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從此史上無三國> 第十三章 遠赴他鄉

第十三章 遠赴他鄉

  廣陵城外,一行三人向著幽州策馬而去。


  臨行前,聽了郭嘉的意見,為了保證此行安全,便沒有通知其他人了。


  「叔父,此次前去幽州,除了向公孫瓚購買一些馬匹外,最主要的是開闢一條從徐州至幽州的商路,這樣才能源源不斷的向我方提供緊俏的馬匹。所以此次還需叔父多多關照了。」一路上,三人邊走邊交流著。


  「小公子,與幽州建立商路之事,只要有公孫瓚的同意,就沒什麼問題。最主要的問題是安全,怎麼保證這一路上的安全才是最大的問題。徐州到幽州會經過青、翼二州,青州刺史孔融是陶公的朋友,多年兩方關係都很好,應該可以協商成功,但是翼州的袁紹,卻不好談啊。」糜竺聽到這些后,思慮一番向陶明說著這些。


  陶明聽完后,心想:確實啊,等那袁紹收復了翼州全境后,接下來的目標便是北邊的幽州,到時肯定不會放縱敵人經過自己的領地。


  思慮片刻,陶明問道:「那既然陸地行不通,走水陸如何?」


  糜竺說道:「水陸自然是可行,但是每次交易的數量肯定有些,尤其是馬匹這種活的。另外走水陸就得有船,造價肯定不菲。還有一點就是海盜,要知道海上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除了天氣的影響外,海上多有海盜,不易殲滅,也會給船隻造成麻煩,這些公子都需思慮一番啊。」


  陶明沒想到走海上還有這麼多麻煩,看來這與幽州建立商路之事還需一步步走啊。


  此時,一路上都不曾多說話的周瑜,開口了:「將軍若想走海商路,公瑾有一計。」


  聽到此話,陶明連忙道:「公瑾快快說來。」


  「將軍只需派人放出風聲,要籌集貴重物品從海上走,到時那些海盜得到消息,必然會前來攔截,而將軍船內卻裝滿精武將士。只要他們敢來,就將他們一網打盡,再逼迫其中的一些人交待海上的賊窩,一舉拿下。到時船和海盜便都可解決了。」


  聽完后,陶明深深想了一會。覺得此計在突然使用的情況下,很容易成功。而且就算不成功也沒多大損失。


  想罷后,陶明說道:「那等回去以後便將此事交予公瑾如何?若公瑾成功行事,那此戰首功定是公瑾的。」


  聽到之後,周瑜抱拳說道:「屬下自為將軍分憂。」


  「好,到時便等待公瑾的好消息了。」


  說完,幾人又上馬趕路了。


  _______

  翼州境內,一條古官道上。


  一架馬車被此地的強盜包圍住,馬車四周的護衛正在拚死守護。可是最終還是寡不敵眾,就在一名強盜要登上馬車之時。


  遠處出現了一行三人的身影,見此情景,其中一人便說道:「公瑾,保護好叔父,我去去就回。」


  說完,便策馬迎上。從馬側抽出長槍,看著登上馬車的那名強盜便喊道:「光天化日之下,豈可容你放肆!拿命來。」


  只見槍影一揮動,馬車上的強盜便捂胸而亡。


  來人胯下馬匹並未停止,還在不段奔跑著,手中長槍不斷刺出收回,沿途留下了三四具屍體。


  待跑遠后,又勒馬回身殺來,一來一回,又在幾名護衛的幫助下,留下了七八條人命,而場上剩餘的山賊見勢不妙,也紛紛逃跑了。


  看著危機已經結束了,來人單身便回到了另外的二人身邊。


  而此人正是陶明。


  看著安全返回的陶明,糜竺笑著說道:「沒想到將軍還有如此武藝啊。倒是從來不曾發現。剛剛看到將軍衝上去可是將我嚇得不輕。」


  「哈哈,都是平常與子龍學習的功勞。」


  「噢,原來如此,不過這麼短的時間就能有此身手,子龍卻是不簡單啊。」


  聽到自己糊弄了過去,陶明心中慶幸道:看來之後還需請子龍教導一下啊,不然以後聚在一起難免會露出馬腳。


  穿越這可是陶明最大的秘密,他不希望被人看做是怪物一般。


  三人一邊聊著一邊行走,當走到馬車旁時,馬車中走下了一名女子,行禮后說道:「多謝義士救得蔡琰性命,敢問義士性名,也好日後有機會報答。」


  看著從馬車上下來的女子,其美貌便已將陶明打動,儘管陶明從後世而來見慣各種美女,但是如今見這女子裝扮古典,全身散發出一種大家閨秀的氣質時,陶明也不由的被其美貌所打動。


  后又聽到她自稱蔡琰時,陶明更是吃驚。出門隨便出手一救,便救下了東漢第一才女?


  不確定的陶明又問道:「家父可是蔡中郎?」


  見救命恩人從自己名字就知道自己父親,也不由驚奇說道:「義士識得家父?」


  待蔡琰確認后,陶明卻陷入了深深的震驚和回憶中:蔡琰在史上不是被匈奴抓走了嗎?怎麼會出現在這裡?後來還是被曹操救回得啊?


  其實陶明說的也沒錯,史上確實有此事,但是如今這事還沒有發生罷了。


  「義士?」一旁的蔡琰見陶明未答話,就又提醒了一聲。


  「嗯?啊!對對,我怎麼可能不認識蔡中郎,那可是天下聞名的名士啊。姑娘也不用叫我義士了,稱我元亮或者陶明都可,我乃是徐州州牧陶謙的孫子。」反應過來的陶明,趕緊回復道。


  聽到陶明的回話,蔡琰不由欣喜的說道:「原來是陶公之孫,怪不得如此正義凜然,且身手不凡。」


  「姑娘繆贊了。不知姑娘這是準備前往何地?」陶明謙虛一番后便問道。


  「此番準備前往長安,與父親見面,卻不想在此處遇到強盜,如今護衛死傷多人,卻是不知能否安全達到。唉……」蔡琰沮喪的說著。


  聽到蔡琰的話,陶明也不由皺著眉頭說道:「本來此次當護送姑娘的,但元亮此番還有要事前往幽州。真是時不待我。若姑娘沒有什麼急事的話,也可與我同行,先到那幽州走上一番。待我將事情處理完,回到徐州后。也好派人護送姑娘前往長安。」


  聽到陶明的話,蔡琰心中一動:雖說與他前往幽州不免有些費時,但如今護衛死傷多數,路途也不太安寧,如果硬要前去長安,怕是還沒見到父親就被綁了,而且眼前之人既是陶公之孫,應也是值得信任之人。並且剛剛還救得自己性命。


  如此一想,蔡琰便有了注意。對陶明行了一禮后說道:「那蔡琰這一路便勞煩將軍了。」


  聽到蔡琰答應同自己一起前往幽州,陶明也很是欣喜,雖說可能速度會慢一點,但一路有這精通詩詞音律的才女陪著,應該不會寂寞了。


  「姑娘哪裡話,有姑娘相伴,是元亮之幸啊。」


  說完,幾人便收拾一番,將死去的護衛就近掩埋后,出發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