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七章 轉換觀念
此時的張城正在緊盯著台兒庄的戰情,並沒有意識到他手下的旅長團長正憋著大招,要搞出一個大新聞出來。
4月3日,李宗仁下達總攻擊令。第52軍、第85軍、第75軍在台兒庄附近向敵展開猛烈攻勢。日軍拼力爭奪,佔領大部分街市。民黨軍展開街壘戰,逐次反擊,肅清敵人,奪回被日軍佔領的街市。
4日,民黨空軍以27架飛機對台兒庄東北、西北日軍陣地進行轟炸。當晚,日軍瀨谷支隊力戰不支,炸掉不易搬動的物資,向嶧縣潰逃。
4月6日,李宗仁趕到台兒庄附近,親自指揮部隊進行全線反擊,4月7日凌晨1時,民黨軍吹響了反攻的號角,以孫連仲第2集團軍為主組成的左翼兵團和以湯恩伯、封裔忠第20軍團為主組成的右翼兵團在台兒庄及其附近地區大舉反攻。
一直防守遭攻的孫連仲部,聽說反擊,神情振奮,命令一下,殺聲震天。雙方便展開了巷戰、肉搏戰,一時間,台兒庄城內槍林彈雨,血流成河。
日軍頭一次遭到了民黨軍隊的如此頑強進攻,很快便潰不成軍。台兒庄北面,槍炮聲漸密,湯恩伯軍團已向敵人開火。
磯谷知已陷入反包圍圈,開始動搖,下令部隊全線撤退。此時敵軍已成強弩之末,彈藥汽油也用完,機動車多被擊毀,全軍喪魂落魄,狼狽逃竄。李宗仁命令部隊猛追,敵兵遺屍遍野,各種輜重到處皆是,磯谷本人率殘部拚命突圍。
激戰4天,民黨軍重創日軍瀨谷支隊、坂本支隊,其餘日軍殘部於7日向嶧城、棗莊撤退。至此台兒庄戰役勝利了。
台兒庄會戰,在李宗仁的親自指揮下,擊潰日軍第5、第10兩個精銳師團的主力,殲滅日軍2萬餘人,繳獲大批武器、彈藥,嚴重地挫傷了日軍的氣焰,是民黨軍在正面戰場上初次取得的一次大勝利。振奮了全民族的抗戰精神,堅定了國人抗戰勝利的信念。
台兒庄戰役勝利結束了,可令人驚奇的是民黨軍獲得對日作戰的首勝之後常凱申並不感到十分高興。
台兒庄一戰,民黨軍損失3萬殲敵1萬,可以說是以血肉之軀拼出的「慘勝」,有人認為在戰術上並無值得誇耀之處。
其實,李宗仁指揮一支「雜牌軍」浴血奮戰本身就是令人稱奇的戰術。當李宗仁取得台兒庄大捷后,常凱申驚訝地說:「你還能指揮雜牌部隊?」
李宗仁晚年回憶這段往事不無得意:「這一點在常先生看來,實在是不可思議之奇迹,他本人是斷然做不到的。」
派系林立各自為政,一直是民黨軍隊最令人頭疼的難題。對這一難題,常凱申的解決辦法通常是把非嫡系的部隊推上前線,一邊禦敵一邊削弱異己。李宗仁與之恰恰相反,他總是派自己的嫡系打前鋒,對其他派系的部隊在軍餉補給上盡量公平,甚至給予特殊照顧。
李宗仁字德鄰,時人敬稱他為「德公」,這算是一個實至名歸的稱呼。常處事虛實難測,李為人寬厚實在,性格差異決定了在政壇上李一生都不是蔣的對手,但在戰場上,德公的寬厚使他具有凝聚人心的特殊能力。
「雜牌軍」在其他戰區龜縮不前,而獨在李宗仁指揮的第五戰區,不惜血戰到底,也就不足為怪了。
台兒庄捷報傳來,民心大振,人們紛紛上街歡呼、放爆竹慶祝,常凱申在武昌官邸聽到街上的喧鬧聲,面露不悅之色,說:「有什麼可慶祝的?叫他們走遠點,不要在這裡胡鬧。」
其實剛開始對於八路軍以及雜牌軍相繼取得對日作戰的戰鬥勝利,常凱申是極為喜聞樂見,可當他發覺這八路軍和雜牌軍逐漸有尾大不掉之勢后,心中的陰霾也越來越深了,幸運的是此時日軍還佔據著中日全面戰爭的上風,常凱申也只能把這股陰霾埋藏在心裡,只等某個時候爆發了。
台兒庄戰役勝利結束后,徐州會戰進入最後階段。不過張城沒有再多的精力去關注了,冀魯邊根據地大打出手的消息已隱隱傳到了齊魯軍區。
張城初聞消息之時也倍感震驚,不過他卻沒有去過多干預八旅的作戰。教導師發展到現在,如今也有大十幾萬的兵力,而且還在急劇擴充中,這樣的實力讓張城多了幾分底氣,開始轉換觀念,覺得鬼子就算對齊魯根據地發起大掃蕩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無非就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罷了。
而且日軍和民黨軍之間的蘭豐會戰馬上就要打響了,日軍的兵力也抽不了多少出來掃蕩華北,正是齊魯根據地蓬勃發展的好機會啊!
想到這裡,張城便向鄧驊發了一道電令,電令上是這樣說道:「勝猶可恕,不功不過;敗則懲罰,官降三級,以儆效尤。」
張城電文的意思非常簡單,只要取勝什麼都好說,打敗仗就降級處理。鄧驊接到張城的電令后,雖然他在嘴上不說,可心裡還是重重地鬆了一口氣。現在心裡的一顆大石頭放下了,沒什麼可說的,只要全力爭勝就好。
與此同時,日軍獨立混成第十三旅團五千日軍和三千偽軍正一路向西,向冠城戰場急行軍趕去。
「該死的支那人!襲擊皇軍的軍列竟還不罷休,還敢伏擊皇軍勇士,真是膽大包天啊!這次抓住膽敢捋皇軍虎鬚的支那人,一定要把他們的人口砍下來,築成京觀,以儆效尤!」獨立混成第十三旅團長吉澤忠勇少將坐在搖搖晃晃的卡車駕駛室中,憤恨地想著擊敗八路軍后如何炮製他們。
孰料這時參謀長松本一健策馬奔來,心急火燎地攔下了卡車,向吉澤忠勇少將報告道:「旅團長閣下,我部每隔半個小時就發電詢問二十五聯隊戰情,可如今已經過了兩個小時了,二十五聯隊仍然沒有迴音,卑職推測,恐怕他們已經遭遇不測了,我們旅團主力還該繼續前去增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