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肌膚綽約真仙子,來伴冰霜。洗盡鉛黃。素麵初無一點妝。


  尋花不用持銀燭,暗裡聞香。零落池塘。分付余妍與壽陽。


  大船一路順風順水,揚帆遠行。終於趕在清明前到了鳳陽。


  鳳陽雖然是本朝太祖的龍興之地,卻也偏僻得很,到處都是小山坡和丘陵。百姓以耕種為生,民風彪悍得很。這一路行來,妙嬋就見過不少當街對罵、稍有不順就出招的百姓,不過有意思的是打完以後,兩人又少不了勾肩搭背、飲酒作樂,倒是有意思的很。想來當初太祖以區區一郡兵力橫掃天下英雄,也少不了這些有意思的鳳陽當地百姓吧。


  鳳陽城出了如此多的勛爵世家,每年也少不了有許多大人物甚至是皇家子弟回鄉祭祖的,百姓也對這一切了如指掌,自然也少了許多對大人物的新鮮感。鎮國公府的馬車一進城也沒引起絲毫的轟動。肖大世子就這樣靜悄悄地帶著新娶的媳婦李妙嬋回到了祖宅。


  第一代鎮國公不過是個窮得只剩他自己的酸秀才,可文人的一身傲骨可再窮也沒丟,死也把自家的祖宅給保住了,雖然那不過是三間破敗的茅草屋。


  如今那三間茅草屋還在,只是已經屋檐已經鋪上了新草。如今這三間茅草屋可不同了,誰都知道這是鎮國公府祖業呢,聽說當今的皇上年幼時也來過這兒呢。


  這三間茅草屋如今就是肖景昀和李妙嬋要住的地方。搞笑的是,這茅屋只有夫妻倆住,隨行的下人們卻要住到旁邊的大宅子里去。主子住茅屋,僕人享廣夏,真是一個奇葩的決定。那第一代國公爺可真是一個非同一般的人物啊。到底是怎樣的高瞻遠矚,才能讓他堅持定下這樣的家規呢。不愧是能攪動風雲的人物呢。


  當然如今的茅草屋已經是今非昔比了,自從肖家飛黃騰達之後,附近這一片地都被歷代鎮國公買了下來,建起新屋。裡頭住著的是還在鳳陽的族親家眷。


  茅草屋雖然常年有人看著,但茅草屋怎麼都是茅草屋,外表再光鮮也改不了它是茅草屋的內涵。妙嬋倒也沒嫌棄這些,想當初再惡劣的環境,就算是幕天席地也睡過,更何況如今還有片瓦遮頭。這已經足夠了。只是米想到的是肖大世子也自在的很,一進屋子,東西還沒放下,已經滴溜著直往牆角走去了。


  也不知道見到什麼,肖景昀立即咧嘴笑開了,還不忘回頭招呼妙嬋上前:「來。你過來看看,。」


  妙嬋面帶疑惑地走上前去,順著肖景昀手指的方向看去,牆上似乎什麼的沒有,除了一些長短不一的橫橫劃劃。瞧了半天,妙嬋還是沒有瞧出個所以然來。


  「怎麼樣,你沒看出來吧。」肖景昀得意地笑了,一手指著一根根划痕,娓娓道來,「你看這裡不是有幾排高低不同的划痕嗎,這些都是小時候我們這些兄弟一個個挨頭划的。」


  「小時候啊,每年我們幾個哥兒都要跟著祖父回老家一趟。那時候可傻了。一個個的,其他的不比,就喜歡比高低了。我年紀小,每年都排在最後,每次都氣得直哭。大哥就老是抱著我,一個勁的勸我,還說自己當初個子還沒我高呢。說我有一天,總會比他高。我就日日盼啊盼的,結果這麼多年了,我還是沒比他高。」那倒也是,建安帝身材修長,也比肖景昀稍微就高出那麼一頭髮絲。這位爺不會現在還耿耿於懷吧。怎麼會那麼幼稚可愛呢。妙嬋忍不住輕笑出聲。


  「怎麼,難道娘子是在心裡笑為夫的幼稚不成?」肖景昀「不懷好意」地望了過來,昂起驕傲的小下巴。


  「怎麼會是幼稚呢,妾身是羨慕咱家爺的赤子情懷。」妙嬋趕緊「討饒」。夫妻兩人在這間小小的房子里一陣胡鬧。


  「回稟世子爺,族裡來人了。是太公他老人家來了。」肖泰在外頭催促道。世子爺帶著世子夫人一回來,街上的族人就知道了動靜。族裡的族老也紛紛前來。


  「太公如今是咱們族裡輩分最大的長輩了,祖父在世的時候有也要叫上一生六叔呢。他老人家來了,我可要趕快去才行。」肖景昀邊解釋邊讓妙嬋在房裡等待。華朝以「孝義」治天下,按理應該是肖景昀主動前去拜會才是,如今他老人家親自上門了,只怕也跟這趟行程慢了幾天有關吧。還好總算是不會誤了清明祭祖的事兒。


  肖景昀帶來一船的洛陽特產還有鎮國公府給族人的禮物,一堆堆的擺滿了半間屋子。趁著空閑,妙嬋就叫了春杏和其他幾個丫鬟,一起按著名單打點各家的禮物。


  「那幾匹布給肖二叔家,再加上幾盒點心一起送過去。」


  「五叔家的兒子聽說正在書院里讀書是吧,把那一套名師註解的四書五經送過去,再添上文房四寶,也就可以了。」


  「太公家的國公爺都準備好了,就按國公爺的吩咐去做就可以了。」


  「…………」


  「然後再每戶給十兩銀子。十兩銀子應該夠了吧。」


  「…………」


  「春杏,你看看都打點妥當了沒,要是都弄好了,咱們呀,就快去拜訪各家親戚們。要是在晚了可不成。」弄了大半天,總算是弄得差不多了,妙嬋又仔仔細細的查看了給各家送的禮單,查漏補缺,生怕有個什麼差錯。又回頭仔細看過去,直到再也跳不出什麼差錯來,才徹底地放了心。


  妙嬋帶著丫鬟們到了族裡的祠堂前的大院里,已經有一堆的婦人小孩在等著了呢。一大群人中,少不了有扯起脖子偷看後頭的禮物的人,也有一些族人是正襟危坐,望著妙嬋直笑。妙嬋也少不了一一回禮。


  妙嬋緩緩地走到最跟前,已經有一位銀頭白髮的老夫人正笑眯眯的望著自己。


  「這位就是昀哥兒媳婦吧,長得可真可人。」說話的老婦人不用問,妙嬋都知道這位就是肖家最年長的長輩了,也就是六太公的夫人——六太婆。


  「重孫媳婦李氏見過太婆,太婆身子可還朗健?」妙嬋趕緊上前福身行禮。


  「哎,快快起來。我聽昀哥兒說,你這一路可遭了不少罪,如今可好些了?」


  「多謝太婆關愛。重孫媳如今身子已大好了。重孫媳婦也是沒想到自己這麼不中用,一些小小的暈船也受不了,才耽擱了這許多時日的。」沒想到太叔婆竟然知道了自己暈船的事,那一定是肖大世子已經來拜會過了。


  「要說這暈船啊,初次坐的人都有這毛病。想當初老身去洛陽也暈過船呢,就來就找了個偏方,才順利地過去了。」


  一旁的年輕媳婦兒聽到了這話,沒等妙嬋開口,立刻就接上了話茬:「老祖宗,不知是什麼偏方,能有如此靈驗,也說出來也讓我們這些年輕的長長見識。」


  「是啊,老祖宗,您就跟我們大伙兒都說說嗎?」少不得周旁也有人附和。


  「那法子呀,確實靈驗,就是上船是嘴裡放幾片生薑,一切就萬事無憂了。」太叔婆說的這個法子妙嬋也試過,開頭還有些作用,試多幾次,也就不濟事了。當然妙嬋不會把這個事實說出去的。太叔婆是長輩,妙嬋也該順從些,才好。


  「沒想到生薑竟然有這等功效,倒是我們這些人孤陋寡聞了。」妙嬋連聲說道。


  「可不是嗎,老祖宗果真是見多識廣之人。」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此言果然不虛。」


  …………


  眾人一番吹捧,倒把老太太捧到雲霄上去了,臉上的褶子也皺成了花。老太太一高興,自然誰都輕鬆了。


  太叔婆少不得也問了問主家鎮國公府眾人的情況,妙嬋也一一道好。當聽到年前府里老爺們都封了爵位的時候,更是拊掌大樂,連道皇上隆恩。主家有了榮耀,旁支們自然也高興。少不得,大伙兒又是一番恭賀。妙嬋也少不得一番行禮,趁機又將準備好的禮物一一送了出去。眾人也少有不高興的,少不了又是一陣答謝。


  一番折騰下來,總算是完事了,妙嬋也是累得個嗆。跟女人交道,可以說是全天下最辛苦的事兒。一個女人嘰嘰喳喳的能說上半天,一群女人更是能擋住天上白雲的流動。由此可見女人們的可怕。


  只是似乎準備好的禮物還有些沒送出去,想必是這些人家裡有事兒給耽擱了。少不得妙嬋又派人一一的找地址送上家門。


  一番折騰下來。已是夕陽西斜,暮色將近。肖景昀早已經派身邊小廝回來通稟,說是要陪著幾位長輩們秉燭夜談,要晚些時候才能回府。正好妙嬋也有些累了,隨隨便便的就將晚膳對付過去了。明兒個就是清明了,也少不得一番勞累。妙嬋也要準備一下祭祖的事宜。


  早就有風水先生看好了開祠堂拜祖的時辰,卯時二刻,是明日里最適宜祭祖焚香的時機。時刻一到,整個鳳陽肖家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個個是一身素衣,難得一開的祖祠已是門戶大開,一層層帷幕被拉開,歷代肖家祖宗的排位整齊的排列在上頭。


  今兒個的主角是新婚的鎮國公世子和夫人。兩人齊跪在祖宗牌位之前,聽著德高望重的六太叔公焚香祭拜。洪亮的聲音在這間有記載著肖家數百年歷史的祠堂里久久地迴響。


  「列祖列宗在上,承列祖列宗英靈保佑,如今我肖家是人丁興旺,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喜事連連。主家得了爵位,族中也添了不少男丁。今有我肖家第二十一代宗孫肖門景昀攜宗媳李氏歸鄉祭祖。望祖宗保佑宗子一生順利,早續後代。」


  「一叩首。」老太叔公興緻高昂,越說越興奮,老臉都染紅了。


  肖景昀和妙嬋自然也是一一叩拜。


  「二叩首。」


  「三叩首。」


  「禮成。」


  就這樣,妙嬋的名字就徹底的被綁在肖景昀的身上了。看著自己的名字在族譜中被寫成了肖門李氏妙嬋,感慨不已。也許這就是自己死後墓碑上刻著的墓志銘了吧。她已經不在屬於李家的了,而是鳳陽肖家的宗婦了。


  命運似乎就是這般神奇。


  祭祖完畢,男丁們都要上山去拜祭祖墳了,女眷們自然就留下來準備稍後的宴會。鄉間的宴會自然跟洛陽城的宴會完全不同。洛陽城的宴會講究的是意境,飯菜擺放要精美,器物更是要精緻得不能再精緻,周邊風景要與眾不同,美酒佳肴,當然也少不了歌舞美人助興。


  而鳳陽鄉間的春宴則跟西北大營里的習俗差不多。一樣是要人多熱鬧,飯菜要足夠,酒肉要多,酒性要烈,肉要大塊。數百人的吃食就落在年輕的媳婦手中。少不得妙嬋也要帶著丫頭們上前幫手。


  「弟妹,可是有些不習慣?」妙嬋正跟堂嫂們一塊剁菜呢,一旁的堂嫂邊剁著肉塊,邊打量著妙嬋的神情。


  「嫂子,這沒什麼不習慣的。我以前在家的時候也跟著父親準備過這樣的春宴。我覺得啊,咱們鄉里的宴會比洛陽大戶人家的宴會可有意思得多了。這熱鬧勁兒啊,看著就讓人歡喜。」可不是嘛,在京里,每赴一家的宴會,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來,生怕自己哪兒出個錯,然後貽笑大方。


  「聽說嫂子經常進宮去吃宴席。不知這宮裡的可是什麼山珍海味?」眾人最感興趣的就是皇上老兒吃了什麼東西,這位堂弟妹是徹底的問出了眾人的心聲。


  「是啊,弟妹(嫂子),您就跟我們大伙兒說說嗎,也讓我們長長見識。」


  「這宮裡的宴會爺爺就名頭好聽點,那菜色可比不上咱們這些?」妙嬋此言一出,徹底震驚了旁聽的眾人。


  「怎麼可能呢,我聽說,全天下最出色的廚子都在御膳房裡頭呢,皇家的宴會還會比不上咱們這些粗野飯食?」有膽大的人張口問道。


  「你想想,皇家設宴的地方離御膳房數十里,這什麼菜到了那裡都不成了殘gong冷炙了。」一席話是說的眾人大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