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我行我素
趙二郎實在是沒法子了,他心想著,就是不能一下子把人全部攆走,先攆走一大半也是好的。
畢竟霸佔了他家兩間房的,分別是他爺奶和他大哥一家,他爺奶和他大哥雖說沒對他多麼好,但也不算差,他還真不好意思下狠心攆。可面對住在客棧里的那些人,他就沒有那麼多的顧慮了。
要知道,他和趙永年早已形同陌路,對於鄭氏和她生的那對兒女更是充滿了厭惡,至於肖氏,於他來說,那就是真正的陌生人。
於是,客棧里原本每天供應的好飯好菜沒有了,房租也不再繳納了,趙永年一家和肖氏很快就在那裡待不下去了。
然而,趙二郎顯然低估了這些人的無恥程度,客棧里待不下去,他們就直接跑來趙二郎家蹭吃蹭喝。
吃的還好解決,一到飯點,他們就蹭上了趙二郎家的飯桌。可住的就有些為難了,別說茅草屋裡實在沒地方了,就是有,住慣了瓦房的他們也不願意去住茅草房。
一番算計過後,他們就把目光投向了趙二郎家新蓋的瓦房。
在他們看來,憑啥呀?新媳婦兒的娘家人居然佔了兩間新屋子,這還有沒有天理了?就想要把陸錦她爹和她弟弟趕出門去,霸佔那兩間房。
別看陸錦她爹是個糊塗人,可你要以為他是個綿軟性子誰都能踩上兩腳,那就大錯特錯了。漁夫出身的他很有一把子力氣,干起架來那可是一把好手,當場就拿板磚給趙永年開了瓢,就是鄭氏和肖氏那兩個婦道人家,在他手裡也沒有討到好。
這樣一來,他們算是對那兩間瓦房死了心,可都這樣了,他們還是不肯離開趙二郎家,退而求其次地住進了茅草屋裡。
趙永年和鄭氏夫妻同心,一起把喬氏的那些個雜物丟了出去,佔了那間雜物房。至於肖氏,她也不嫌膈應,居然跑去和趙喬氏夫婦住一間房,睡一張炕。
老趙家一夥,自此全面開啟了他們的蹭吃蹭住生涯。
趙二郎成親不過數日,他家裡就上演了好幾回全武行,這動靜鬧騰得實在太大。哪怕姜荷蓮子沒有刻意打聽,這些破事兒還是很快就傳到了她的耳朵里。
趙老爺子他們表現得如此反常,姜荷蓮子自然要去打聽一二。
不打聽不知道,一打聽她頓時無語了——老趙家還真是神憎鬼厭,被趕出趙家村還不算,竟然又被人從喬家莊趕了出來。
說起來,這回還是他們自個兒作死,原本就已經是喪家之犬了,被趕到喬家莊之後依舊不知收斂,我行我素,居然狠狠得罪了喬家莊的里正家。
細論起來,老趙家也不是近些日子才得罪了喬家莊的里正家,其實他們早就得罪過了。
想當初,趙成藍與人有私,她那姘頭不是別人,正是喬里正的小兒子喬福生。
在喬里正一家看來,自家小兒子雖然混了些,卻不是個不知輕重的,他還是知道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的。當初他和趙成藍之間的私情,不管真相如何,他都不可能當堂說出自己逼迫趙成藍的話來。他會這麼說,顯然是遭到了官府的嚴刑拷打,逼得他不得不這麼說。至於官府為啥要嚴刑拷打他,顯然是收了老趙家的賄賂唄。
後來事實也證明了他們沒有猜錯,看吧,私情明明是兩個人之間的事情,結果趙成藍無罪開釋,自家小兒子卻在被打一百大板之後,落了個流放苦寒之地的下場,這不是老趙家賄賂了官府,還能是啥別的緣故?
打那以後,喬里正家就恨毒了老趙家。
前些日子,老趙家跑來了喬家莊,喬里正家第一個就不樂意。可甭管他兒子是不是遭人迫害,與有夫之婦有私都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他們家不好因為這個原因就不讓老趙家待在這兒,也只能咬牙忍了下來。
偏偏趙喬氏是個拎不清的,見了喬里正的媳婦兒,也就是喬福生他親娘張氏,居然罵罵咧咧的,口口聲聲說喬福生害了她大閨女,而喬福生不學好,全是張氏這個當娘的沒教好,要張氏向她賠不是。
張氏可不是盞省油的燈,她可是聞名十里八鄉的潑辣老太太,知道她底細的平時都繞著她走。趙喬氏不知死活的撞了上來,還能得個好?頓時被懟得面無人色。
趙喬氏素來把她大閨女當眼珠子看,眼見張氏非但不賠不是,還一個口一個小娼婦,一口一個小婊砸地罵她大閨女,弄得她心頭火起,就動起了手來。只見她順手撿起一塊石頭,衝上前去就是一陣廝打。
張氏萬沒料到,趙喬氏一言不合就動手,事先沒有一點先兆就算了,還動用了「武器」,頓時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趙喬氏素來是嘴上功夫,很少真正動手,下手就有些不知輕重,加上她也不是那種見好就收的性子,一見自個兒佔了上風,就拿著石頭往死里狂揍張氏。
要不是喬里正來得及時,及時制止了趙喬氏的蠻行,張氏都能被她活活打死。可就是這樣,張氏的傷勢也沒有輕到哪兒去,又是斷腿又是斷手,就只剩下了一口氣。
都要鬧出人命了,這還了得?喬里正立刻有了借口讓老趙家滾蛋。至於老趙家留在喬家莊的恆產,就當是醫藥費賠償給了張氏。
不服?來呀,來呀,咱幹上一場撒!
別以為咱不知道,你們已經被趙氏一族嫌棄了,趙氏一族才不會為你們出頭呢!咱都要看看,你們就這麼幾個人,怎麼和咱喬氏一族斗。
這個道理趙老爺子自然也懂,他哪裡敢和喬氏一族硬碰硬?原想讓他的岳家代為說說情的,卻不想他的岳母和小舅子一聽說他們家得罪了里正兼族長,立刻當起了縮頭烏龜,啥事兒都不肯冒頭。
趙老爺子沒奈何,只得帶著家人灰溜溜地滾出了喬家莊。
天地之大,他們一時之間竟找不到容身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