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重鑄清華> 二、指點江山(三)

二、指點江山(三)

  「縱使蘇秦掛六國相印實行合縱,但君主們依然勾心鬥角,蠅營於眼前利益,而沒有一個能著眼於長遠大局,卻常常嫉賢妒能,使得人才西流匯入秦國,當然也有忠心故主之臣,但即使是屈原韓非,若非他們的身份是王公貴族,怕多半也會成為秦國幕賓。」


  「所以名臣和明君,這又合了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之意了。」光緒皇帝點頭凝思說道。


  「就是這個意思了,」王愷運笑道,「本朝之中,高宗皇帝用和珅阿桂,文宗皇帝用肅順,皇太後用恭親王用曾國藩用左宗棠,都是最近的事兒,皇上倒是可以學上一學。」


  「是,朕就是如此想的,」光緒皇帝點點頭,「聽說昔日有相士對肅順判言:『雖遇明君,不得其時』王師傅,這事兒可是真的?」


  「江湖謠言而已,」王愷運微微搖頭,「不可當真,若是不得其時,如今肅順大人還在朝中為官,這又是從何說起呢?」


  光緒皇帝顯然是不信王愷運的話,但是皇帝也不好一直糾纏這些江湖術士的畿言,於是就繼續說道,「請王師傅繼續講。」


  「既然說到了六國歸秦,今日說了秦的兩利,倒是可以論一論六國的事兒,六國滅亡,自然是亡於秦之強大軍政能力,可細細論起來,各國卻都有不同的亡法,這裡頭的學問,那就是不淺了。」


  。。


  軍機處之內,閻敬銘剛才說的一番話說的很對,禮親王連連點頭,先軍機處把關了,然後請光緒皇帝選幾個出來,然後再給慈禧太后定奪,這樣的話,程序上完完整整,又是應了慈禧太后的懿旨,更是彰顯了光緒皇帝的孝道。


  那麼這個法子不算差,那麼接下來自然就要推舉人了,禮親王開口了,「大傢伙都議一議,咱們這些人,算起來都是上一個五年,一起在這裡頭當差的,大傢伙的脾氣習性我都知道,我的脾氣大傢伙也知道,凡事說開了就沒事兒,既然是大傢伙推薦,那麼,在座的五位,每位舉薦一位,如何?」


  「禮王乃是首輔,理應要再多舉一人,」孫毓文說道,「不然我們可不敢妄自舉薦。」


  大家都點頭,於是一個個的說了起來,孫毓文舉了張之萬,這個是張之洞的親哥哥,如今的刑部尚書,張之萬資歷是夠了,只是他昔日是跟著醇親王秘密處理過肅順的事情,醇親王的人,一般來說,不太敢大用,不過張之洞是慈禧太后看中的俊傑,所以這個人選不算太差。


  閻敬銘舉了許庚身,這是昔日咸豐皇帝最信任的軍機章京,當年就是他在咸豐皇帝面前建言才免了左宗棠的殺身之禍,不過那時候的軍機章京是恩賞的,他自己個又在同治元年考中了進士,這麼二十多年下來,也當到了兵部漢尚書,他為人幹事沉穩,和肅順,也是不太對付。


  董元醇算是慈禧太后最親近的臣子,從昔日倡議垂簾就跟著皇太后的,所以大傢伙都看著他預備著舉薦誰,董元醇說了一個名字,「榮祿。」


  榮祿倒也使得,在兵部滿尚書的位置上,大勝法國,雖然他不是直接統帥,但新軍總是他一手操持的,何況榮祿更是皇太后鐵杆的親信,算不得特別奇怪的人選,大傢伙對於這個人選是意料之中的。


  孫毓文提筆把榮祿的名字也寫了下來,他對著額勒和布笑道,「額中堂,就看你的了。」


  額勒和布點點頭,「我倒也沒有別的人選,就只有一個,那就是都察院左都御史,肅順!」


  幾個人面面相覷,這個人選,未免實在是太不合適了!看看,董元醇是昔日惹怒肅順被貶官的,雖然旋即開釋,但這個梁子總是結下了,這裡面張之萬,昔日是密謀要幹掉肅順的,許庚身在軍機章京的時候也是和肅順鬧得很僵,這軍機大臣和備選人員裡面就有三個人和肅順不對付了,其餘的孫毓文閻敬銘等,崛起的時候還在這幾年,肅順昔日的威風還沒有朝著他們擺,所以還不算有什麼想干,但是他們想了想肅順這些年乾的事兒,不免大搖其頭,孫毓文說道,「額中堂,肅順的資格自然是夠的,可他的性子,哎,比朴存公更差,到了軍機處,咱們只怕都別幹活,吵吵架就得了。」


  閻敬銘也不是好脾氣的人,這裡頭再來一個肅順,只怕是沒什麼好日子過了。只是額勒和布堅持己見,「肅順在文宗朝時候就是軍機大臣,才幹資歷都是夠了,八旗的事兒,是靠著他才壓下去的,都察院這些年,差事辦的極好,不讓他入軍機,說不過去。」


  他一味堅持,那麼孫毓文也不好說什麼,見到禮親王也沒反對,於是把「肅順」兩個字端端正正的寫在了摺子上,然後孫毓文又問禮親王,「王爺,您的意思呢?要推那兩位?」


  「現在洋務的事兒太多,總理衙門那裡重要,奕劻這些年把總理衙門打理的不錯,他可以是一個人選,」禮親王眯著眼說道,他喝了口茶,慢悠悠的繼續說道,「朴存公致仕,這些年的軍機裡頭,一直沒少了湖南人,我瞧著湘人少不了,要不就讓郭嵩燾也加進去,他是湘人,功勞也很合適。」


  幾個人心裡暗暗腹誹禮親王果然是看著笨,心裡卻是最聰明的主兒,郭嵩燾不僅是湘人,更是左宗棠的親家,還是西聖昔日在歐洲最看重的大使,然後外交上面是須臾少不得的人物,中法之戰的談判就是他一手操持的,左宗棠只是最後去簽字畫押,慈禧太后見到了這個人,只怕是會當即點頭同意,禮親王一個人選,照顧了親貴,另一個人選,照顧了左宗棠的面子也照顧了慈禧太后的面子,真是一等一的圓滑之人。


  於是孫毓文把人選寫下:「奕劻、郭嵩燾、肅順、榮祿、許庚身、張之萬。」這樣依次寫好之後,把摺子吹乾,放在了一邊,禮親王點點頭,叫了蘇拉進來,「萬歲爺這會子下課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