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漫漫仙路奇葩多> 第111章 風波初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1章 風波初現

  當今越光國國主有三子一女,大兒子喜戰,常年駐守邊關。二兒子喜文,整日流連於文人詩會,亦或是清談雜言,女兒則早已被和親嫁出。最小的兒子雖然年紀最輕,但也卻最得皇帝喜愛,受命巡衛京師。 

  不僅國都的城防歸他管,京師的治安也歸他管,相當於戰區司令+警察局長的合體。 

  城裡發生這麼大的事兒,管治安的皇子自然要問個清楚。 

  坐着馬車,他們很快便來到一處明顯與周圍平民百姓建築畫風不同的地方,樓宇衆多亭臺無數。 

  在一名軍官的引路下,二人上樓,在一處露臺見到了這位越光國的四皇子。 

  他看起來比林天賜還小一點,打扮的也不像個將軍,更像是喜歡在外遊玩的富家公子。 

  “小王鄧籽玉,見過二位仙長。” 

  “王子多禮了。” 

  一陣寒暄之後,有下人送上香茶,屏退衆人後鄧籽賜試探問道: 

  “敢問二位仙人師出何門?” 

  “在下神符門人。” 

  “貧僧來自寶光寺。” 

  聽到他們兩人的回答,鄧籽玉面色動容,不過他掩飾的很好,驚訝之色轉瞬即逝。 

  寶光寺不管是規模還是實力都只是中型門派,但和其他諸多仙門隱姓埋名不同,寶光寺對尋常信徒開放,故而在凡人中的聲望也是不低。 

  神符門就更不用說了,名氣之大如雷貫耳。 

  “不瞞二位,剛剛我見城中火光上衝天,還有晴天霹靂落下,不僅百姓心中難安,就是小王也心驚不已,可否與我詳談?” 

  這也是林天賜他們來這裡扯淡的目的,修士與凡人帝王互不干涉倒是不假,但修士也要給帝王足夠的尊重,不能任着性子胡來。 

  淨悟和尚不善言語,也不想多說的樣子,於是就由林天賜把剛剛對唐家小姐的那套說辭在跟這位鄧籽玉說一遍。 

  “原來如此,沒想到竟有邪物混入城中,我代城中百姓多謝道長和大師出手相助,若非二位這邪物還不知會弄出什麼亂子。” 

  淨悟和尚興致不高,垂頭道: 

  “過譽了,我等……唉!” 

  “二位有仁心,這是天下百姓的幸事,但世事難預料,二位仙人還請不必介懷。” 

  鄧籽玉也看出他們二人還在爲沒能救下楊秀才一事傷神,故而接下來的對話多半都是安慰和閒聊。 

  但這閒聊也不是那麼的單純,言語之中透露出希望林天賜和淨悟和尚多住些時日,說的更明白點,與其說是結交更像是招攬。 

  凡人知道修士的存在,老百姓對其敬畏有加,但帝王卻希望能借助修士某一某利益。 

  這很正常,雖然修士不可能出手參與戰爭和國家博弈,但只要有修士坐鎮,這在外交上就非常有優勢。 

  不過三王子也知道二人可結交但不可招攬,因爲出身師門的修士都有門規限制,不會允許他們參與到國家中的爭端。 

  淨悟和尚看沒看出來這三王子的打算林天賜不知道,他倒是看出來了,加上心情不好,實在是沒什麼繼續閒聊的意思。 

  “小王已命人備下午宴素齋,還請二位賞光,讓小王盡一盡地主之誼。” 

  換做平時,林天賜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大吃一頓,反正不吃白不吃嘛。 

  然而今天心情不好,沒啥享受美味的心情,正要婉拒,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快速上樓。 

  “報!” 

  傳令兵出現在露臺之外,這讓鄧籽玉微微皺眉: 

  “二位見諒,手下人不懂規矩。” 

  “無妨,殿下公務繁忙,本來就是我們多有打擾。” 

  林天賜本想順勢起身告辭,結果那傳令兵報告道: 

  “稟殿下,唐小姐趁我等不察,於家中自創而亡……” 

  “混賬!你們一羣精通武藝的兵士竟然看不住一個弱女子?” 

  那傳令兵趕緊跪下: 

  “請殿下恕罪,請殿下恕罪!唐小姐死意已決,我等……” 

  林天賜沒有細聽他們接下來的話,最擔心的事情果然還是發生了。 

  父母去世,愛人早亡,接連打擊壓垮了唐家小姐,林天賜和淨悟和尚對此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因爲不管他們說什麼,對方都聽不進去。 

  或許對於已經孑然一身的唐家小姐而言,這個結局更好? 

  林天賜搖了搖頭,他不認爲死是什麼好事,人活着總有希望,但死了,可就什麼都沒了。 

  此時心有所感,扭頭朝露臺外的萬里晴空看去。 

  他似乎看到一個書生打扮的年輕人慢慢登上天際,隨即一青衫女子快步跟上,甚是親密的站在書生身邊,彷彿從後面追來。 

  仔細看,他們手腕上似乎有一條紅線相連,無法斬斷,也無法隱去。 

  再看,種種幻象皆散,那天空仍然是藍的令人沉醉。 

  回身過來,林天賜抿了口茶,感慨道: 

  “問世間情爲何物……” 

  淨悟和尚宣了聲佛號,迴應道: 

  “直教人生不如死。” 

  “……” 

  你確定你不是故意破壞氣氛的嗎? 

  淨悟和尚雙手合十道: 

  “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此句出自金剛經,其本意是勸人‘放下’。 

  莊子.逍遙遊也有類似的話。 

  人生如霧亦如夢,緣生緣滅還自在。 

  意思是不必執着於所歷之事,以淡然之心觀之。 

  說是這麼說,可真正能放下的又有幾人? 

  “我師傅曾言,世人皆苦,然折磨世人的並非妖魔鬼怪,也並非生存艱辛,而是七情六慾。事故情不可動,欲不可長,方得解脫超然。” 

  林天賜對此言不敢苟同,完全滅卻七情六慾,這人活着跟死了有什麼區別? 

  不過這是淨悟和尚師傅的看法,他不好多說,只能問道: 

  “和尚,你也這麼認爲?” 

  淨悟和尚猶豫了一下,說道: 

  “小僧,並不以爲信。” 

  –‐‐——–‐‐—— 

  唐家小姐殉情自殺,這消息傳來讓本就沒有心情留下吃飯的林天賜更不想多呆,很快便告辭和淨悟和尚一起離開。 

  鄧籽玉也沒有勉強,將二人送走之後,也忍不住重重嘆了口氣。 

  他不是爲那唐家小姐憂心,而是爲這飄搖之中的越光國。 

  當今國主昏庸無道,整日沉迷後宮美色,已經有十數年不上朝。 

  在內,朝中權臣肆意結黨營私,在外,又有周邊諸國虎視眈眈,不得不增長軍費開支。 

  結果這增長的開支和權臣的搜刮就都落在了平民百姓頭上。 

  如此高壓政策,像清水村那種良民變土匪的情況比比皆是,繼續下去,越光國亡國有日。 

  鄧籽玉想要改變,但卻人少式微,並不容易。 

  所以當聽說有修士在城內捉妖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希望能拉攏一二。 

  但結果大家都清楚,他只能繼續憂心。 

  放下茶杯,盯着蔚藍的晴空,鄧籽玉從懷裡摸出一物。 

  它看似是一枚玉佩,但在白玉中央卻有一塊刺目的猩紅,猶如活動的血漿,令人頭皮發麻。 

  此物是一個來歷不明的黑衣人送到他牀榻前的,那人曾言,只要祭獻千人便可助他登上皇位,若是祭獻萬人,則會幫他掃清周邊威脅。 

  都說一將功成萬骨枯,該有的魄力鄧籽玉確實不缺,但…… 

  這將是一條邪路,如何走,全看自己。 

  他盯着那塊玉,足足半個時辰,這才重重的吐出一口濁氣。 

  叫來心腹,用錦囊將玉佩裝好,交予手下軍士: 

  “你帶此物出城,找個荒野僻靜之地埋了,切記不可打開,否則你人頭不保。” 

  那手下額頭冒汗,知道事情嚴重,應諾接下。 

  “殿下且慢。” 

  就在此時,一道聲音傳入露臺。 

  “什麼人!” 

  心腹趕緊起身,抽刀護在王子身前。 

  下一刻,便見到一白衣白衫的年輕人與一名身穿僧袍的和尚站在露臺一側,就像他們一直在那一樣。 

  “你且退下” 

  “這……是!” 

  護衛猶豫片刻,站在三殿下左側,很警惕的扶住刀柄。 

  鄧籽玉倒也光棍兒,他直言道: 

  “二位是?” 

  “在下神符門盧謙,這位大師是寶光寺的淨空大師。” 

  那和尚聽到盧謙叫他大師,不爽的哼唧了一聲,但沒有出言多說。 

  又是神符門和寶光寺! 

  鄧籽玉恭敬道: 

  “二位是林道長和淨悟大師的……?” 

  “我們是他們的師兄。” 

  盧謙同樣回了一禮,繼續道: 

  “殿下可否讓我一觀那錦囊之物?” 

  果然紙包不住火啊…… 

  鄧籽玉心裡暗道,面上沒有露出絲毫的不滿,很痛快的便將錦囊交給了盧謙。 

  後者解開錦囊,將那塊玉佩倒在手裡。 

  他們盯着那塊玉,不管是盧謙還是淨空和尚兩人的表情都凝重了許多。 

  “敢問殿下是從哪得到這玉的?” 

  “從一不明身份的黑衣人手裡,他試圖誘我向其祭獻人命。” 

  人家神符門和寶光寺都找上門了,鄧籽玉也沒有隱瞞的必要,繼續瞞着萬一讓他們以爲自己與那些傢伙有所勾結,可就大大的不妙。 

  “殿下可是答應了?” 

  “仙長說笑了,小王若是答應,此時怕早已形神俱滅。” 

  其實形神俱滅還不至於,但下場肯定好不到哪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