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重鑄清華> 二十三、靜極思動(三)

二十三、靜極思動(三)

  皇帝正在說話的時候,一個太監邁著急匆匆的腳步走了進來,陳勝文接過了他手裡的電報,遞給了皇帝,皇帝接過打開一看,隨即拍了桌子,「俄羅斯人,好大的膽子!」


  「俄羅斯的艦隊不僅在廟街出沒,現在還有騎兵和步兵出現在了烏第河一帶?」李慈銘皺眉,問了這麼一句。


  翁同龢點點頭,這時候是在禮部衙門在圓明園大宮門外的辦公點,翁同龢的值房內,翁同龢起複之後,擔任了禮部侍郎的位置,這一日是他下了帖子請李慈銘來西郊一敘,把軍機處傳出來的消息,細細的和李慈銘說了,「蒓客,你說,這事兒出來,該是怎麼辦?」


  「怎麼辦自然是朝中的老大人們思考的,老大人怎麼問起我來了。」李慈銘微笑的說道。


  「你又何必謙虛呢?」翁同龢笑道,「你乃是越中俊才,昔日又在周相國幕下歷練,若不是你已經中了舉人,又看不上我這個破落戶,我是非要招攬你不可的呀。」


  李慈銘微微搖頭,「我算什麼俊才,如今都馬上到不惑之年,卻一個進士也中不了。」


  「你只是不願屈從罷了,」翁同龢淡然說道,「若是改了心思套路,中進士易如反掌。」


  李慈銘微微出神,隨即回過神來,對著翁同龢拱手說道,「老大人乃是先帝欽定之帝師,又是清流領袖人物,哪裡能如此自謙,老大人一下書,學生不是即刻就來了?」


  「且不說這些,」翁同龢笑道,「這事兒,也不是我來問你的,只是李保定公還在軍機處,處理這件事兒,無法脫身。故此打發人來問我而已,我思來想去,這子房孔明的位置也只能讓你來當了。」


  李慈銘站了起來,慢慢踱步。手裡的摺扇有一下沒一下的揮著,圓明園左近的宅子盡數都是園林極佳,這裡自然也不例外,籤押房之外風景秀麗,格局雖無圓明園之中富麗堂皇。但柳絲綿長,太湖石假山古怪瑰麗,小橋流水,馬頭牆高蹺,頗有江南園林秀麗清幽之風,李慈銘無心觀看,只是低著頭苦思不已,「俄羅斯人在吉林出現,不用多說,這兵力自然算不得什麼。只是東北乃是大清龍興之地,土地廣袤無人打理,卻不得不重視,故此朝廷必然不能等閑視之,」李慈銘站住了,掉過頭對著翁同龢說道,「必然有大動作!」


  「蒓客你覺得有什麼大動作?」


  「無非是兩條,這第一條么,自然就是宣戰了!」


  。。。。


  「宣戰?」曾國藩回到了御賜的宅子里,剛剛換下朝服。榮祿就前來拜訪了,他素來不參加朝會,皇帝跟前也很少湊熱鬧,故此這些消息無處可知。思來想去還是來問自己的老上級比較好,榮祿問穿著一襲青色粗布袍的曾國藩,「中堂大人,朝廷接下去的意思?難不成要開戰?」


  「開戰?」曾國藩微微一笑,「仲華何以見得?」


  「關外乃是龍興之地,聖祖皇帝和俄羅斯血戰幾次。東北之地寸土不讓,如今也只是留下來了尼布楚條約待定之土地,其餘土地早在先帝年間就已經劃分清楚,東北這一塊的分界線是明明白白的,這還是慶海尚書昔日出使俄羅斯談判來的,」榮祿說道,「如今俄羅斯人敢在此地動手,朝野民心自然是不肯的。」


  中樞若是再無動作,就會被世人恥笑的。


  「仲華你素來不是醉心名利的人,」曾國藩笑道,「怎麼今日如此激動,還來老夫這裡頭打聽消息。」


  「中堂明鑒,」榮祿坐在下首,眼神清澈,侃侃而談,「講武堂和丰台大營出去的武官,算起來,下官都是極為清楚的,北邊戰事不力,下官十分擔憂,但也不怕他們死在那裡——為將者,馬革裹屍是正常,但是講武堂設立多年,除了國內平叛之外,外出征戰還是首次,此戰若是不順,下官自己不用說,就連講武堂和新軍這兩塊牌子就要丟掉了,這未免說不過去,故此下官這些日子雖然在丰台大營,可心一直記掛著北邊。」


  「再者,德國武官來到丰台大營為訓練官之後,軍容軍貌和往日不同,可大約是由於此,前往庫倫和舊式八旗綠營混合在一起,必然是水土不服,德國武官強烈要求,一定要親自前往蒙古,用西洋最新的作戰方式和俄羅斯對戰。」榮祿說道,「幾個人一直要求,下官也不欲卻之,北邊局勢膠著,我也實在焦急的很。」


  「那武雲迪亦是如此了?」曾國藩說道。


  「是,武將軍和下官也是一樣,所以下官來中堂大人這裡,問問朝中的意思,」榮祿說道,「武將軍卻是等不及,大約這時候已經上摺子了。」


  曾國藩花白的眉毛動了一動,「中樞的意思,如今還不知道,是不是要宣戰,仲華,若是宣戰,可沒有如今這樣的輕鬆了,我倒不是說北邊戰事輕鬆,而是說朝中的布置,總理衙門對外的行動,這些可要忙的團團轉才能應付下來,如今咱們大可擺出一副是地方督撫不聽指揮,藩屬不聽號令,擅自行動,和朝廷無關的架勢出來,若是宣戰,局勢可就完全不同了。」


  「恭親王態度曖昧,」曾國藩嘆道,這個恭親王永遠是沒有自己的主見,或者是他的政見就是沒有主見,和光同塵太極推手治國理政是沒有錯的,只是若是這樣永遠溫吞水一般的樣子,對付外國人未免就失了銳氣,「寶鋆隱隱有推讓之意,他的意思我知道,不當家不知油鹽貴,如今有了戰果,保住就可,趁著東北還沒什麼大事兒,就先讓了下來也無妨,別的人么,李鴻藻說話強硬了些,文祥要總理衙門繼續和俄羅斯人磋商,看看外交上還能不能有所進展。塞尚阿,嘿嘿,到底是機靈,見到皇上情緒不佳,就跳了起來,順著皇上的口氣,一定要求開戰。」(未完待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