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立后封妃(三)
靜芬說完了這句話,也就不再說什麼,言盡於此,自己已經儘力,聽不聽的全在皇帝,她朝著已經在邊上嚇呆了的龐德祿點點頭,拿著團扇翩然離開,皇帝臉上一陣紅一陣白,想了好久,臉上的汗珠都已經隱去,這才嘆了一口氣,「哎,老龐,咱們去換衣裳。」
龐德祿不敢說話,只是招來了小太監,簇擁著光緒皇帝到了偏殿,換好了衣服,洗了臉,皇帝想著心事回到了賞心台上,告了座,舞台上的杜麗娘才堪堪春之夢被丫鬟春香驚醒,只見她一臉悵然,幽幽的念白了一段:「困春心游賞倦,也不索香薰綉被眠。天呵,有心情那夢兒還去不遠。」隨即下場,後台突然一記鑼響,猛地把皇帝驚醒了過來。
皇太后看著皇帝好像有些走神,「怎麼了?這個戲不喜歡看呢?」
皇帝連忙說道,「只是想著戲文有些走了神,並沒有不喜歡的道理。」
太後點點頭,也沒有說話,靜芬揮著扇子朝著這邊看了一眼,皇太后突然想起了靜芬,朝著這邊招手,「靜芬你來,」太后笑眯眯的把靜芬拉了過來,「這是你家舅舅的女兒,」她對著光緒皇帝說道,「算起來是你的表妹,靜芬,這次入園子,還沒見過皇帝吧?」
靜芬拿著扇子,面帶笑容,從容不迫的福了一福,「臣女靜芬給皇上請安,皇上萬福金安。」
皇帝看著地上的靜芬,微笑著也點點頭,「表妹好,請起來吧。」
皇太后笑眯眯的看著兩個人,眼神有些發空,倒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鬧到了下午五點多的時候,太后終於起身,「時辰不早了,咱們玩了這半日,也差不多該用晚膳了,今個還是開始的時候熱鬧,等到七夕再到中秋,過幾個月就是皇帝的二十歲生日,雖然不流行過這些小的生日,但是剛好皇帝要準備大婚,又是親政大典,這樣熱熱鬧鬧的,到時候有的大傢伙樂呢,今個就先散了吧。」
其餘眾人連忙福禮請安,「恭送太后。」
太後走過了群女,對著李菊耦招招手,拉住了她,「你跟著我回去一起用晚膳,」太後轉過頭對著皇帝說道,「你也不必來了,自己安生吃一頓飯去吧。」
李菊耦拉著太后的手,下了賞心台,只留下了殿內的眾人,皇帝點點頭,也沒特意看誰,只是掃了一圈,隨即下樓離開,各宮嬪妃也次第離開,麗皇貴太妃在靜芬的耳邊悄悄地說道,「怎麼樣,見到皇帝了嗎?」
靜芬輕輕的點了點頭,「已然見到了,也把自己個想說的話和皇上說了,卻是不知道皇上信不信。」
「你是皇太后的侄女,」麗皇貴太妃還以為靜芬只是和皇帝說幾句話,讓皇帝對著她有些印象,日後選妃立后的時候,總是有些便宜可以占,她壓根兒就沒想到,靜芬居然說了那樣驚世駭俗的一番話,「皇上肯定是會記住你的。」她這個時候還是這樣的安慰靜芬。
靜芬覺得有些羞愧,如此利用了十分善良單純的麗皇貴太妃,可到了這個地步,不進就退,不能走到那個位置,那麼對於自己來說,就是毫無價值。
「娘娘,」靜芬發了一會呆,扶著麗皇貴太妃說道,「咱們回去吧。」
一夜無話,到了次日,柏林會議那裡傳來了好消息,各國算是私底下都相互承認了有關於非洲殖民地佔領的相關事宜,達成了共識,這樣的話,各國就開始全力朝著非洲開刀吸血了,中國也在緊鑼密鼓的派出人手抓緊時間把霖州給佔了,最先出動的就是內務府的營造司,新園子要大木,雖然路途遙遠了一些,可伐木是沒有成本的,故此算一算,雖然有些貴,倒也划算,後面又說有黃金儲備,這下海上的商船就越發的多了起來,這是長遠的來看,也不算是什麼沒有出息的地方。
霖州和索馬利亞都已經歸屬中國,但是兩者一東一西,未免實在是太遙遠了,按照皇太后的意思,總要在這兩者中間再找一個好地方,翻了翻地圖,又問了問總理衙門的人,總算又找到了一個好地方。
這是最好的消息,柏林會議落幕,中國成為了最大的贏家,不僅通過一系列的協商和談判左右逢源使得中國在國際社會上如魚得水,也通過調停英德兩國在布爾地區的紛爭,彰顯了自己外交手腕和外交能力,中國成為了閃耀在柏林上空的新星。
當然有人得意就有人失意,中國得意了,原本歷史上把剛果河流域吞入的比利時王國如今可真是暴跳如雷,比利時國王還準備借用各大國之間的矛盾,自己可以漁翁得利,沒想到橫杠插出來一個大清國,就把這麼一大塊肥肉給奪走了,比利時國王氣得要死,但他也還不能退會,若是退會了,只怕是非洲一寸土地都沒有的吃下去了,所以只是邊憤怒的瞪視中國,邊迫不及待的需要在別的地方也佔據一些海岸邊上的土地。
就在柏林會議結束的一個月之後,在英國訪問的日本外務省副相木茨三郎和英國外交部長喬治亞突然一起在倫敦宣布,英日兩國達成了同盟的關係,簽訂《英日友好互助條約》,其中規定,「英國將會每年提供不少於一千萬英鎊的低息貸款並且提供最為可靠有效的軍事技術和設備」。
消息一出,各國嘩然,在維也納做訪問的曾繼澤被問到此事的時候,十分的不以為然,「日本國缺乏資金,英國為了資金投資日本,是很正常的行為,不值得我們對此過多評價。什麼,你認為這是英國對付中國的預兆行為?我的老天爺呀,這是多麼可笑的說法,我只是在看到了友好的交往,而你看到了戰爭的前沿,這是過度解讀了。是的,我是這麼認為的,我的說法,當然就代表了中國政府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