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四章 東進序曲 下
大名縣位於冀省東南部,隸屬於邯鄲,地處冀、魯、豫三省交界處,是三省經濟、文化交流的樞紐地帶。
經過十幾天的隱蔽行軍,張城率領的教導師主力在八旅的接應下已經在大名縣完成集結,除了教導八旅就地在冀東南發展外,其餘各部將分批進入齊魯地界。
由於日軍和民黨軍在徐州周邊地區大打出手,此次教導師晝伏夜出隱蔽行軍並未遇到什麼大的麻煩,只是日軍佔領華北地區后對當地百姓的大肆迫害讓部隊始終憋著一股氣,恨不得馬上挺進齊魯,將齊魯的日軍殺個一乾二淨。
教導師在大名縣內安營紮寨后,張城便通過電台向總部彙報了教導師的行軍進展情況,並向總部報告,教導師主力很快就要挺進齊魯,教導八旅將留在冀東南創建渤海抗日根據地,大力開展敵後抗戰,大肆擴充革命隊伍,以支持我八路軍的抗戰。
歷史上,渤海敵後抗日根據地原本是由張城如今的搭檔蕭驊一手創建的,當時蕭驊任八路軍115師政治部副主任兼343旅政委,他率東進抗日挺進縱隊抵達冀魯地區后,整編地方抗日武裝,建立黨政軍各級組織,創辦抗日軍政學校培訓幹部,團結民黨軍高樹勛部抗日,並先後組織了韓集伏擊戰、三打燈明寺、激戰大宗家等戰鬥,打擊了入侵的日軍。
在冀魯邊區,自1939年底始,邊區的黨政軍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了反「掃蕩」、反「蠶食」、反磨擦鬥爭。
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后,日軍陸續侵佔了清河區、冀魯邊區境內各縣城及較大村鎮,開始了頻繁的「掃蕩」、「清剿」和「蠶食」,推行所謂「治安強化」運動。清河區、冀魯邊區的抗戰形勢日益惡化。
1939年10月,八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徐帥等就清河區抗日游擊戰爭的發展給予重要指示。在許世有所率領的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三旅的支持下,清河區在黃河入海口兩岸廣闊荒原地帶創建了抗日根據地。
從此我抗日武裝基本上跳出了原在膠濟鐵路兩側活動的狹小圈子,由被動轉為主動。
不過此時由於張城的亂入,冀魯邊區乃至日後的渤海邊區將由教導師來創建了,相比歷史上草創邊區的困難,如今教導師兵強馬壯,想必很快就可以將此地的日偽軍勢力、民黨敵後武裝以及土匪武裝掃蕩一空,建立起清一色的八路軍敵後抗日根據地。
此次留在冀東南發展的教導八旅經過了包頭阻擊戰的磨礪后,戰鬥力大幅提高,鄧驊獨當一面的能力也初步展現出來,以他為首的八旅軍官初步贏得了士兵們的信任后,指揮起來越來越得心應手。
以教導八旅一萬多人的兵力,再加上強大的武器裝備,在日軍重心還尚在徐州的情況下,橫掃空虛的冀東南地區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如果八旅使盡全力的話,甚至可以北上清河將渤海連成一片,很快就可以組建起渤海敵後抗日根據地,
不過張城是個謹慎之人,目前日本華北方面軍、華中方面軍兩大重兵集團都在離齊魯距離非常近的徐州周邊,一旦教導師在冀魯鬧出的動靜過大,萬一日軍回師冀魯,那教導師可真是吃不了兜著走了。
張城考慮了一會兒,覺得現階段還是實施統帥的以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比較妥當,還不宜過度刺激日軍,以免日軍調轉槍口,把戰略目標從民黨軍轉向八路軍。
尤其現在八路軍115師、120師、129師等兄弟部隊和教導師相比,還比較弱小,並未在華北大地充分發展開來,萬一受教導師牽連使得日軍提前對華北發起大掃蕩,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想到這裡,張城心中挺進齊魯的計劃已經開始成型了,他的計劃非非常簡單,那就是教導師按照這個計劃分為三步走:第一步是在佔據齊魯廣闊的農村大地,不使用教導師的正式編製,以八路軍游擊隊之名,大力發動群眾,廣泛開展敵後抗日運動,積極擴充部隊積蓄勢力,以冀魯廣大平原地區的龐大人口,教導師的兵力至少可以擴充三倍。
第二步就是在民黨軍陷入日軍追擊,常凱申即將挖掘花園口大堤前夕,教導師實施圍魏救趙的策略主力盡出,大舉進攻華北京畿要地,迫使日本重兵集團回援京師要地,教導師則在日軍回師之前再次化整為零,返回齊魯根據地,讓日軍白忙活一場,並促使民黨軍不需要掘開花園口大堤也能順利南逃。
第三步便是在日軍發起武漢會戰和民黨軍激戰正酣之時,張城再次集結教導師主力在華北地區大鬧天宮,一舉拿下齊魯首府濟南,並攻佔除了沿海地區外的所有齊魯大中城市,千百倍地發展齊魯根據地,將齊魯縱隊的兵力至少擴充到五十萬以上。
只要完成這三步目標,張城就可以把齊魯根據地放心交給八路軍其他兄弟部隊掌管了,然後自己再率領晉陝綏野戰部隊、齊魯縱隊兩大重兵集團揮師出關,和日本關東軍爭奪東北大地,實行戰略大反攻的計劃。
若自己能在蘇聯米國戰勝法西斯之前率領教導師拿下東北大地,並反攻進入朝鮮的話,以東北工業基地的龐大體量,工農黨的實力到時統一全國的話根本就不用三年之久,估計半年就可以打過長江去了。
另外,南洋也是張城覬覦的對象,後世南洋諸多小國在米日的挑唆下不斷和共和國在南海起爭端,這一世這些小國統統別想再建立起來了,張城一定要讓南洋成為未來共和國的勢力範圍。
如果這些目標都能順利達成,那麼新生的共和國一定能以最快的速度發展壯大起來,以東方第一強國之態屹立在世界強國之林,成為米蘇之外的第三極。
想起這個宏偉的目標張城就激動不已,恨不得現在就揮師出關打敗小鬼子。
只是,理想和前景無疑是非常美好的,此時卻需要張城一步步腳踏實地地走好每一步,畢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