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紅星照我去戰鬥> 第二二六章 全面抗戰爆發

第二二六章 全面抗戰爆發

  雖然捨不得,但張城知道只要56式步槍出現在戰場上,由於結構簡單很容易會被對手仿造,再加上根據地薄弱的工業能力,說不定自己生產出來的56式還沒有別人多呢。


  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張城痛下決心,決定用56式的設計圖紙和蘇聯交換,要求蘇聯特別為56式步槍設計生產線,並在榆林兵工廠完成安裝。


  張城在視察完兵工廠后馬上就和身在莫斯科的陳耘同志取得聯繫,經過陳耘同志一段時間的運作,張城和蘇聯方面迅速達成了56式設計圖紙交換步槍生產線的協議。


  兩個月後,蘇聯交換過來的生產線在榆林兵工廠安裝到位並調試完畢,已經研製得非常成熟的56式馬上投入了生產中,每個月大概能生產3000支步槍。


  量產的56式步槍立即下放到少縱各部,初開始時戰士們還有點不習慣,可經過一點時間的適應后,戰士們馬上就喜歡上了這款經典名槍,達到了愛不釋手的程度。


  56式的效果得到充分驗證后,張城又把1000支56式支援給了紅軍總部的中央警衛團,這款名槍很快就風靡延安,得到了所有官兵的一致喜愛,就連向來不喜摸槍的統帥也按捺不住,親手打了兩槍,對此槍的威力大為滿意。


  眼看統帥如此推崇56式,張城便順勢請統帥為這款步槍命名,統帥一向不喜以人名來命名槍支,便把這款步槍命名為中華式,和常凱申的中正式唱起了對台戲,又因為這款步槍誕生於1937年,所以這款半自動步槍的全稱便為——中華37式半自動步槍。


  37式半自動步槍上了軌道之後,兵工廠對八一杠的研製也取得了關鍵性的突破進展,終於在5月份時被研製了出來。


  這款自動步槍張城可不會拿來給蘇聯分享了,對這款步槍實行了嚴格的保密制度。張城命令兵工廠秘密購買機器設備,由兵工廠自己人來組裝八一杠的生產線,全力解決八一杠的量產問題。


  到了七月初,八一杠的生產線已經初步組裝起來,每天大約能量產20支八一杠,張城把八一杠下放到紅軍各部的特種部隊,傳回來的反饋非常好,特種部隊的隊員們紛紛稱讚八一杠比37式的威力還要大得多。


  對此張城早有預料,因為八一杠是在ak—47及56式的基礎上研製出來的,效果是經過了越戰的充分驗證,威力並不比ak—47差多少,而且還更適應黃種人的體型,即使張城穿越之時我國還大量列裝部隊,未被95式完全取代,並大量出口非洲、南亞,堪稱一代經典名槍。


  之後張城又把八一杠拿給統帥起名,為了和37式區分開來,並結合八一杠的特點,統帥給八一杠正式取名為中華37杠自動步槍。


  至此,後世我國研製生產的兩大經典名槍56式和八一杠全被張城提前剽竊了出來,並命名為37式和37杠,這兩大名槍在後來的全面抗戰中大放異彩,贏得了八路軍所有官兵的喜愛,二戰爆發后,更是大量出口歐美國家,為處於困窘中的工農黨賺取了大量的外匯。


  與此同時,蘇區根據地的農業生產再次迎來了夏收的大豐收,工業發展更是日新月異,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再加上工農紅軍自己建農場、養殖場,並未拖累老百姓,所以老百姓對蘇維埃政府的擁戴更是來到一個新台階。


  另外西北人民銀行發行的人民幣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在蘇區流通順暢,購買力不俗,非常堅挺。


  在文化教育方面,由於華北危機日益逼近,越來越多的平津地區的大學生前來延安投奔革命,再加上受到張城邀請前來延安採風的文化界人士寫下了《中國希望在延安》的評論,導致海內外的進步青年紛紛湧向延安,延安頓時從一座貧瘠古城搖身一變,成為文化名城。


  就在蘇區根據地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震驚世界的七七盧溝橋事變突然爆發了。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夜間日本軍隊以有己方士兵失蹤為借口,要求進入宛平縣城調查。


  遭到拒絕後,日本軍隊於7月8日凌晨向宛平縣城和盧溝橋發動進攻,民黨第29軍激烈抵抗,團長申仲明親赴前線,指揮作戰,最後戰死。駐守在盧溝橋北面的一個連僅餘4人生還,余者全部壯烈犧牲。


  日軍挑起七七事變后,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七七事變的第二天,得知消息的統帥馬上在新華廣播電台上發表講話,大聲呼籲:「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


  統帥還提出了「不讓日本帝國主義佔領中國寸土!」、「為保衛國土流最後一滴血!」的響亮口號。


  與此同時,南京的常凱申也提出了「不屈服,不擴大」和「不求戰,必抗戰」的方針。他親自致電宋哲元、秦德純等人:「宛平城應固守勿退」,「盧溝橋、長辛店萬不可失守」。


  7月8日下午,常凱申收到統帥、朱老總、周副統帥等9人聯名打來的電報:「常委員長鈞鑒:日寇進攻盧溝橋,實行其武裝奪取華北之已定步驟……紅軍將士願在委員長領導之下為國家效命,與敵周旋,以達保地衛國之目的。」


  7月9日,常凱申收到由彭老總、林帥、劉帥、賀帥、張城等代表全體紅軍打來的電報:「我全體紅軍願即改名為民國革命軍,並請授名為抗日前鋒,與日寇決一死戰!」


  7月17日上午,一身戎裝的常凱申出現在100多名各黨派代表、各界名流面前,正式發表了享譽海內外的《抗戰宣言》,他鄭重宣布:「中國正在外求和平、內求統一的時候,突然發生了蘆溝橋事變……我們不能不應戰。至於戰爭既開之後,則因為我們是弱國,再沒有妥協的機會,如果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我們知道全國應戰以後之局勢,就只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倖求免之理。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常凱申本人生平發布過無數的講話,但是這一次的《抗戰宣言》無疑是所有講話中被公認為最正確並得到最多擁戴的講話,會場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至此,全國上下,四萬萬同胞要求抵禦外侮的呼聲終於有了迴音,而「七七事變」作為中國人民全面抗戰的起點,永久地載入了史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