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雷霆雨露(一)
朝鮮的事兒,不好辦,太后心裡早就有了準備,所以皇后和皇帝想要敲打閔妃,她也不會反對,至於閔妃那些無禮的請求,當然是權當做放屁,但是朝鮮,的確是要注意敲打的尺度,「對著朝鮮人,若是這有求必應,他們就蹬鼻子上臉,忘乎所以,可若是這事事拒絕,怕是又把他們推到日本人那裡去了。」
馬上就要到二十世紀了,這民族心的覺醒,的確是很讓廣大殖民者很頭疼的問題,特別是朝鮮這種國家,白衣之國,單單李氏朝鮮,就從明太祖時期成立了,這麼四百年下來,對於自己的一套,是十分的堅持和推崇,這樣有著強烈自尊心,但是又沒什麼實在的武力能夠保護自己的屬國,實在是難搞頭。
「所以閔妃的意思,還是要聽一聽的好,」太后撫了撫自己絳紫色松鶴同春旗袍,「鐵路的事兒,就別修到朝鮮去了,皇帝想要開發東北,這也簡單,從盛京修到吉林去就是了,閔妃不想要,就隨她去是了,到時候只怕她哭的地兒都沒有!」
皇帝點點頭,「親爸爸思慮的周全,既然通到吉林去,榮祿所上的營造海參崴港的事兒,就可以一起辦了,可以從吉林再通到海參崴去,這倒是可以慢慢的建,這樣的話,海參崴港就方便許多了,將來金州回來的貨船也可以在此地卸載。【零↑九△小↓說△網】」
「還說我思慮的周全,皇帝你才思慮的周全呢,」太后笑道,「把海參崴港的修建和鐵路一起連一塊了,想的好,這樣的話,都連了起來,就真的能發揮用處了。」
皇帝含笑稱是,皇帝這邊的事兒,處理的差不多了,皇帝又問戶部尚書人選,「這事兒就不必問我了,只是戶部尚書而已,閻敬銘還在中樞,想必戶部尚書就算是別人做去了,只怕他也是紅著眼盯著牢牢的,不會出什麼亂子,你皇帝自己個定奪就是。」
皇帝這邊沒事兒了,太後於是問皇后,「你今個來做什麼啊?內廷的事兒,你自己斟酌著辦就是,有什麼拿不準的,倒是可以問問瑛貴妃,她也打理著後宮不少年了,也算是妥當。」
「是,」皇后回道,「內廷的事兒,自然不敢拿著來麻煩皇額娘,還是之前和您說過的賜婚朝鮮世子的事兒,臣妾想著,讓皇額娘您下旨,最是給朝鮮體面了。【零↑九△小↓說△網】」
「賜婚啊,這是好事兒,原應該讓我這個老婆子出馬,」太后笑眯眯的說道,「這賜婚的對象是誰啊?還是你的妹妹靜雅嗎?」
「是,」皇后說道,「比世子小兩歲,生肖歲數是合的。」
「那將來可是嫁到外藩,想要見面就沒有那麼容易了,你做姐姐的,倒也捨得?」太后問道。
「為國效忠,自然是沒什麼不捨得的,皇上要拉攏朝鮮,聯姻是最好的法子,若是把靜雅賜婚給朝鮮世子,那麼除卻君臣之禮,也有連襟之情,朝鮮的事兒,想必以後就可以從容許多了。再者,也是臣妾奢望,靜雅若是賜給朝鮮世子,也是好姻緣一件。」
皇后說的頗為誠懇,且十分的真實,又是為國貢獻,又是自己得了便宜,處處想得周全,太后滿意的點點頭,「既然如此,也沒什麼可說的,鐵路的事兒允了閔妃之請,這件事兒就由不得她自己個說了算了,那就叫禮部選個好日子,直接賜婚吧。」
這就是天2朝1上1國的膽氣,有正經的父母親在面前也是要先遵循君臣之禮,皇后微微點頭應下,兩個人該稟告的事兒都稟告了,想必也沒什麼事兒可說了,皇太后卻是說了另外的事兒了,「皇后賢惠,幫著皇帝打理分憂政事,這倒也罷了,夫妻一體,原本是要分憂的,」太后微微合眼,似乎是蓮花台上打坐的佛陀,面帶微笑有著慈悲心,卻又似乎對外物一視同仁,沒有任何錶情,「可是,皇后也不要忘了自己個的本分啊。」
這話說的有些重,皇后連忙站起來,「臣妾不敢忘后妃之德。」
「不是德不德的事兒,後宮不得干政,這話原本就是廢話,你幫著皇帝處理一些皇帝不好處理的事兒,比如賜婚的這件事,做的極好,我也不會因為此事怪罪於你,」太后慢悠悠的轉著佛珠,「我素日冷眼瞧著,你處事公允,是一等一的賢德人,可別的事兒,我卻是要說你一次了——你也知道,大婚三年來,我是一次都沒說過,這事兒,今個我要說一次,皇帝,你也要仔細聽著。」
皇帝連忙坐直,靜氣凝神,「是,兒子聽著。」
「皇家,不僅僅是皇家,包括任何一項事業,最要緊的就是代代有傳承,做生意的,總是想著把生意傳下去,若不能發揚光大,謹守本分也是好的,可最要緊的,還是要有繼承人。」
帝后原本還不知道皇太后想要說什麼,這會子一聽,也就知道了太后的真意,「國家基業,和洋務大業,自然都是要繼承人的,之前圓明園宮變,最要緊的緣故,我思來想去,除了逆賊別有居心之外,大約就是因為天下無主的緣故,英宗皇帝沒有留下子嗣,原本有些異心的人頓時就敢出手了。」
時間過去許久了,久的差不多慈禧太后以及忘了那時候的絕望和悲傷,悲歡離合,真真是彈指一揮間,這些年,走的人那樣的多,只有自己還頑固的留在這個世間,「原本你們還年輕我也不該多說什麼,可這六宮之中,一個嬪妃都沒有喜信兒傳出來,這不得不說,是你皇后的失職!」
皇后連忙低下頭請罪,皇帝也連忙站了起來,垂著手聽太后訓話,「親爸爸,」他想了想還是出聲援助皇后,「這也不是皇后一個人的事兒.……」
「皇帝你別幫著皇后說話!」慈禧太后輕輕的呵斥道,皇帝一個哆嗦,「你的事兒,我還沒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