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六朝雲龍吟前傳> 四百五十章 身背罵名與萬世之利

四百五十章 身背罵名與萬世之利

  更新時間:2012-12-20

  來得好!孟非卿雙手伸到背後,接著肩膀一翻,手中揮出兩道蛟龍般墨黑的烏光,將程宗揚密不透風的雙刀硬生生砸開。


  程宗揚雙手一陣劇痛,他死死握住刀柄,精鋼打制的刀身已經被砸得彎曲,咬牙道:我干!你那是什麼!

  孟非卿掌中握著一對手戟,每一支都長近三尺,沉甸甸份量十足。戟身虯屈猶如飛龍,兩枝戟牙如同彎月。雙戟通體墨黑,質地非金非玉,散發出暗黑的光澤,一看就不是凡物。


  天龍霸戟!孟非卿手握雙戟,雙手一碰,雙戟發出一聲龍吟般的清響,雄壯的身軀猶如天神,威風凜凜。


  程宗揚看看他那對霸氣畢露的天龍霸戟,再看看自己手中那兩把不成模樣的鋼刀,然後抬起臉,悲憤地說:孟老大,你耍賴!上教學課,還用你的天龍戟打我的破刀!


  孟非卿輕描淡寫地說道:少廢話!接我一招!

  我干……啊……啊!啊!啊……


  …………………………………………………………………………………


  直到傍晚,那輛摘去鵬翼社標記的馬車才回到宅中,秦會之上前打開車門,頓時一怔,公子,你這是怎麼了?

  程宗揚眼眶青了一塊,手臂纏著繃帶,一瘸一拐地從車上下來,黑著臉道:聽孟老大講課去了。干!我算知道小狐狸為什麼就怕孟老大了。下手真狠!你是沒看到,跟他的天龍霸戟一比……哎喲,別動!


  秦會之試了試他的手臂,還好還好,筋骨沒事,都是皮外傷。


  程宗揚呲牙咧嘴地晃了晃手臂,不行,我得弄一對好刀。要不跟他的傢伙一比,什麼刀都成了燒火棍。


  秦會之正容道:神兵利器雖然鋒銳,卻非武者之福。夫山川之固,在德不在險,所謂身懷利刃,殺心自起,真正的武者應該從……


  程宗揚打斷他,你是不是說用神兵利器的不是好漢,飛花摘葉即可傷人才是真正的高手?歇歇吧!你個死奸臣!咱們兩個都練到飛花摘葉,讓你拿根狗尾巴草,我拿把屠龍刀,看我不砍死你!

  唔,秦會之沉思道:公子所言,也有幾分道理。


  廢話!打贏才是王道!程宗揚拍了拍他的肩,好好當你的奸臣吧,別沒事兒就給我上諫,有空多想想怎麼對付別人。


  秦會之道:屬下明白。


  程宗揚看了看院子,死丫頭呢?為了她的嫁妝,我可遭了大罪了。


  秦會之道:紫姑娘去了雪隼傭兵團。


  怎麼不早說!程宗揚爬上車,老臧!知道雪隼傭兵團在哪兒嗎?


  知道!在城北,離這兒有二十多里。


  找個兄弟跟我去。


  臧修道:是。


  秦會之躍上馬車,我陪公子去吧。


  第三章


  晴州除了密布的水道網,城中的道路也便利之極,主道寬達十餘丈,這還是因為兩旁的商戶太多,無法擴建才保留這樣的規模。道路兩側供行人通行,中間是馬車行駛的車道,雖然車水馬龍,來往繁忙,卻秩序井然。


  死丫頭昨晚剛偷了人家東西,今天又跑過去,到底搞什麼鬼?程宗揚一邊心裡嘀咕,一邊活動著受傷的部位說道:孟老大今天說,他們向晴州的陶氏錢莊借了不少錢。


  這不奇怪。未央宮的天子昔日北征匈奴,也向商人借貸。


  難怪晴州的商家富可敵國。喂,昨天你跟那個老頭說的三策,為什麼沒提上策呢?


  我說的上策大家都知道,只不過沒人敢做就是了。


  程宗揚道:你的上策不會是搶晴州吧?


  秦會之微笑道:正是。


  程宗揚道:晴州的雇傭兵再多能有多少?六朝都有幾十萬的常備軍,多的上百萬,我就納悶為什麼大家不瓜分晴州呢?再怎麼說,晴州也是一班商人,只靠幾個雇傭兵,能撐到現在嗎?

  秦會之道:公子以為呢?


  我問過俞子元和老敖他們,說什麼的都有。


  秦會之道:在晴州接生意的雇傭兵大體在五萬左右,純以軍事而論,要攻下晴州並不難,無論誰攻下晴州,獲利之豐都是曠古未有。所以我才說這是上策。


  之所以沒有人做,是因為六朝有英主而無雄主,有權臣而無強臣。


  你越說我越糊塗了,撿明白的說。


  先說晴州。晴州的五萬雇傭兵是那些商人仔細算過的。秦會之道:雇傭兵雖然是拿錢賣命的亡命之徒,但掙了錢銖也得有命去花。因此雇傭兵只能打勝仗,必敗的仗無人肯打。那些商人明白這一點,才把數量控制在五萬左右。


  要對付這五萬雇傭兵,六朝任何一方都需要動員二十萬左右的精兵。六朝雖然有帶甲之士百萬,但挑出二十萬精兵也不容易,必須以傾國之力方能必勝。


  如果有人能調集二十萬精兵,全力攻打晴州。快則一年,慢則兩年,晴州必定失陷。但不罪而征,無論是誰,都必定受千夫所指。


  程宗揚點點頭,沒錯。攻打晴州,說白了就是公然搶錢。被人臭罵那是一定的。


  而且這種指責不僅來自民間,也來自朝廷,畢竟許多官吏都有晴州遊學的經歷,與晴州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除非有人敢於一意孤行,置萬民唾罵於不顧,朝中誰不同意,便罷誰的職,將領誰不同意,便斬誰的首,強行出兵征伐。這樣一言九鼎的人物,在君王是雄主,在臣子則是強臣。


  程宗揚摸著下巴道:這是跟整個天下對著干啊。這算什麼上策?下下策還差不多。


  秦會之正容道:此舉雖然不免世人譏諷,卻有萬世之利。於己是下下策,於國是上上之策,就看誰敢於身背罵名了。


  死奸臣說得這麼嘴響,難道他在另一個時空中冤殺岳飛,也是抱著同樣的想法?程宗揚道:如果讓你去遊說賈師憲,說不定他還真讓你說動了,願意背這個千古罵名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