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隨風入夜(一)
「只是可惜啊,」來人搖頭晃腦假意哀嘆,「我們大清能幫著越南的也不過是如此了,法國人是不會太過忌憚我們的抗議的,吞併越南,是他們的既定計劃,最多是延遲,絕不會更改。」
陳文定傷感的沉默了,「不過師弟你也無需太過憂傷,愚兄這不是就來幫你了嗎?」他站了起來,在陳文定的耳邊悄悄的說道,「我們不能先動手,明白嗎?」
陳文定刷的站了起來,胸口裡的心臟似乎都要砰砰砰的跳了出來,他拉住了來人的手,手心全是汗,「師兄!你說的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快把你的手放開,濕乎乎黏嗒嗒的,噁心死了,」來的人掙脫了陳文定的雙手,朝著自己的袖子上摸了摸汗水,他的臉上浮現了正色,「越南雖然不甚恭順,但還是天1朝藩屬,上國仁德,自然不能棄藩屬於不顧,且法人無禮,更是需要一力拒之。別的往事,不用我說,你在中國,所見所聞都是知道的。」
陳文定興奮的點點頭,「我就知道天1朝絕不會置之不理,可我稟告聖上,他卻是十分猶豫,不知道如何處置,觀望之心甚重啊。」
「知道越南國內紛爭不斷,故此我也不去順化府,只來北圻來找你這個同年,想著給你送功勞來了,不過這個功勞也要看你願不願意接,」來人坐回到了位置上,繼續喝茶,「你若是不願意接,我立刻打道回府罷了,反正貴國之國主也想著要投降了。」
「聖上絕非要投降,只是不知天1朝會幫越南到什麼程度上,」陳文定焦急的站在來人面前,懇切的說道,「只是有些優柔寡斷了些,絕非是本意要賣國給法國人!」
「那如此就好,所以我不是就來送信心了?」來人點點頭,「我知道師弟你的忠心,國內也知道你這升龍府的重要性,升龍府還在,北圻無憂,所以把上好的軍火運了一些過來,供給師弟使用,不過你的府兵也忒差了,所以上司的意思,不如把軍火送給黑旗軍用,但是黑旗軍到底是叛出中國的,若是這樣貿然去接觸,且不說他們心懷憂慮,我們也不自在,也怕法國人發現了唧唧歪歪,所以只能是借師弟的手送出去了,如虎添翼是墜吼滴,有了他的軍隊,想必能保護北圻的平安。不然南邊如何動蕩,你這裡穩如泰山,這樣才好啊。」
「多謝師兄。」陳文定滿懷感激,端端正正的行了一個大禮,來人也沒有阻攔,只是端正坐著受了禮,他正色說道,「這倒也不是愚兄託大,這是代替上頭的人受的,師弟,今日的話兒和今日的事兒,凡是出了這門,我是萬事不認的,凡事無論是你們國王責問你,還是法國人怪罪你,都只能是你自己擔著,我所做的,只不過是及時溝通消息而已,另外,北邊一定要守住,不然將來,就算中國願意出兵維護藩屬,但若是國土盡喪,叫我們如何幫你們?」
「師兄的話我都記住了,請師兄放心吧。」陳文定一臉堅定,「若是我們自己頂不住受不住,將來亡了國也是自作自受。」
。。。。
醇郡王回到了太平湖畔自己的府邸,已經是暮色沉沉了,他下了西洋馬車,下人們的請安問好聲都不在意,只是背著手進了內書房,換了衣服,寫了幾個字,到底是靜不下心來,慈禧太后的話兒如同驚濤駭浪一般在他的心海之中翻滾,讓他一會皺眉一會微笑一會擔憂,他想了許久,最終有了決定,剛好也是晚飯時候了,於是他出了內書房問管家:「福晉呢?」
「在內院。」
醇親王點點頭,背著手到了福晉葉赫那拉氏的正院,到了東廂房,見到福晉盤腿坐在炕上,看著賬本,醇王福晉原本就是溫和嫻靜的性子,這幾年深居簡出,不理會外頭的事兒,如今看上去更是有些槁木死灰一樣的顏色,已經是三月的天氣,還是穿著一件淡紫色出毛的坎肩,裡面罩著一件半新不舊的青色褂子,她一邊看著賬本,一邊搖著搖籃,裡面睡著一個嬰兒,那個嬰兒頭髮柔順,臉上紅潤像是煙台的紅瑪瑙蘋果,雙手緊握,正睡得香甜,醇王福晉愛憐的看著那個嬰兒,就連醇親王進來了也沒發覺,醇親王看到如此溫馨的一幕,心裡不覺一軟,他走進了內室,醇王福晉抬起頭來,悄悄喊了一聲,「爺回來了?」
「洸哥兒睡著了?」
「剛才乳母餵了奶,才睡著。」醇王福晉眉宇之間有著憂色,整個人卻有些喜悅的樣子,顯得十分矛盾,她揮了揮手,讓奶娘進來把載洸抱出去,「今日的祭祀可還順利?」
醇親王看著載洸被抱了出去,「倒也順利,」他隨口說了一句,隨即發覺今日祭祀其實是十分不順利的,「不太好,有人上了摺子,說總理衙門卑躬屈膝,在洋人那裡丟了臉面,太后大發雷霆呢。」
醇王福晉用手帕按了按鼻翼,偏過頭看著炕上,什麼話都沒說,丫鬟上了茶,醇親王喝了一口,「明日起,咱們一家人就搬到西郊園子外頭的賜宅住。」
醇親王說話輕輕的,但是語氣卻十分堅決,醇王福晉驚訝的抬起頭來,「住在自己家裡不是挺好的?你橫豎也沒差事,去那裡湊什麼熱鬧。」
窗外淅淅瀝瀝的下起了細雨,微微起了風,醇親王點點頭,「以前是沒有差事,如今卻是有了,今日太后召見,已經讓我繼續在御前當差了,還交代了別的差事。」醇親王看著葉赫那拉氏,「咱們明日去了西郊,後日你就遞牌子進宮瞧瞧皇帝去。」
醇王福晉啊了一聲,手裡的賬本都掉在了地上,丫鬟來拾,醇王福晉看了看醇親王的臉色,激動的說道,「怎麼了?皇上怎麼了?皇上有什麼不好的?怎麼突然叫咱們進園子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