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極品妖孽少年> 第375章 丁絲娜猜想(下)

第375章 丁絲娜猜想(下)

  我們生活在三維空間——如果把時間也看做一個維度的話,應該是四維,這是街頭巷尾的頑童都熟知的事情,可是事實並不是這樣。


  「我們生活在幾維空間?」丁絲娜提出這個問題,然後給了小成一個書目,涉及到高等數學、量子力學、熱力學、電磁學等等學科,小成在看守所每天看書學習,這書是越看越心驚!


  在高中物理的第一章,關於力的定義是: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我推你一下,就是給你施加了一個力,這是最容易理解的。可是砸在牛頓腦袋上的那個蘋果是如何掉下來的?


  萬有引力,引力這東西,在真空中依然存在,它是如何作用於物體的?

  愛因斯坦在1915年發表的廣義相對論解釋了這個問題:引力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力,而是因物體質量的存在而引起的空間扭曲現象。


  月亮繞著地球轉,是因為地球引力的作用,按照廣義相對論的解釋,可以這樣理解:把空間想象成一個三維的蹦床,地球放在中間,蹦床會被壓出一個大坑,而月球則在這個坑的邊緣滾啊滾。


  也就是說:地球的引力並非作用於月球,而是作用於周圍的空間,空間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發生了扭曲,月亮在扭曲的空間中運動,從一個三維的角度觀測,彷彿是圍著地球轉一樣。


  萬有引力,也就是說不光是地球,什麼東西都一樣,包括我們自身,因為我們的質量相對很小,所以這種引力作用於物體的效果微乎其微,也就被忽略不計了,一同被忽略的是物體對空間的扭曲。


  我們生活在一個扭曲的空間里,我們以為的三維空間,其實是被三維物體扭曲后的空間,而扭曲之前是幾維?


  或者這並不重要,關鍵的是,我們有了一點突破,我們所生活的宇宙並不一定是三維的,只是因為我們和我們身邊的物質是三維的,使身邊的空間扭曲成了三維。


  宏觀物理學中的絕大多數公式、定理都只在三維空間中有效。為什麼在微觀物理學中很多力學公式失效了?因為在微觀世界,空間並非是絕對的三維。粒子的質量和體積過於微小,不足以完全扭曲它們所處的空間,所以我們覺得它們在做無規則運動。


  其實並不是無規則,只不過不是三維空間的規則。


  再次聯繫上丁絲娜,看著視頻里的女孩,小成竟然有種肅然起敬的感覺。


  丁絲娜提供的書目以及問的問題,其實給小成指出了學習的方向,順著這個方向,小成已經看到了女孩的成果,她至少在多維空間的層面將宏觀物理和微觀物理統一了起來。


  或許,她的發現不止於此。


  「我們所處的空間並非是三維,只是扭曲后形成的三維,你是想告訴我這件事嗎?」小成迫不及待地問道。


  丁絲娜點了點頭,「你果然沒讓我失望,我根據弦理論,把空間擴展到十一維后,通過計算,統一了宏觀物理和微觀物理學,在十一維的空間內,我可以準確的計算出粒子的運動軌跡。」


  小成心中凜然,如果把丁絲娜的發現公佈於眾的話,必然會引起物理學乃至整個科學界的震動。


  「當然,我的發現並不只是這些。」


  小成有點期待了,智力200的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百年的理論基礎,直到最近,他在百年之前預言的「引力波」才最終被麻省理工學院檢測到,而丁絲娜智商和自己一樣,絕對在300以上,她又有什麼驚人的發現?(書中的時間軌跡還是在2006年,引力波是於2016年被檢測到的)


  她的發現又會有怎樣的影響?

  「回到廣義相對論上,物質會使空間扭曲,這是為什麼?」


  這個問題的難度,或許不次於蘋果為什麼會落下來而不是飛到天上去,想弄明白這個問題,先得弄清楚物質是什麼,空間是什麼。


  物質一再被拆分,分子、原子、原子核、質子、中子、夸克、電子等等,根據最新的超弦理論,組成所有物質的最基本單位是一小段「能量弦線」,從這個意義上說,物質是由能量組成的。


  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公式,質量和能量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能量=質量x光速的平方。


  「我們摒棄數字,來研究這個公式,速度是什麼?距離除以時間,距離其實就是空間的概念,我們可以把距離看成是一維空間。」


  「能量=質量x光速的平方,公式的兩邊都除以質量,公式會變成這個樣子:能量/質量=光速x光速,也就是說質能比例就是光速的平方!再代入速度=距離/時間,也就是一維空間/時間,看看我們得到了什麼?」


  這種計算都是最基本的,能量/質量=一維空間x一維空間/時間的平方。


  一維空間的平方,不就是二維空間了嗎?


  質量是由能量構成的,那麼就是說,時間和空間也有相同的屬性,或者本來就是一回事?


  質量和能量之比,是光速的平方,在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中光速是恆定的,也就是說這個世界的質能比是恆定的!為什麼?因為質能比是構建我們這個空間的基礎!


  「研究過廣義相對論,你應該知道引力波的概念吧?」丁絲娜問道。


  引力波的概念其實說穿了也很簡單,地球存在於空間之中,致使四周的空間被扭曲,而時空扭曲造成的空間漣漪就是引力波,這種波是以引力輻射的方式傳播能量,現在已經被成功檢測到了。


  「關鍵在於,空間扭曲形成了可被檢測到的能量。」


  這句話,再次讓小成震撼了。


  其他維度的空間在扭曲成三維空間的過程中,向四周釋放了能量,讓我們可以想到兩個問題,第一,空間和能量可以進行轉化,至少空間可以轉化成能量,第二,我們日常所見的能量,是不是根源都是由空間的轉化而產生的?


  「我找不到一個準確的辭彙來形容這種關係,用組成、構成、轉化都不太準確,暫時就用組成吧。」


  小成明白了,搶先答道:「你是說物質由能量構成,能量由空間維度的變化而產生,而空間又和時間是一回事?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物質本身就是時空的一種特殊形式,而我們現在所處的宇宙空間也是能量或者質量的一種存在方式?」


  丁絲娜點了點頭,「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基本假設——光速不變原理就是因為如此,空間和時間的比例恆定,所以光速是無法超越的,質量、能量、空間、時間以一定的比例和構架搭建,所以在三維空間內才會有這麼多有趣的現象。」


  「其實,我還發現,靈魂是屬於高維空間的。」


  ——————


  跟鄰居二大伯打聽了一下,提名諾貝爾文學獎我缺的好像不止一個翻譯那麼簡單,還得有提名資質的人給我推薦才行,看起來好像遙遙無期,我就琢磨著,要不先拿個物理學獎吧!


  無論如何,被我侃迷糊的請舉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