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樂羊怒飲中山羹
樂池的祖先就是魏國名將樂羊。三家分晉誕生了韓趙魏三個大國,三國之中以魏文侯魏斯最為聖明,他繼位不久就重用法家人物李悝開始變法圖強,魏國很快就強大起來,國力的強大催生了軍事的強大,魏文侯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他先命吳起從秦國手裡奪得了西河之地,又派樂羊去攻打中山國。
中山國的前身是北方的白狄部落,主要活動在陝北綏德一帶,因為境內有鮮虞水,所以白狄部落也被稱為鮮虞人。後來白狄部落順著鮮虞水轉移到太行山區建立政權,被中原稱為鮮虞國。鮮虞國西部與晉國相鄰,東部與燕國接壤。自鮮虞建國以來一直就是晉國的心腹大患,春秋時期晉國幾次討伐鮮虞,這個剛剛建國不久的游牧部族硬是都挺了過來。隨著晉國內部逐漸分裂,鮮虞慢慢發展起來了,富貴而驕是諸侯的通病,鮮虞發展起來之後也慢慢驕縱,這鮮虞人本是蠻夷,非要學中原人講什麼周禮!鮮虞文候開始以黃帝的後裔自居,他把自己的姓氏改為姬姓,把自己的國號改為中山,鮮虞文候就是中山文公。
中山文公死後,中山武公繼位,這時候三晉之一的魏國騰出手來解決這個心腹之患,魏文侯派樂羊為將軍攻打中山國。魏國雖說國力強盛,中山國也不是吃素的,仗還是打的十分焦灼,經過三年的苦戰,樂羊大軍包圍了中山國的都城顧城,也就是今天河北省定州市。
面對樂羊疾風驟雨般的攻勢,中山武公並無還手之力,只得龜縮在顧城內死守城池。這時候突然中山武公的親信跟他講,樂羊的兒子樂舒在中山國為將。中山武公彷彿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立即喝令武士把樂舒綁起來掛在城頭的旗杆上來要挾樂羊。樂羊看到兒子在城頭上吊著,對手下的將士說道:「我為魏將,攻打中山是為了君臣大義,保全兒子是為了父子私情,不能因私廢公,傳我的命令,全力攻城!」
中山武公一看挾持人質對樂羊不起作用,於是便幹了最慘無人道的一件事,立即讓人把樂羊的兒子烹了,讓使者帶著樂舒的頭和一盆肉湯就給樂羊送過去了。樂羊接見了使者,得知使者的來意之後,含著淚慢慢的打開盛著樂舒頭顱的盒子看了看,說道:「沒錯兒,這就是我的兒子!」然後當著使者的面兒喝了三碗肉湯。使者哪兒見過這陣仗啊,驚恐不安的逃出樂羊的寨帳跑回顧城跟中山武公說道:「樂羊是貞良死節之臣,沒辦法讓他動搖啊!」
中山武公無奈,只好死守城池與樂羊決戰,最終城破身死。中山武公的兒子姬桓在一幫親信的保護下,率領殘餘勢力退入太行山,依仗著山高路遠、溝深林密得以保存了下來。
樂羊拿下中山國之後,帶著得勝之師志得意滿的回到魏國,這時候的樂羊和之前大不相同,趾高氣昂,居功自傲,他先向魏文侯報告了一下攻打中山國的經過,然後問道:「君候以為樂羊比古之名將如何?」
「哈哈哈」魏文侯笑而不答,扭頭對主書說道:「去,把我書房那兩個筐子抬過來!」
「諾」主書答應一聲下去了,不一會兒,主書帶著四個人抬來兩個大筐子,樂羊不知其意,心裡忖度,難道是君候要給我的獎賞,可剛才看君候的表情似乎不像是要賞賜。正思忖間,魏文侯對樂羊說道:「樂將軍,這兩筐子是賞賜給你的!」
「這是什麼?」樂羊滿腹狐疑的問道。
魏文侯很沉穩的抬手示意了一下:「將軍看看不就知道了!」
「諾」樂羊打開蒙著筐子的白布,竟是滿滿的兩筐竹簡,樂羊拿起一卷竹簡打開一看,正是這三年來自己攻打中山國之時,群臣賓客所上的謗書,書中全都是非難樂羊攻打中山的內容,有人質疑樂羊的帶兵才能,有人挖苦樂羊的出身,還有人造謠生事說樂羊要造反了。樂羊立刻就明白了,渾身戰慄出了一身冷汗,緊走兩步拜倒在魏文侯前,涕泣橫流:「攻克中山國,並不是臣的功勞,而是君候的功勞!」
「啊」魏文侯還是微微一笑。「你先下去吧!」
「諾」樂羊滿目羞愧出了大殿。
魏文侯這個人知人善任,還是非常愛才的,他知道樂羊是有點兒毛病,也並不是壞人,沒有想把樂羊怎麼樣,只是給他個教訓,尤其是當他聽說樂羊為了魏國攻打中山的時候連自己的兒子的肉都吃了,很是感慨,便對身邊的睹師贊說:「樂羊因為我的緣故,連自己兒子的肉都吃了,你說我該怎麼重用他啊?」
這睹師贊是個奸佞小人,他一看魏文侯要重用樂羊,心裡不痛快了,立即奏道:「君候,樂羊這種人萬萬不可重用啊!」
魏文侯看了睹師贊一眼,說道:「哦?此話怎講?」
睹師贊對答道:「老子曾說過,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樂羊連自己兒子的肉都吃,還有什麼不吃啊?其心難測啊!昔日易牙烹了自己的兒子給齊桓公吃,管仲疑心易牙心術不正,果不其然,齊桓公一死,易牙就跟著作亂,歷史的教訓君候不可不警惕啊!」
「嗯」魏文侯微微地點點頭。「愛卿以為該當如何處置?」
睹師贊一看魏文侯動搖了,趕緊點頭哈腰的說:「君候可以削去樂羊的兵權,賞賜他的戰功!」
「好吧!」魏文侯雖然心有不甘,但江山社稷大事還是馬虎不得,便聽信了睹師贊的建議,削去樂羊的兵權,把樂羊封在了靈壽,就是今天河北平山縣上三汲鄉附近。
樂羊雖然心中不平,也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難免被人詬病,只好背著虎毒不食子的惡名和家小來到靈壽定居。兒子雖然被烹了,那還有個孫子呢,樂羊之子樂舒育有一子,名叫樂祀。樂羊覺得對不起兒子,對這個孫子十分好,教他通讀兵法,練習武藝,把畢生的本事全部傳授給了樂祀,樂祀二十多歲就成了一個文武全才。
中山國被滅國之後,魏文侯派太子擊鎮守顧城,李克輔佐。魏文侯死後,太子擊繼位,是為魏武侯。魏武侯在心胸和戰略格局意識大不如魏文侯,魏國雖然還是中原的霸主,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在奸佞小人的迫害下,吳起離開了魏國。魏武侯在處理列國關係上也出現了重大的失誤,三晉漸行漸遠。
趙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趙敬侯把趙國國都遷到了邯鄲,準備經營華北平原的大片土地。趙敬侯四年,公元前383年,趙敬侯出兵佔領了衛國的剛平,這下惹惱了魏武侯,他迅速出兵在兔台打敗了趙國軍隊。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382年,魏武侯為了防止趙國入侵衛國,又聯合齊國從趙國手裡把剛平給奪回來了。趙敬侯在戰場上吃了虧,自然不會忍氣吞聲,你魏武侯有盟國,我也有啊,轉過年來趙敬侯就聯合楚國在魏國、齊國背後下傢伙,四國展開一場大混戰,這一打就是三年。
蜷居在太行山區的中山國殘餘勢力瞅准機會,伺機復國。中山武公的兒子姬桓把自己手下一個老臣叫赤章明給找來了,這赤章明已經六十多歲了,身材不高,打扮的趕緊利落。君臣敘禮畢之後,姬桓就問:「赤章大人,寡人想要趁列國混戰之際復國,大人以為如何?」
赤章明立即撲拜於地:「難得少主有此大志,老臣願效犬馬之勞!」
姬桓趕緊攙起赤章明:「寡人年少,還望赤章大人多多費心!」
赤章明站起身來問道:「未知少主打算從何處下手?」
姬桓很自信的說:「近些年來,寡人可沒閑著,已經重整中山舊部,在這深山之中訓練出一支能征慣戰的軍隊,對付盤踞在中山國的魏軍輕而易舉,寡人打算直接攻打顧城!」
「不可!」赤章明立即制止道。「少主有此雄心壯志,老臣倍感欣慰,然而出兵之事,還有詳察!」
姬桓虛心的請教道:「哦?赤章大人有什麼好的策略?」
赤章明拱手道:「老臣以為切不可直接攻打顧城,那是魏國在中山國地盤上防守最堅固的地方,此戰必定傷亡慘重,就算我們打贏了,到時候那些大國騰出手來,二次滅掉中山也不費吹灰之力!」
「嗯」姬桓點點頭。「赤章大人以為該從什麼地方下手?」
「靈壽」赤章明老謀深算的說。「老臣以為攻打靈壽有幾樣好處,第一,靈壽不比顧城,魏軍防守相對薄弱,第二,靈壽並非中山國國都,少主拿下靈壽不會引起魏國特別激烈的反應,還能向中山人民宣誓少主復國的意圖,第三,靈壽有不少魏國老臣居住,少主要復國最需要的就是人才,那些老臣正好可以據為己用!」
姬桓驚奇的說:「赤章大人的意思是讓我重用那些魏國老臣?」
「不錯!」赤章明堅定的說。「老臣不才,也曾熟讀中原各國歷史,昔者商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少主要想復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面對那些先朝老臣,如何對待先朝老臣將會是一個政權能否坐穩的關鍵,他們的才華和經驗才是我們最可寶貴的東西!」
「嗯」姬桓滿意地點點頭。「就依赤章大人之言,等待時機,發兵靈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