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上門求救
率先跑到正門的趙三郎拔開門栓,把兩扇門扉朝里一拉,就有一個人順勢倒進了門,他忙一把將那人扶住。目光敏銳的趙三郎立刻發現滿面塵土的這人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堂姐趙元娘。
「哎呀!元娘姐!元娘姐!你這是咋了?」趙三郎急急問道。按理來說,趙元娘此刻應在老趙家幹活兒,怎麼會孤身一人跑到這兒來了?
見到趙元娘雖有趙三郎在一旁攙扶,可虛弱無力的她還是幾欲摔倒,趙三娘忙衝上前去扶了她一把。
走近一瞧,趙三娘猛然發現趙元娘的脖子上竟有一道青紫的勒痕,觸目驚心。不用多說,這定然又是老趙家做的孽,一股抑制不住的怒氣霎時間盈滿胸臆,趙三娘大聲說道:「是喬氏那個老妖婆乾的?還是趙成青那個小賤人乾的?她們這兩條毒蛇,怎麼能這麼對你?元娘姐,你別怕!快說說,到底出了什麼事兒?今兒我定然殺上門去為你討回公道!」
聽了趙三娘這番鏗鏘有力的保證,趙元娘那雙早已喪失光彩,此時毫無焦距的眼中終於顯出了一絲清明,她抬頭望向三叔一家,竟然意外地聽到那位和她一樣懦弱的三叔擲地有聲道:「元娘,有啥委屈你只管說!三叔一定替你做主,為你討回公道!」
要真是你那好娘親和你那好妹妹乾的好事兒,你真能替趙元娘做主討回公道嗎?別人信不信趙四娘不知道,反正她是不信的。
誠然,見到趙元娘的處境如此凄慘,縱然是心腸有些剛硬的趙四娘也為之動容,她立時生出救助趙元娘的念頭,但也只能保證讓趙元娘脫離老趙家的魔爪。替她做主,為她討回公道?恐怕真到那時,「孝順」兒子趙永忠還是會習慣性地站出來阻攔。前身記憶中的無數教訓告訴趙四娘,這個「主」趙永忠他做不了,這個「公道」趙永忠他討不回。即使趙四娘有心替趙元娘出頭,可當家人不給力,趙四娘也愛莫能助。
生怕自家老爹把話說得太滿,待會兒下不了台,趙四娘忙打岔道:「現在不是問這個的時候。咱們還是把元娘姐姐扶到後面讓她躺著歇息會兒吧!娘,你趕緊去盛一碗熱湯來,讓元娘姐姐暖暖身子。」
眾人見趙元娘髒兮兮的臉上儘是憔悴不堪,雙眼布滿血絲,嘴唇更是蛻了一層皮,隱隱滲出血絲來,就知道她確實疲憊不堪,恐怕隨時都可能倒下。於是大家當即按下心中的困惑停下追問,打算聽從趙四娘的建議讓趙元娘先去休息。而姜氏立刻轉身去后廚給趙元娘盛湯,熱心的楊氏則去打水給趙元娘洗臉。
不過焦急萬分的趙元娘此刻哪有心思休息,她朝趙永忠重重跪下,哭著哀求道:「還請三叔趕緊去救救我娘!」
趙永忠登時手足無措,忙讓趙三娘姐妹倆把趙元娘扶起,可執拗的趙元娘說什麼也不肯起來,場面一時有些混亂。
「元娘姐姐,你別慌,有話坐下來慢慢說。你先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和咱們說一遍,讓咱們心裡有個數。只有這樣才能想出合適的對策來,進而把大伯母順利救出來。」趙四娘勸慰道。
聽了趙四娘的這番話,驚慌失措的趙元娘打了一個激靈,登時醒過神來。她明白一味地哭泣只會誤事,於是立刻止住哭聲,順從地隨著趙四娘坐下,把這些天的遭遇結合她們母女倆的猜測而還原成的真相,一五一十地道了出來。
原來那日上門說親的王媒婆在許了一大堆好處后,成功說服老趙家答應將趙成青早日送去做妾。臨出門時,王媒婆無意間看到了正抱著盆去洗衣服的趙元娘。雖說趙元娘被趙喬氏母女磋磨多年,早就面色發黃、瘦弱不堪,可目光毒辣的王媒婆還是一眼就看出了這個姑娘底子極好,細細調養一番后,絕對遠勝趙成青。於是發現好苗子的王媒婆忙不迭地向趙喬氏打聽起趙元娘來。一番打探后,王媒婆就明白老趙家並不待見趙元娘,也知道她的外祖家已經沒落,她可以算是個無依無靠的孤女。甚至於老趙家對待大房唯一血脈的態度竟是,只要給得起聘禮,把趙元娘嫁去誰家都無所謂,但有一點他們家決不會為趙元娘出一文錢嫁妝錢。王媒婆聞言立刻把趙元娘記入了自個兒的小黑本,以備候選。
要說這個王媒婆在靜海縣城也頗出名,不過不是什麼好名。聽說只要有人家出得起謝媒錢,她就什麼惡姻緣都敢牽。前兩日就有戶人家慕名將王媒婆請上門,托她說親。王媒婆也知道這個要求說親的苗家很是不妥,不過見錢眼開的她一聽說有大筆謝媒錢,立時昧著良心接了下來。
至於這說親的人選,王媒婆立刻想到了趙元娘,就和苗家人提了提。苗家人心想,出身良家,品貌端莊,很是符合他家的要求;自幼失怙,娘家無良,就不怕萬一日後出事會有人替他家媳婦出頭。這個趙元娘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忙點頭答應。
於是王媒婆離開苗家后,當即就去了趟老趙家,向趙老爺子他們提了這門親事。上房裡面趙老爺子他們一聽說應了這門親事不單會有豐厚聘禮,還會有種種意想不到的好處,哪會管這苗家的公子是圓是扁,立馬就決定應下來。不過開明的趙老爺子在正式答應前,還是把宋氏找了過來,說是要聽聽她這個做娘親的意見。接著趙老爺子讓王媒婆當著宋氏的面,再把這門親事介紹一遍。
據王媒婆所說,這個苗家恰巧是溫家的姻親,說親的對象苗佑仁正是溫家大少奶奶苗氏的娘家弟弟。人家苗家雖然是商賈人家,卻立志要培養出個讀書人來光耀門楣,於是在他家三代單傳的小公子還不到七歲的時候,就花大價錢請了個秀才老爺給他開蒙。有名師的指點,再加上苗公子聰慧無比,他在十歲的時候就進了靜海縣城最有名的靜海書院,如今不過二十歲的他就已經有了秀才功名在身,正在發奮讀書準備考個舉人回來。
這個苗公子不論人品、家世,還是才學、相貌那都是一等一的,若非要說他有什麼不足之處,也就只能說和他定親的那個姑娘命太短,還沒能嫁進苗家做少奶奶享福,就一命嗚呼了,還連累苗公子得了個克妻的惡名,至今沒能再定下門親事來。
經王媒婆的巧嘴這麼一介紹,宋氏當然是一千個一萬個願意。克妻的名聲雖然不好聽,可宋氏清楚那都是再假不過的虛名,元娘那麼好的一個孩子,不也背負著克夫的罵名嗎?
只不過宋氏心中雖然極為樂意,但出於女方的矜持,也不好一口就把親事答應下來,就說要考慮幾日再做回復。而儘管老趙家急於拿到王媒婆暗中許諾的好處,但也怕將來留下個逼迫孫女的惡名,再看宋氏其實是願意的,心想也不差這幾天工夫,索性讓宋氏親口答應了,免得她日後說嘴。於是他們也就假意說服王媒婆稍等幾日。
話說宋氏眼見自家閨女都十八歲了,可老趙家一點兒為她說親的意思都沒有,正自日夜揪心不已。就在這時忽然從天而降了一份大好姻緣,她自然是被喜悅沖昏了頭腦,先前在上房裡也就沒有細想。然而愚孝的宋氏其實並不蠢笨,過後冷靜下來的她立刻察覺出這裡面的不對勁。
縣城裡的溫家和苗家是什麼樣的人家她並不清楚,不過苗家能把閨女嫁去溫家做大少奶奶,這就說明兩家八成門第相當。即便苗氏是高嫁,但苗家也絕不會比溫家差到哪兒去。如此想來,人家苗公子的條件並不比溫二公子差,最重要的是苗公子是娶妻,溫二公子是納妾,為妻為妾這裡面的差別海了去了。這道理她能想到,「精明能幹」的婆母她們能想不到?她們為啥不直接和苗家結親,反而要讓小姑子去溫家做妾?
再者,依王媒婆所說人家苗家在縣城裡有頭有臉,那麼苗公子即使背負克妻之名,也不至於蹉跎至今都說不上親呀?怎麼會掉價到小村裡找個名聲不佳的「老姑娘」?自卑的宋氏從來不敢高估自己,她認為這極不符合常理,這個苗公子恐怕沒有王媒婆所描述的那麼美好。
思及至此,宋氏開始焦慮不安起來,不過她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尋思從老趙家這兒怕是得不到真相的,那就只能向別人打聽了。
這三年來,宋氏在老趙家的強壓之下極少和外界打交道,幾乎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過隨著三房的離去,老趙家就把原先由三房負責的活計轉嫁到了宋氏母女身上,為了拾柴、挑菜,甚至於下地,老趙家不得不放宋氏出門。於是昨日下晌宋氏就借著出門拾柴的機會,悄悄去了趟里正家,向娘家在縣城裡的梁氏打聽起這個苗公子來。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