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防盜已·替·換
捫心自問,虞謠覺著自己對這個敏感又刻薄的平蕪郡主沒什麼好感,但卻也沒什麼可以報復她的興趣。更何況,現下不用她做什麼,平蕪郡主自己只怕都怕的不行了吧?
虞謠不想對她動手,一方面是出於犯懶,不想摻和到這種事情中,另一方面,則是覺著現下這局面會讓平蕪郡主更加恐懼——就像一把懸在她頭頂的利劍,不知何時會突然落下。
虞謠抬手觸摸了一下自己的額頭,她曾經為求自保,在石子路上好不摻水地向著平蕪郡主磕了不少頭,若她沒記錯的話,還出了些血。如今傷口已經癒合,只是那時的場景現下想起來,仍是讓她如鯁在喉。
她閉了閉眼,彷彿還能感受到當初烈日之下的種種。她緩緩地睜開眼,微微側了頭,意味深長地對著平蕪笑了笑。而後便轉過身去,連看都不再看平蕪一眼。
平蕪攥緊了手,滿臉難以置信,還是等到身旁的侍女低聲問了一句方才回過神來,她搖了搖頭有些慌亂:「怎麼可能,她怎麼會是王家的六姑娘……」
虞謠本以為自己的舉止十分隱秘,卻沒想到竟還是入了旁人的眼。
謝老夫人向著平蕪郡主的方向看了看,微微一笑:「怎麼了?謠謠認識平蕪郡主?」
虞謠心中一驚,而後壓下心中的詫異,不動聲色地笑了笑:「先前還未歸家時,曾與平蕪郡主有過一面之緣,所以方才不由得多看了一眼。」
平蕪郡主與她的矛盾看到的人並不少,但很少會有人將那個畏畏縮縮的小丫頭與王家的掌上明珠聯繫到一起,當時救了她的王夫人自然是知曉的,但她並不比將此事告知王老夫人,讓她徒增傷感。虞謠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也沒準備再將往事掀出來,以免再惹得老夫人難過。
但王老夫人是何等人,就算她一字不提,也能將往事猜個五六分:「平蕪郡主那性子……她難為你了?」
「倒也算不上,更何況我現下不是好好的嗎。」虞謠四兩撥千斤地將這話圓了過去,而後迅速地轉移了個話題,「祖母,皇後娘娘可有什麼忌諱?我怕我到時候說錯什麼,惹得她生氣。」
王老夫人握了握她的手,嘆了口氣,方才緩緩笑道:「皇後娘娘是翰林院首林大人的嫡長女,出身書香世家,知書達理,並不會輕易難為人的。你不用害怕,她會很喜歡你的。」
虞謠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
其實她對這個林皇後印象頗深,只怕比王老夫人知曉的還深上幾分,畢竟原書之中殷虞謠可是在深宮之中翻滾多年,林皇后是一個難以忽略的重要人物。
林皇后性情溫柔,但骨子裡又有幾分堅韌,將家風名聲看得比一切都重要,是個十分合格的皇后。最重要的是,她從不會為了褚裕那點寵愛拈風吃醋,更不會去算計那些受寵的妃嬪,將正室皇后風範弘揚得淋漓盡致,甚至還會勸著褚裕要雨露均沾。也正因此,殷虞謠並未與林皇后發生什麼太大的衝突。
原書中有一句話讓虞謠印象很深——林皇后不是嫁給了褚裕,而是嫁給了那個母儀天下的鳳位。
正因為知曉林皇后的脾氣,虞謠心中並沒有太多憂慮。再加上王家的地位,林皇后必定會對她溫柔備至的。
虞謠本以為王夫人無論如何都是會來的,卻沒想到等到賓客都到齊了,她竟然都還沒過來。
王老夫人注意到這一點,皺眉道:「她平時雖多有懶散,但此等場面絕不至於敢耽擱,莫非是出了什麼事端?」
「你不用多慮,我差人去問問好了。」謝老夫人是王夫人的婆母,過問此事也是順理成章,當即便遣了身旁的嬤嬤去打探此事。
沒過多久,林皇后便到了。
虞謠站起身來隨著眾人一道行了禮,抬眼間打量了一下林皇后,她相貌姣好,氣質溫和,的確是原書中形容的那個模樣。
林皇后先是說了幾句客套的場面話,而後笑道:「宮中新釀造了菊花酒,味道極佳,與尋常的菊花酒還有所不同,諸位可以趁此機會品一品。」
說完,便有一隊侍女捧著酒壺呈到了各個宴席之上。
虞謠並不喜歡飲酒,所以只是斟了一個杯底,象徵性地抿了一口。
林皇后以袖掩唇飲了一杯酒,目光掃過眾人,最後定在了王家的宴席處:「本宮聽聞,王家尋回了滄海遺珠,委實是可喜可賀。老夫人,你身旁這位便是府中六姑娘嗎?」
隨著林皇后這句話,所有人的目光都光明正大地定在了虞謠身上。
虞謠把握著分寸,垂眸一笑。
王老夫人撫了撫虞謠挺直的後背,先是向著四周看了一遭,而後向著林皇后笑道:「回娘娘的話,這便是我王家的六姑娘——王謠。幸得眷顧,終究天不絕人願,使得明珠還家。」
「是個俊俏的姑娘,出落得極好。」林皇后從王老夫人的言行之中意識到王家對這位六姑娘的看重,招了招手示意虞謠過來。
虞謠不慌不忙地站了起來,走到林皇後面前行了一禮:「王瑤見過皇後娘娘。」
林皇后牽過虞謠的手,又將她細細地打量了一遭,看到她清明透徹的眼眸之時點了點頭:「陛下有旨,為賀王家六姑娘歸來,封其為縣主,封號『明月』。更有諸多賞賜,會隨著聖旨一道送到王家。」
眾皆嘩然。
要知道,若非皇親國戚,世家的小姐想要受封是極難的。一旦受封,身份地位立即便會水漲船高,再也不是那些借著家蔭的世家小姐能夠比擬的了的。更何況這個封號,「明月」二字算得上是極貴重的封號了,尋常不會賜下的。
從這一旨意中,明眼之人都知道陛下這是對王家青眼有加,或者說是對歸來的王執很是看重,所以才會賜下這等貴重的賞賜給他的女兒。而知曉當年內情的人則更為唏噓,明白陛下這是為當年之事愧疚,不由得將自己對王家的態度又提了幾分。
虞謠頂著各種各樣的目光,從容地行了一禮謝了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