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中國哲學簡史> 第41章 禪宗:靜默的哲學(1)

第41章 禪宗:靜默的哲學(1)

  禪宗傳述的宗系


  達摩將心傳傳給慧可(486—593),為中國禪宗二祖。如此傳到五祖弘忍(605—675),他有兩個大弟子,分裂為南北二宗。神秀(706年卒)創北宗,慧能(638—713)創南宗。南宗不久超過了北宗,慧能被認為六祖。禪宗後來一切有影響的派別,都說它們是慧能的弟子們傳下來的(參見道原《傳燈錄》卷一)。


  這種傳述的早期部分可靠到什麼程度,是很可懷疑的,因為還沒早於11世紀的文獻支持它。本章的目的不是對這個問題做學術的考證。只說這一點就夠了:現在並沒有學者認真看待這種傳述。因為中國禪宗的理論背景,早已有人如僧肇、道生創造出來了,這在前一章已經講了。有了這種背景,禪宗的興起就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實在用不著把神話似的菩提達摩看做它的創始人。


  可是,神秀和慧能分裂禪宗,卻是歷史事實。北宗與南宗的創始人的不同,代表性宗與空宗的不同,如前一章描述的。這可以從慧能自序里看出來。從這篇自序我們知道慧能是今廣東省人,在弘忍門下為僧。自序中說,有一天弘忍自知快要死了,把弟子們召集在一起,說現在要指定一個繼承人,其條件是寫出一首最好的「偈」,把禪宗的教義概括起來。當下神秀作偈云:

  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


  針對此偈,慧能作偈云: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據說弘忍讚賞慧能的偈,指定他為繼承人,是為六祖(見《六祖壇經》卷一)。


  神秀的偈強調宇宙的心,即道生所說的佛性。慧能的偈強調僧肇所說的無。禪宗有兩句常說的話:「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神秀的偈表現了前一句,慧能的偈表現了后一句。


  第一義不可說

  後來禪宗的主流,是沿著慧能的路線發展的。在其中,空宗與道家的結合,達到了高峰。空宗所謂的第三層真諦,禪宗謂之為「第一義」。我們在前一章已經知道,在第三層次,簡直任何話也不能說。所以第一義,按它的本性,就是不可說的。文益禪師(958年卒)《語錄》云:「問:『如何是第一義?』師云:『我向爾道,是第二義。』」


  禪師教弟子的原則,只是通過個人接觸。可是有些人沒有個人接觸的機會,為他們著想,就把禪師的話記錄下來,叫做「語錄」。這個做法,後來新儒家也採用了。在這些語錄里,我們看到,弟子問到佛法的根本道理時,往往遭到禪師一頓打,或者得到的回答完全是些不相干的話。例如,他也許回答說,白菜值三文錢。不了解禪宗目的的人,覺得這些回答都是順口胡說。這個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讓他的弟子知道,他所問的問題是不可回答的。他一旦明白了這一點,他也就明白了許多東西。


  第一義不可說,因為對於「無」什麼也不能說。如果把它叫做「心」或別的什麼名字,那就是立即給它一個定義,因而給它一種限制。像禪宗和道家說的,這就落入了「言筌」。馬祖(788年卒)是慧能的再傳弟子,僧問馬祖:「和尚為什麼說即心即佛?曰:『為止小兒啼。』曰:『啼止時將如何?』曰:『非心非佛。』」(《古尊宿語錄》卷一)又,龐居士問馬祖:「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馬祖云:「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古尊宿語錄》卷一)一口吸盡西江水,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馬祖以此暗示,所問的問題是不可回答的。事實上,他的問題也真正是不可回答的。因為不與萬物為侶者,即超越萬物者。如果真的超越萬物,又怎麼能問他「是什麼人」呢?


  有一些禪師,用靜默來表示無,即第一義。例如,慧忠國師(775年卒)「與紫璘供奉論議。既升座,供奉曰:『請師立義,某甲破。』師曰:『立義竟。』供奉曰:『是什麼義?』曰:『果然不見,非公境界。』便下座」(《傳燈錄》卷五)。慧忠立的義,是靜默的義。他無言說,無表示,而立義,其所立正是第一義。關於第一義,或「無」,不可以有任何言說,所以表示第一義的最好方法是保持靜默。


  從這個觀點看來,一切佛經都與第一義沒有任何真正的聯繫。所以,建立臨濟宗的義玄禪師(866年卒)說:「你如欲得如法見解,但莫授人惑。向里向外,逢著便殺。逢佛殺佛,逢祖殺祖……始得解脫。」(《古尊宿語錄》卷四)

  修行的方法


  第一義的知識是不知之知;所以修行的方法也是不修之修。據說馬祖在成為懷讓(744年卒)弟子之前,住在衡山(在今湖南省)上。「獨處一庵,唯習坐禪,凡有來訪者都不顧。」懷讓「一日將磚於庵前磨,馬祖亦不顧。時既久,乃問曰:『作什麼?』師云:『磨作鏡。』馬祖云:『磨磚豈能成鏡?』師云:『磨磚既不成鏡,坐禪豈能成佛?』」(《古尊宿語錄》卷一)馬祖聞言大悟,於是拜懷讓為師。


  因此照禪宗所說,為了成佛,最好的修行方法,是不做任何修行,就是不修之修。有修之修,是有心的作為,就是有為。有為當然也能產生某種良好效果,但是不能長久。黃檗(希運)禪師(847年卒)說:「設使恆沙劫數,行六度萬行,得佛菩提,亦非究竟。何以故?為屬因緣造作故。因緣若盡,還歸無常。」(《古尊宿語錄》卷三)

  他還說:「諸行盡歸無常。勢力皆有盡期。猶如箭射於空,力盡還墜。都歸生死輪迴。如斯修行,不解佛意,虛受辛苦,豈非大錯?」(《古尊宿語錄》卷三)他還說:「若未會無心,著相皆屬魔業。……所以菩提等法,本不是有。如來所說,皆是化人。猶如黃葉為金錢,權止小兒啼。……但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古尊宿語錄》卷三)

  不造新業,並不是不做任何事,而是做事以無心。因此最好的修行方法就是以無心做事。這正是道家所說的「無為」和「無心」。這就是慧遠的理論的意思,也可能就是道生的「善不受報」義。這種修行方法的目的,不在於做事以求好的結果,不管這些結果本身可能有多麼好。毋寧說它的目的,在於做事而不引起任何結果。一個人的行為不引起任何結果,那麼在他以前積累的業消除凈盡以後,他就能超脫生死輪迴,達到涅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