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鐵路紛擾(二)
故翁同龢有此一說,徐桐撇撇嘴,倭仁和煦笑道:「大家如今都是同事,且不說輩分,你不妨直說。」
「下官只是這樣想的,如今可比宋哲宗高太后垂簾時期。」翁同龢就這樣說了一句話,也就不言語了,殊不知,這短短的一句話十幾個字就在幾人心中引起了滔天巨浪。
正在細讀穆揚阿摺子的李鴻藻一拍大腿,「好啊,這個穆揚阿,如今可是要四面楚歌了!」
。。。
「鐵路之利,於漕務、賑務、商務、礦務、釐捐、行旅者,不可殫述,而於用兵尤不可緩。……惟鐵路一開,則東西南北呼吸相通,視敵所趨,相機策應,雖萬里之遙,數日可至;百萬之眾,一呼而集。且兵合則強,分則弱。以中國十八省計之,兵非不多,餉非不足,然此疆彼界,各具一心,遇有兵端,自顧不暇,徵餉調兵,無力承應。若鐵路告成,則聲勢聯絡,血脈貫通,裁兵節餉,並成勁旅,防邊防海,轉運槍炮,朝發夕至,駐防之兵即可為游擊之旅,十八省合為一氣,一兵可抵十數兵之用。將來兵權餉權,俱在朝廷,內重外輕,不為疆臣所牽制矣。」劉蓉合上報紙,「這是陳孚恩前日上的摺子。」
江寧府里的曾國藩半眯著眼,對著打了半日的圍棋苦苦思索,「這個陳孚恩,如今是什麼話都敢講了。」
「這也是他大司馬的本分,」劉蓉笑道,「再者,如今十二鎮大軍在手,他這個大司馬是歷代以來最赫赫權威的一個了,什麼話不敢說?只要太后一聲令下,估摸著今個和英吉利開戰他都敢。」
曾國藩再仔細看了看那棋局,搖搖頭,丟下手裡的黑子,把棋盤一抹,「他的話自然是有道理的,若是大軍集結順利,自然是節省不少時間,這糧草消耗自然也是極少,可最後這一句,本來我倒是想上摺子辯上一辯,可看了那一句,老夫倒是不敢了,『將來兵權餉權,俱在朝廷,內重外輕,不為疆臣所牽制矣。』本座若是跳了出來,豈不是正中人下懷?」
「前些日子京中清流鬧得沸反盈天,不過卻沒有幾個大佬上摺子彈劾穆揚阿,怕就是等著諸位督撫上摺子,他們好收漁翁之利,可陳孚恩這樣把話赤裸裸的說出來,總督大人卻又不好說話了。」
「是啊,這就是陽謀,是皇太后喜歡做的事兒。」曾國藩喝了杯茶,閉目養神,「這鐵路的事,自然是成行的,想必軍機處也不會反對,不過想著每個省份都一起搞上,必然是不能的,那我這江蘇自然也不可能能第一個吃螃蟹,索性也別出頭了,京中的事,就讓他們自己做便是,別攀扯上我。」
「東翁說的是,金陵之地,四通發達,賴於長江水系,交通便利,這鐵路的事兒一時半會用不到,若是第一個要建,那也自然是要在上海,不會在咱們金陵。」
「是這個理兒,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兒就行,招商局、製造局的事兒辦得好,我這洋務的事兒也是辦成了。」曾國藩說道。
「輪船局那邊,徐壽、華蘅芳已經自己建了一首煤油機船,不日就可以下水了。」
「好!」曾國藩頗為高興,連連點頭,「到時候我親自去瞧瞧。」
。。。。
「從來兵合則強,兵分則弱。中國邊防、海防各萬餘里。若處處設備,非特無此餉力,亦且無此辦法。苟有鐵路以利師行,則雖滇黔甘隴之遠,不過十日可達。十八省防守之旅,皆可為游擊之師。將來裁兵節餉,並成勁旅,一呼可集。聲勢聯絡,一兵能抵十兵之用。……處今日各國皆有鐵路之時,而中國獨無,譬如居中古而摒棄舟車,其動輒後於人,必矣!」
寶石山下面對著孤山的一個宅子,裡頭傳出來了一個老者的聲音,只聽得他頗有興趣得讀完,隨即哈哈大笑,「哈哈哈,李鴻章這個摺子上的好啊。」
說話是一個滿臉鬍子穿著團壽長袍馬褂坐在太師椅上,悠哉晃蕩,春日寶石山繁花似錦,浙閩總督暫住的這個宅子又是其中風景之最,曲徑通幽,佳木繁蔭,幾支杜鵑點綴得庭院分外有生氣,太湖石邊上,左宗棠哈哈大笑,「這個李合肥,到底是太後面前最得意的人,陳孚恩這樣一起來,隨即打蛇隨棍上,這個摺子表了自己的態度,又有自己的見解,實在是人才啊,所以我眼紅上海的繁盛是有道理的,嘖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