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家
「不多,有素質的人佔大多數。」老奶奶壓壓眉毛,「但總有些人特別討厭。」
阿姨道:「這兒有清潔工的,陶阿姨每天早上在海邊走一遍還是常常撿到垃圾。」
「陶阿姨每天早上都要辛苦一遍?」文灝有點吃驚。
老奶奶笑起來:「哎喲,我都這把年紀了,他們叫我阿姨合適,你們這些小年輕這麼叫我就要臉紅啦,叫我陶婆婆就好了。」
又道:「早上鍛煉身體順便的事兒,也就這兩年。」
陶婆婆談興愈濃,給面前半認識的大小三個遊客講起他們杜絕往大海扔垃圾的事。
原來兩年多前,海邊這些居民還沒有這麼強的環保意識。他們靠海吃海,旅遊業發展起來后,大家有了更輕鬆的賺錢渠道,在歡迎數量逐年增加的遊客的同時,自己也在成倍數地亂扔亂倒垃圾。
這些垃圾造成了景觀破壞,不少遊客來了之後很失望,說名不副實。做生意的一些人意識到這樣下去不行,有所收斂。
直接的震撼來自兩年多前的一次鯨魚擱淺。
鯨魚擱淺的事在世界多地沿海都發生過,通常原因不明,一般猜測是地球磁場或人類的海洋作業、污染影響了它們的導航系統。
但在這片海灘,那是陶婆婆記憶中的首次。
「兩頭鯨魚,小山一樣,哦豁,我活這麼多年第一次看到那麼大的動物!」陶婆婆指向左邊沙灘,「大的那頭差不多就從穿紅衣服的人那裡橫到穿花褲衩的人那裡,十幾米!」
樂樂被吸引住了,小嘴微張,應安年把他抱起來,讓他不用仰著頭聽陶婆婆說。
「這麼大?!」稚氣的童音飽含驚訝。
陶婆婆和小孩兒對視:「你站在它尾巴邊的話,說不定還摸不到翹起來的尾巴尖。」
漁政的人和邊防戰士趕來,大的那頭體型過巨,施救困難,小的那頭原本在淺灘掙扎,被眾人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推到海里后,再次自己衝上岸,最終蜂擁而來的人眼睜睜地看著它們咽氣,一頭都沒救回來。
小孩子易感,樂樂彷彿親見生命逝去般,眼裡浮起純粹的不忍。「它們為什麼會死?」
應安年想給侄子講講鯨魚的生活習性、呼吸方式和導航系統的問題,但看樣子,陶婆婆要講的不是這些,於是他暫時什麼都沒說,安靜地聽。
「為什麼會死,想都想不到,解剖之後,兩隻鯨魚的胃裡都拉出來一大堆垃圾,塑料袋最多,還有盒子、鞋子、瓶蓋,就是我們平時亂丟的那些東西。胃裡塞滿這些,哪還活得久?」
陶婆婆嘆氣:「它們是太難受了,來自殺的。」說完她似乎覺得不該跟小孩子說自殺這樣的詞,緊跟著道:「你只要知道它們是因為吃了垃圾生病就對了。」
文灝在腦中查了舊新聞,那是一大一小兩頭抹香鯨,擱淺的主因不一定是誤食太多垃圾,但垃圾很可能是原因之一,那確實會對它們的健康和壽命產生很大害處。
樂樂還是不明白,撿他記得的詞發問:「它們為什麼要吃塑料袋、鞋,那些?以為能吃嗎?」
「可能以為是小魚吧。」
應安年補充:「垃圾多了就會和它們的食物混在一起,它們很難分辨和過濾。」
「來的專家跟我們說,鯨魚都是國家保護動物,保護動物就是數量很少的意思。它們沒有了,海里的環境就會糟糕,我們也會受影響。」陶婆婆很是感慨,「那麼少了,還要被害,死到面前來,再亂丟垃圾不是作孽么?」
海洋污染是個大問題,其實除了鯨魚,每年都有數量驚人的海鳥、海龜及其他海洋生物死於誤食垃圾或被垃圾纏繞。這些持續的死亡因為相對遙遠且「微小」,有些人即便知道問題存在也會視而不見,繼續我行我素。
而在這片海灘,鯨魚「巨大」、慘烈的自殺終於觸了目,驚了心,狠狠敲響一些人心中的警鐘,觸到了他們柔軟的心底。
自那以後,以陶婆婆為代表的部分當地人首先自我約束,然後開始了對「自己人」的規勸。
「小孩子、年輕人最懂事,家裡要是有誰不支持不聽勸,他們最先不幹。有家十幾歲的娃娃,他爸亂扔一回,只要看到了,他就去撿回來。」陶婆婆帶著笑意說。
當不亂丟垃圾成了大部分人認可並遵守的規則,即便有個別人不屑,也不會公然大肆破壞規則。
一段時間一看,環境不說煥然一新,至少看起來舒心不少,遊客的評價也高了。
自己人有了共識,又嘗到了好處,對此事更加上心,對遊客的提醒也更多了。看到有人往海里扔垃圾,很多人不再無所謂,而會感到氣憤。
去年,一隻不知道在哪兒受了傷的小鯨魚來到水邊,陶婆婆第一個發現,馬上叫人來幫忙,給鯨魚蓄水噴水維持生命。漁政的人養了它一些天,然後將它放歸大海。
「還沒有三米長,像個小娃娃。」陶婆婆道,「可能水真的乾淨了很多,我有時在岸上都能看到好像是那種鯨魚的影子。」
樂樂問:「是小鯨魚回來看婆婆嗎?」
陶婆婆笑眯了眼:「說了你們不要笑話,我就是這麼想的。」
人與大海的某種呼應讓老人家感到了模糊的責任和鮮明的愉悅,於是更希望一個朝海里扔垃圾的人都沒有。「可是總有些人懶到好像多走幾步到垃圾桶都會要命一樣。」她一說到這個語氣就有點恨恨的。
第二天安排了出海,出發前文灝和應安年帶著樂樂在酒店的咖啡廳稍坐。
隔壁桌的幾個外國遊客在討論他們在華國的見聞,說到華國一個城市居然就有好幾個公共圖書館,圖書館內閱覽區、電子區、盲人區、兒童區、自修區等等一應俱全。
他們國內將部分公共圖書館改建成盈利性場館或推倒修大樓,以達到「資源更優利用」時,不常去圖書館的人並不覺得有什麼,現在一對比,才發現很多地方的必要性不在於它在的時候你常去,而是你要去的時候,它在。
文灝正在想回c市后可以帶樂樂去圖書館看看,一名女性牽著個小男孩兒走進咖啡廳,用有些大的音量對小男孩兒說:「不能在這兒隨便扔垃圾,逮到了要罰款的,記住沒?」
往外去時經過酒店前台,他們看到櫃檯上放了一摞通告複印件。上面是景區管理辦法的補充條款,右下角蓋了相關部門的章,其中一條表示,亂扔垃圾將會罰款200元,情節惡劣者加倍。
走到外面,樂樂見有工作人員正在放置更多垃圾桶,弄清楚發生什麼事後,問:「婆婆是不是會開心一些?」
乘著酒店的船到海面上,沒開出去多遠,一群海豚就出現在視野里。
它們看到人類的船隻也不躲,反而成群結隊地游過來,在船邊轉圈、蹦跳,像是想要人類陪它們玩,又像是想要逗逗人類,非常聰明伶俐的樣子。
很快文灝也感覺到了它們蹦跳的節奏,因為樂樂在他懷裡蹦起來,高興地拍手。應安年把小孩兒接過去,穩穩的手臂抱著他貼著船舷往下看。趁樂樂低頭,男人臉一偏親在文灝額邊。
再往前去一些,十幾條細長的影子在稍遠處遊動,黑色的背鰭暴露在陽光下。
「另一家海豚?」樂樂坐在應安年手臂上,身體往外探。
文灝又看了看:「好像不是海豚,體型更大。」
幾條黑色的身影躍出水面,四五米長的身體在空中靈活翻轉,拍出大大的水花。
「是偽虎鯨。」
距離拉近一點,這些傢伙不僅快活地製造浪花,有的還把頭抬出水面,圓圓的腦袋下,咧到眼睛邊的大嘴張開,露出一排雪白尖利的牙齒,仿若在對著人笑,初看恐怖,再看就憨憨的。
『看?』幾隻偽虎鯨頭上顯出模糊的思維圖紋,文灝猜大概是:看到我了嗎?
看到啦。
文灝切實體會到了,原來不止海豚,偽虎鯨也是這樣外向的生物。
它們知道在不遠的陸地上,有人在反省、改變,自發行動在先,行政管控也跟上,為了讓這片海恢復更多生機嗎?
它們可能不知道,但它們感受得到海洋的細微變化。
陽光燦爛,鯨豚像在大海中自由游曳、時而快樂跳躍的美妙音符,不需要聽懂它們,海風已足夠使人心胸一片開闊。
站在地球生命塔的最高處,人類鑄造璀璨文明,也犯下諸多錯誤,有的已經不可逆,有的尚可懸崖勒馬、大力補救。
建設時常與破壞同行,而自我糾錯也往往伴隨其旁,有了這一點,人們就仍然可以對未來抱持美好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