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冒牌高人> 第四百零九章 番外.天下太平

第四百零九章 番外.天下太平

  東瀛天皇從沉思中驚醒過來,看著已經變得空蕩蕩的天皇御所,自嘲地笑了笑,笑容中帶著揮之不去的苦澀。


  他最終還是失敗了。


  華夏已經從百年貧弱中走了出來,並且慢慢長成了一頭吞噬天下的怪物。


  他也好,安倍晴明也好,妄想與這隻可怕的怪物對抗,最終的命運也只是被怪物所吞噬罷了!


  天皇御所里的人得了他的御令,已經都走光了。


  孤獨的王者之路,到底還是只能由他一個人走下去。


  他閉上了眼睛,長嘆一聲,點燃了早已準備好的汽油。


  王者有王者的死法。


  他從未屈服,並永遠驕傲。


  這場戰爭的最後,他以詐術相欺,用還未研製完成的超級武器進行恫嚇。逼得華夏撤出江戶,並且承諾可以讓東瀛獨立,成為華夏的屬國。


  但是,華夏唯一的條件,就是要東瀛交出戰爭的發起人,也就是他這個天皇,絕無轉圈的餘地!

  東瀛上下一片嘩然,除了投降派之外,所有人都在叫囂著要再次發動戰爭,使用超級武器與華夏玉石俱焚。


  他卻是始終下不了這個決心。


  他是東瀛的天皇,卻從未給東瀛的子民帶來幸福。這場戰爭雖然可以說是達到了目的,但東瀛卻是已經毀了。他不知道這麼做到底值不值得。戰爭、死亡、鮮血……現在還要拖著整個世界一起毀滅嗎?


  他做不到。


  戰爭結束了,他的這個天皇也就失去了作用。用一個人的性命,能夠換得東瀛的獨立,也算十分值得了。


  只不過,他不想去華夏。東瀛是他的國,是他的家。


  他生在這裡,長在這裡,就讓他,也死在這裡吧!

  這個結局,倒也不錯。


  烈火吞噬了他的身子,古老的天皇御所轟然倒塌。萬世一系的天皇一脈自此絕矣,一個新的東瀛便會在這烈火中獲得重生……


  ……


  華夏京城,「萬事屋」。


  眾人看著電視上播報的「東瀛天皇於天皇御所自焚,華夏允諾東瀛成為屬國」的新聞,陷入了一片詭異的寂靜。


  這算什麼?

  勝利了嗎?


  那為什麼他們的心情會是如此的複雜?

  國與國之間沒有絕對的正義,當然也沒有對錯。


  這個世界是屬於勝利者的。勝利者即是正義,勝利者即是正確,勝利者得到一切!

  至於失敗者,就只能跪下誠惶誠恐地接受勝利者所賜予的一切,哪怕那只是飽含著屈辱意味的施捨!


  「萬事屋」里的所有人,包括柯望,都是十分清楚。


  若是不把東瀛逼到這個份上,等到東瀛崛起之後,就會是華夏的又一場災難。屆時,東瀛會不會像他們一樣婦人之仁,為自己手上的鮮血而懺悔,那就不得而知了。


  「這個世界最不缺乏的就是泛濫的同情心和廉價的憐憫。人類就是這樣的生物,總是會忍不住同情看起來弱勢的一方。別看東瀛現在是如何凄慘,當年他們強大的時候,可沒少對華夏造孽!你們現在還能夠安穩的坐在這裡看新聞,同情那些看起來可憐的東瀛人,只不過是因為現在華夏比東瀛強大,並且笑到了最後罷了!你們的同情,其實也不過是一種逃避,是讓良心得到自我滿足的可恥行為!這是東瀛人自己選擇的路,他們不需要你們這些廉價虛偽的同情!」


  宋在天看不慣眾人陰沉沉的模樣,出言譏諷,言辭還是一如既往的犀利且直觸人心。


  眾人一時語塞,借著喝酒掩飾自己的慌張。或許他們並非故意,但在潛意識裡,他們的確是在逃避。


  戰爭,會改變一切。


  他們或多或少,手上都染上了東瀛人的血。能逃避現實的,除了酒精,就只剩下對受害者一方的憐憫了。


  這一次,柯望破天荒的沒有跟宋在天抬杠,而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又回想起了那個東瀛小孩死時的眼神,仇恨、憎惡,絕望而沒有一絲生氣,冷酷得讓人不寒而慄。


  東瀛,華夏,一衣帶水的兩個國家,他們之間的仇恨已經深深鐫刻在他們的骨頭之中,難以磨滅。


  一個國家的崛起就必須要以另一個國家的覆滅作為崛起之路上的祭奠。


  宋在天說的對,他們的同情和憐憫,的確是偽善。


  非關人性,這是國與國之間的生死拼殺。


  東瀛人在這場大火中失去了他們最後的天皇,卻也在那場大火中獲得了生存下去的機會。


  但是仇恨的種子種下,早晚有發芽的時候。華夏雖然看似是放過了東瀛,但在背後肯定不會放鬆對東瀛的掌控。所謂的獨立為屬國,只不過是政治上的障眼法,另一種形式上的融合罷了!

  東瀛離開華夏獨立,不過是得到了一個名義罷了,卻失去了自己手中僅存的一點討價還價的資本。軍人和大企業被肅清,財權、軍權盡歸投降派所有。東瀛得罪了華夏,在東方的外交形式下就意味著全線孤立,沒有國家敢冒著得罪華夏的風險跟東瀛建交。西方大聯盟有可能會為了給華夏添亂而拉他們一把,不過這裡是東方,山高水遠,具體能有多少作用那就見仁見智了。


  等到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之後,缺衣少食,日子越來越難過的東瀛人,會求著華夏將他們併入華夏的版圖。這一招是堂堂正正的陽謀,歷史上的華夏王朝屢試不爽,以後也會繼續使用下去。


  趁著這個機會,華夏乾脆讓那些鬧起來的周邊國家全部獨立了出去。但是和東瀛一樣,除了名義上的獨立以外,財權、軍權都被牢牢地握在華夏的手中。說是獨立,其實也跟特別行政區沒什麼兩樣。


  別看如今的華夏周圍烽煙四起,其實都是小打小鬧。鬧得最歡的東瀛安穩下去之後,那些個安南、高麗之類的撮爾小國得到了獨立的名頭,也就安份了一些。


  看似華夏吃了大虧,國土縮水十分嚴重,但其實內里的好處早就在未來被華夏預定好了。這是一場長久的戰爭,戰鬥的不是人,而是國力。屆時,華夏收穫的,就將是沒有叛亂,民心依附的整個東方!

  天下太平,果然是好算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