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明第一書生> 第013章 老子教兒子

第013章 老子教兒子

  吳提學剛好出來,恰好聽到了陸誠的那一番話,忍不住暗暗點頭:「此子倒是可造之才,就是不知本屆的童生,是否都如他這般學識?」


  人群後邊,一位年輕的公子對身邊的家僕問道:「他說的那話是甚麼意思,本公子怎麼聽不懂呢?」


  那家僕很是認真地想了半天,也沒能想明白,只好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也沒聽懂。


  「啪——」


  公子一巴掌拍在了他的腦門上,怒斥道:「不知道還不會去問么?趕緊的,去找人問問這話是甚麼意思。」


  僕人不敢怠慢,應了聲便鑽入了前方的人群中,找人詢問去了。


  趙玉虎覺得,自己以前肯定看到過這句話,就是一時沒想起來出自何處。


  傻站在原地想了很久,才忽然想起來,這話似乎出自諸葛亮的《誡子書》,大概意思就是,學習必須靜心專一,才幹來自學習,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幹。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放縱懶惰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消逝,最終一無所成,只能悲哀地守著那敝陋的屋舍,到那時後悔也來不及了。


  這話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可出自陸誠之口,就有些不對勁了。


  若是吳提學或是自己的老師來說出這番話,趙玉虎還是會虛心接受的。畢竟這話出自諸葛亮訓誡兒子的家書,只要是自己的長輩,都有資格這麼說自己,可陸誠是誰?他把自己當成他兒子來教訓了?

  想明白了這一點后,趙玉虎那張白凈的臉都憋紅了,抬起頭來才發現,陸誠早就不見了人影,想算賬都找不著人了,只能恨恨地低著頭離開,不敢再去面對在場眾人投過來的目光。


  眾人見兩位當事人都走了,這戲也就沒得看了,也都紛紛散去。


  ————


  ————


  陸誠在朋來客棧里又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便上街買了匹布,以及一些吃食和日常里需要用到的生活用品。


  隨身帶著太多東西,走路肯定是不行了,陸誠猶豫了一會,才雇上了一輛牛車,回家去了。


  院試放榜需要等上三天的時間,待在府城裡住客棧太浪費錢,等到放榜之日若是真中了榜,應該也會有差役前去報喜的。


  縣試是在縣裡考,一般都有縣衙的衙役往各家去報喜。其實這報喜之事,並沒有明文規定,而是衙役們撈外快的手段,反正各鄉都不太遠,跑上一趟賺點兒喜錢也不錯。


  府試則沒有這樣的規矩,畢竟府城離各鄉縣的路程大多都比較遠。


  再一個,府試就算中了榜,也只不過是個「童生」罷了,並沒有取得功名,對方高興是高興,卻也算不上是天大的喜事,打賞的錢也多不到哪兒去,差役們大老遠的跑這一趟去給人報喜,也覺得不太划得來。


  院試可就不一樣了,第一場「發案」只是公布成績,入圍第二場考試的資格。第二場考完,才能真正決定誰成為本屆的生員。


  取得秀才功名,是科舉入仕的真正起點,地位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見到縣官可以不跪,就算被人舉告到了衙門,倘若沒有真憑實據,官府也是不能對其用刑的。而你走在外邊,碰到鄉里相鄰的,認識的都知道你是位秀才,一般會連帶著姓氏尊稱你一聲「相公」。


  因此,院試的放榜之日,差役們還是願意跑這一趟的。就算再是窮困的人家,只要得知家裡中了個秀才,都不會吝嗇於打賞喜錢的,比府試和縣試時的打賞要多上不少,還是值得差役們辛苦這一趟的。


  坐在牛車上,晃晃悠悠地走了幾個時辰,陸誠終於回到家裡時,已經是午後了。


  這年代的婦人講究在家「相夫教子」,極少會出門閑逛,更別說像後世那樣時常出去打麻將的了。這會兒正是農閑的時候,母親應該是在家的。


  平日里,母親王氏基本上都會待在家裡,除了豢養些家禽以外,還會偷空趁閑做些布鞋,到縣城的集市上售賣,也能賺些錢回來補貼家用。


  父親在世時,陸家的日子過得倒也不算太差,家裡有些農田,只要勤勞些,不碰上大災甚麼的,生活上還是能自給自足的。


  不過就算是在後世,也還有「一病返貧」的說法,何況是在這個年代?

  一戶人家裡,一旦有人患了重病,這請大夫吃藥的錢,絕對是少不了的了。


  花光了積蓄,還欠了外債倒也不打緊,若是父親的病能治癒也就罷了,可偏偏就沒治好,家裡少了個頂樑柱,一切都只能靠母親一人操持著,從此日子自然是過得越來越拮据了。


  陸誠已經想好了,只要自己這回能考上個秀才,到時再參加完歲考,能夠成為廩膳生員的話,生活條件能提升不少。


  廩生每月有六斗米的廩食,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石,六斗米,將近有一百斤了。單單這官府給的六斗米,就完全夠自己和母親每個月吃的了。


  這年頭的普通人家,一天通常只會吃兩頓飯,上午一頓,傍晚時一頓。在大戶人家裡,午後倒是會吃些點心。


  此外,官府還會供給魚肉油鹽,就算是待在家裡混吃等死,只要每三年的歲考時能保住這廩生的頭銜,根本就餓不死人,就是日子會過得寒酸點罷了,不然怎麼會有「窮酸秀才」的說法?


  就算是再不濟,只要有了秀才的功名,就有資格開辦私塾,給人蒙學了。當個私塾先生,收些束脩也能過活了,又或者是到縣衙里去,應聘個師爺甚麼的應該不成問題。


  當然了,這樣只能稱之為「混日子」,通常都是考不上鄉試,落第的秀才才會以此為生。真有些本事的,誰不想過鄉試、會試,然後入朝為官?


  陸誠沒敢想的太遠,只是一時還沒想到別的出路,才有這樣的打算罷了。畢竟科舉不容易考,即使腦袋裡帶了個圖書系統,也不會認為自己就一定能考上。


  反正自己有著後世的見識,加上腦袋裡記載的一些亂七八糟的工藝製作方法,說不定到時靈光一閃,想出了甚麼賺錢的門路呢?


  果然,陸誠一進到屋裡,就發現母親正在縫補著一件自己的衣物。他將手上的東西擱下,口中笑道:「娘,我買了些吃食回來,還有匹布,到時您也好給自己做兩身衣裳。」


  陸誠當日去了府城就沒回來,王氏便猜到他應該是過了第一場考試,心裡也十分開心,這會見他買了這麼多東西回來,不由得蹙眉責備道:「你這孩子,這是哪來的錢呀?有錢也不能這麼折騰啊!」


  「呃……」


  陸誠撓了撓頭,不知該如何去回答母親的問題。


  在路上時,光想著以後要做些甚麼了,一時倒是忘了給自己找個借口。總不能說這是自己挨了打,人家給賠的醫藥費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