」
說話間,果然有雜役端了粥來。楊紹林親自去接了托盤端到有福面前。
溫度適中口感香糯的肉粥,配了兩樣清淡的小菜,有福幾乎是風捲殘雲般的把這些東西吃完的,吃完之後打了個飽嗝,就著楊紹林親自遞過來的水漱了口,又發了一小會的楞,才反應過來,自己剛剛做了什麼。
她她她……她居然讓堂堂縣尊大人,伺候自己吃了飯?漱了口?
有福吞了吞口水,看向楊紹林討好的笑:「楊伯伯……」
楊紹林並沒有反應過來,自己剛剛做了什麼,當然,就算是反應過來了,他也不在意,他在意的只有育蠶種這一件事情。
「有福,你真學會了王老爺子的育種的法子?」
「看懂了。」有福點點頭,隨後補充道:「嗯,看著就明白了孟婆婆教有福的那些東西。」
「來,好孩子,快給楊伯伯好好說說。」楊紹林拉了把椅子坐到有福面前。
有福端正的坐好,伸出手掌來,一邊扳指頭,一邊說:「嗯,王老爺子一共去看了三次桑葉,最後一次是在今年新發的桑樹枝條長了八九片葉子的時候。這是為了讓家蠶的生長速度和桑葉的生長速度持平。」
「他穿著夾襖坐在育蠶室裡面半個小時,是為了感受育蠶室里的冷熱。」
「掛浸了鹽水和沾了細鹽的棉條,是為了觀察育蠶室裡面的水分。」說著,伸手在空中揮舞了一下,補充道:「就是這些地方存在著的,我們看不見的水分。」
「他開門、開窗、燒火爐、放水盒、掛濕布,都是為了給育蠶室裡面換氣,和調整育蠶室里的冷熱、水分。」
……
有福仔細的將王大富的行為都解釋了一邊,楊紹林還好,顧李氏卻幾乎連眼珠都要掉下來了。
雖然王大富很多事情都要避著她,可她也總會碰上個幾次,加上有些東西根本就在哪裡,她一眼就能看見的,結果她完全沒有搞懂其中的玄機,有福卻摸了個門清,連為什麼都知道?
就算是孟婆婆從前教過她,她有記憶,可這……也太……太那什麼了一些吧?
怎麼她總覺得,換成自家有墨,也沒有這麼厲害?
顧李氏心中頓時升起一種深深的挫敗感,不過很快,這種挫敗感又變成了驕傲。有福可是自家的孩子。自家的孩子這麼有能耐,她這個做長輩的,自然驕傲。
然後很快,她的這種驕傲就變成了真正的驚喜。
因為,楊紹林說:「你若是真學會了,那以後本縣的種蠶就交由你來育種,每錢種蠶兩文錢,若是每季訂種不足一百兩蠶種,就按照一百兩蠶種計算。也就是一季種蠶,你至少能得二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