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速戰速決
依照李昌他們那兒的規矩,父親亡故后兒子得守孝三年,他又是長子不得擅離父親的墓所。這樣一來,這三年內他再怎麼也無法來幽州了,經營茶樓一事只得暫且作罷。原也想過將茶樓出租三年,三年後他再收回來經營。只是他並非本地人,此地最好的朋友也就是茶樓原東家又動身去了燕京,這兒再也沒有信得過的人能替他收租,出租一事就有些不大穩妥。加上家裡人又說外面再好也不如家鄉,總勸他回鄉之後就不要再出來了,上了年紀的他聽多了倒也有些意動。一番苦思之後,他最終決定把包括茶樓在內的恆產全部脫手,整理乾淨之後踏踏實實地回鄉做個富家翁。
李昌在幽都闖蕩近二十年,置下來的產業說多不多,說少也絕在不少,他這番收拾的動靜還挺大。春華堂就在這條街上,姜荷蓮子自然也聽說了。聞訊后,她當即去實地考察了一番,發現那茶樓除了位置差了點兒,經過一番簡單的修繕后,看上去已經相當不錯。她覺得趙四娘或許會感興趣,便在第一時間告知了那茶樓轉讓的消息。
趙四娘一看,果然不錯;再一問價格,完全能夠接受。當場就拍板決定買下。然而,這時李昌提出要買茶樓可以,但必須答應兩個要求。趙四娘聽后,就有些為難了。
趙四娘一心想在餐飲方面有所建樹,她買下這家茶樓,自然不是用它來做茶樓生意,而是想把它改成一家小酒樓。確切的說,是一家專營熏燒和烤鴨的酒樓。如今她家在梧桐街上的那些鋪子中當屬熟食鋪生意最佳,諸多熟食中又以熏燒和烤鴨賣得最好,幾乎從早到晚都有客人為了買這兩樣而排隊等候。那間小小的鋪子明顯鋪排不開,趙四娘一直想在附近找個大些鋪面,這家茶樓正合她的心意。趙四娘相信,秘制的熏燒和烤鴨,再加上自家出品的佳釀(儘管這佳釀是哪種酒還沒確定。但她覺得問題不大),定能吸引來更多客人,從而把生意做大做強。
然而,這會兒李昌告訴她說。茶樓的原東家再三囑咐過,最好不要把茶樓另作他用。實在要改作他用,也至多是改成筆墨鋪子、綢緞莊之類不用動火的鋪子,像酒樓這種整天油煙熏天的鋪子是萬萬不行的。上述是第一個要求,就已經夠讓人為難的了。可這還不算完。還有第二個,那就是鋪子里必須繼續任用茶樓里的老掌柜。
看在茶樓確實不錯的份上,不讓開酒樓就算了,趙四娘家產品夠多,實在不行她還可以開個和食品相關的雜貨鋪,關於第一條做些退讓也是可以的。但第二條呢,那可是塞人,塞個不知根不知底的大活人進來,人好倒還罷了,這人要是不好。她找誰哭去?
若說為了拿下茶樓,就先口頭上把兩個條件都給應下。等到簽下契約,她就尋個由頭把人給踢出去,接著再把茶樓改作酒樓,這種做法並不違背律法,不是不能為之。然而,這違背了人與人之間的信義。趙四娘這人是有些世故,但做人的底線她還是有的,還做不出這種出爾反爾的事情來。因而,她是真的為難了。
面對這麼讓人為難的事兒。趙四娘原想著再考慮考慮的,可人家李昌急著回家呀,沒時間讓她慢慢琢磨了。當時不停地被催著下決定的她忽然聽說另有買家看上了這間茶樓,貌似對方還肯答應那兩個條件。登時就急了。頭腦一熱之下,便迅速下手買了下來。
如今冷靜下來之後,她才發現自個兒花錢捧回了個燙手的山芋。
怎麼辦?她該拿著這茶樓如何是好呀?為嘛有一種砸在手裡的感覺?果然,衝動購物要不得呀!
就在這個時候,辦事果決的趙三娘出場了。
趙三娘前些日子就聽說趙四娘收購下了一家茶樓,卻遲遲不見那茶樓擺開重整開張的架勢。心裡就納悶兒了。這天她終於結束了開發新甜品的事宜,一得了空便向趙四娘詢問其中的緣故。
一聽是這麼回事兒,趙三娘轉身就找來家住附近的夥計,打聽起那掌柜的為人。在得到肯定的回復后,二話不說就拍板讓掌柜留下,還讓茶樓里的說書先生一併留了下來。就因為她聽那說書先生說過兩次書,覺得還不錯。緊接著她就拉著趙四娘直奔茶樓,在那兒里裡外外轉了兩圈后她便指出,茶館里光賣茶水瓜子太單調,還得添些甜品才好,就打算從自己甜品坊里選些合適的搬過來。因想著自個兒新研製出來的那幾款甜品必須趁熱才好吃,還是在茶樓里現做比較好,她就立刻派夥計去找瓦匠,打算模仿著甜品坊的后廚,在茶水間隔壁搭間新的廚房。想了想,又讓人把木匠找來,準備打兩個甜品展示櫃。再想想,還得……她一邊隨心所欲地四處改造,一邊還不忘寬慰那掌柜,說道:做甜品的油煙有限,絕對達不到煙熏火燎的程度,讓他只管放心。
一家兩層樓的茶樓,趙三娘不過花了半天時間,就把改造計劃全部擬好。整個過程一氣呵成,毫不拖泥帶水。
茶樓和春華堂在同一條街上,姜荷蓮子見趙三娘姐妹聯袂而來,看那氣勢彷彿是要大幹一場。於是熱心的她便放下自家鋪子里的活計,跑過來幫忙。到了之後就看見趙三娘一個人連軸兒轉,她和趙四娘都不要說插手了,就連話都沒能插上幾句。
直到趙三娘交代得差不多了,趙四娘這才反應過來:咦?我有說過自家要開茶樓嗎?在她諸多的投資預想中,茶餐廳或許有,但絕沒有茶樓這一項呀!
可都到這個時候了,說什麼都晚了。既然趙三娘對經營茶樓這麼感興趣,趙四娘索性就把茶樓的經營全權交給了她,自個兒則當起了甩手掌柜。(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