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發展察哈爾
馮玉祥經過這件事之後,已經有些心灰意冷了。本來他好容易發展出十多萬人,肯定是不會願意輕易放棄的。現在早已不是民國初期,即便是失敗了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但是少部分西北軍,東北義勇軍、熱河軍等相當一部分紛紛卻準備倒向中央,不願意跟著他自立為王。
而中央也派出西北軍,中央軍,晉軍向察哈爾邊境靠攏,通過強大部隊威懾馮玉祥部。
再加上老馮也已經等到消息,以鄧文為首的東北義勇軍和熱河軍已經和中央派過來的人談攏了,準備跟著中央走。
東北義勇軍是真正的抗日部隊,如果不是為了抗日,可能早就投降日軍成為偽滿洲國軍了,這樣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一樣可以發財陞官,絕對不會冒著生命危險從東北一路歷經千辛萬苦的打到察哈爾來。
對他們來說,抗日當然要跟著中央政府走。當年東北人的觀念很簡單,不是政府軍就是鬍子,東北義勇軍本來就是從鬍子轉變成正規軍的,當然不願意再回去作鬍子。
馮玉祥看到事態已經發展到這個樣子,就知道大勢不可違了,在堅持下去,估計蔣介石就會對他動手了。於是被迫宣布解散同盟軍,同時把大權移交給佟麟閣。
同盟軍這麼複雜的力量能糅合在一起,完全是因為馮玉祥的擁有很大的威望,現在馮玉祥不想幹了,同盟軍自然也就維持不下去了。
佟麟閣是西北軍的人,在加上馮玉祥的也有意讓他接受宋哲元的整編,所以佟麟閣直接帶著數萬同盟軍的主力加入了二十九軍。
而本來已經心灰意冷的佟麟閣,也被宋哲元用民族大義為由,邀請到二十九軍當副軍長去了。
宋哲元收編了同盟軍中的西北軍大部之後,直接就把二十九軍擴編為四個師六萬多人。而且同盟軍的裝備也大多被二十九軍繼承,這其中還包括原本是湯玉麟的三十多門山炮。
這次收編同盟軍之後,二十九軍不管是兵力還是武器裝備都得到質的提升,一躍成為了華北地區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
同盟軍其他部分如張凌雲、馮占海、鄧文等部隊表示願意接受中央的改編,被整編到察哈爾各地。李漢的一四五旅也被升級成察哈爾省保安軍,防區擴大到整個察哈爾省。
本來按照民國的慣例,保安司令都會兼任省主席的位置,李漢雖然是還不是保安司令,但是他的保安軍已經開始逐步接管察哈爾省的防務工作,實質上和省保安司令的權利也差不多。
不過國民政府並沒有把察哈爾省主主席的位置給李漢,而是由二十九的人秦德純擔任察哈爾省主席。
好在除了省主席之外,其他的政府部門的官職基本上都被李漢拿下了。
比如王威,他現在已經是察哈爾省的副主席了,省政府下轄財民政、財政、建設、教育四廳全部也全都是李漢的人。
其中石定忠被任命為了民政廳的廳長,燕中華因為賺錢有一套,被李漢任命為財政廳的廳長,當然宣化市的之長之職也還有他兼任。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同盟軍都願意接受國民政府的改編,方振武、吉鴻昌以及劉桂堂等一萬多人部隊拒絕接受改編,決心用武力和國民政府對抗。
不僅如此,他們還自立山頭,打出了抗日討賊軍的旗號,一萬多人的部隊打著抗日的旗號,舉兵南下準備進攻北平,似乎打算拿北平作為他們的根據地。
不過討賊軍在攻克密雲和懷柔之後,經過幾次轉戰,最後在昌平一帶被晉綏軍商震部、中央軍杜聿明部、西北軍龐炳勛部圍住。
激戰數日,討賊軍只剩下幾百人,彈盡糧絕,不得不宣布接受改編。但是方振武、吉鴻昌化裝逃出。
在討賊軍開始進攻北平的時候,李漢就知道同盟軍僅剩的這點力量完蛋了,哪怕是北上進入東北地區去和鬼子打游擊,也比進攻北平要好。【零↑九△小↓說△網】
方振武以及劉桂堂等人顯然把抗日和反蔣混為一談了,就算他們打到北平腳下,可是北平附近還有數萬二十九軍的人呢,難道討賊軍把他門當成了空氣嗎。
不過這一切李漢現在暫時是顧不上了,他現在心思都放在發展察哈爾身上了。
本來他只是想要獲得察北的地盤,沒想到卻意外拿下整個察哈爾,雖然省政府主席還是秦德純,在懷來地區也還有馮占海的六十三軍兩萬多人,但是這並不妨礙李漢建設察哈爾的熱情。
李漢明白想要發展察哈爾,首先就是要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
察哈爾剛剛經歷了和日軍的大戰的動亂,緊接著察哈爾同盟軍有被迫解散了,雖然大部分軍隊被收編,但是還是有很多部隊都被就地遣散了,這給察哈爾的治安帶來了很大的威脅。
比如原本就是土匪投誠來的王英,在同盟軍解散之後,有重新淪為土匪。
還有察哈爾自衛軍,一萬多人的部隊直接被國民政府取締了,所部解散后回歸地方,張勵生這個自衛軍軍長最後直得到一個省政府顧問的閑職。
為了徹底掌握察哈爾,李漢把政府部門的相關人員和軍隊系統中的主要軍官召集到一起開會了。
「軍座,國民政府真是什麼意思,既然已經把我們旅升級為軍,卻只給我們軍一個師的番號,這是看不起我們嗎?」
「胡志你瞎囔囔什麼,軍委會怎麼做事還要你來教嗎,是不是覺得團長的官太小了,想要當師長啊!」
李漢坐在主位上,臉色有些不善的看著胡志說道。看到李漢有些生氣了,胡志訕訕地笑了笑,沒有多說話。
其實李漢又何嘗不是這樣想得呢,軍委會玩的這一手真是漂亮,把省主席的位置給了秦德純,卻把一四五旅提為察哈爾省的保安軍,負責全省的防務和治安,其目的就是為了限制宋哲元在華北這邊繼續做大。
但是同樣國民政府對自己也不放心,也擔心他在察哈爾做大,所以只給了自己保安軍一個一四五師的編製。
不僅如此,在商都、康保地區都有原同盟軍部隊被收編之後的幾個團在駐守,這樣也李漢統一察哈爾的軍政帶來了很大的麻煩,當然這一切也僅僅是麻煩而已。
「王威、石老,燕廳長,你們在省政府部門也已經公工作了一段時間了,不知道現在有什麼計劃沒有。」
政府部門的事情一直都是有他們三人負責,由於二十九軍主力現在都已經調動到平津冀地帶,所以秦德純基本上也就不怎麼管察哈爾的事情,目前察哈爾政事都是有李漢他們在處理。
有了北平和天津,以及河北全省的地盤之後,宋哲元也確實瞧不上察哈爾了。
光是天津和北平兩個市的人口數加來就超過了察哈爾全省的人口。至於總生產值那更是察哈爾這個窮鄉僻壤不能夠比的呢。
唯一的優勢就是察哈爾面積足夠大,可是因為日本人的原因,面積大不但沒能成為優勢,反而讓二十九軍面對日本人有些防不勝防。
而且因為同盟軍在察哈爾境內重創了日軍第八師團,現在察哈爾已經是日本人心中的眼中釘肉中刺。
這麼一塊是非之地,也只有李漢這樣沒有選擇的人才會要,宋哲元已經有了河北省這塊富足的地盤,當然不想因為察哈爾的原因粘上日本人這個喪門星了。
「軍座,察哈爾的底子非常薄,我們想要在這紮根發展,必須要下大力氣了。這半個月,我和石廳長、燕廳長三人已經差不多察察哈爾跑了個遍。
察南那邊還有些小工坊,紡織廠、制皮廠之類存在,察北這邊就不用說了,什麼都沒有,想要發展,必須從零開始。」王威說道。
「除了王副主席說的之外,因為同盟軍被解散,察哈爾各地都有退役軍人存在,這些人以前就是民團或者保安團的人,大都指望著軍餉養家。
被遣散之後,一下子沒了經濟來源,很多人已經由抗日英雄淪為了攔路搶劫的土匪了。
這給察哈爾的治安帶了很大的麻煩,如果不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嗎,我想沒有哪個商人會願意來察哈爾做生意。」
燕赤火是財政廳長,同時也是一個大商人,他知道商人最希望有一個穩定的環境,誰都不希望自己花了大價錢買了的貨物到最後卻被土匪給劫了,甚至搞不好連小命都會丟了。
商人雖然是逐利,但是再怎麼逐利,也不比上自己的性命啊,連命都沒有了賺那麼多錢又有什麼用呢。
「老朽是民政廳廳長,就說說關於民生的方面的事,軍座想要發展察哈爾,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察哈爾的老百姓的肚子填飽。
要填報老百姓的肚子,就要大量的開荒墾田。察哈爾有二十多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卻只有兩百萬多一點人,即便刨除百分之八十是草原,剩下的面積也足夠全省每人分幾十畝田的了。
除了開荒墾田之外,我們還要從周圍省份移民,察哈爾雖然人少,可是周邊河北、山西,遠一點的河南和山東省的人口可不少,只要我們的條件足夠有吸引力,不愁找不到移民。」
從李漢的一系列的表現上看,石定忠知道,李漢就是想要霸佔察哈爾這塊地盤了。不過石定忠對此不僅不反感,反而決定全力支持李漢這樣做。
因為只有察哈爾變得強大起來,李漢的保安軍也才會更強大,察哈爾可不是什麼安穩之地,沒有強大的軍隊支撐,隨時都有可能被日本人吞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