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紅星照我去戰鬥> 第二一八章 籌備春晚(五更)

第二一八章 籌備春晚(五更)

  將大多數事務下放給部下之後,張城只負責時不時地盯著,一切工作都有條不紊的按部就班發展。蘇區各地的形勢也是日新月異,變得越來越好,到處都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所有事情都有專業人員負責了,反倒是沒張城開始閑下來了,閑下來的張城也沒怎麼出門,老老實實呆在指揮部里,沒事就盯著地圖,不斷地推演著著將來全面抗戰爆發之後日軍的進擊路線,思考著如何阻擊日軍的侵略。


  時間飛逝,歲月如梭,轉眼間已是到了年關,周副統帥那邊的廣播電台已經建立起來了,老毛子的設備雖然樣子醜陋、傻大黑粗,可質量還是非常可靠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1937年12月30日,延安新華人民廣播電台正式廣播,頻率為7500kc,功率一千瓦,呼號xncr。


  x是國際電信聯盟規定中國廣播電台使用的代碼。ncr分別是「新中華廣播電台」英文「newchineseradio」單詞的第一個字母。


  廣播電台就建在延安郊外,地形比較偏僻,便於隱蔽,不易被敵特發現破壞。


  承擔建台任務的是軍委三局的九分隊。軍委專門選調曾在清華大學無線電工程系學習的大學生付英豪同志擔任九分隊隊長,全隊三十人中,大多是在延安培訓的通訊學校學生和紅軍戰士,只有付英豪是大學生。


  付英豪同志今年才十九歲,是「一二九運動」之後,專程從清華大學投奔到延安來的大學生,技術能力非常不錯。


  籌建工作剛開始時非常困難,不過在付英豪和四位蘇聯專家的齊心協力下,克服一項項難關,終於還是把統帥和周副統帥等中央領導寄寓厚望的廣播電台給創建起來了。


  張城也曾經到廣播電台視察過,電台裡面的機房和播音室設備非常簡陋,機房和動力間是兩孔石窟洞,大的一孔約為27平方米,小的一孔約為16平方米。


  播音室是一孔五十平方米的大窯洞,室內有一個大舞台,專門用來給歌唱藝術家表演用。為了隔音,窯洞四壁釘著延安生產的灰色毛毯,門帘是用羊毛氈做的,兼有隔音作用。備稿室是另一孔土窯洞,放著一本字典,遇到讀不準的字詞,隨時查用。


  播音工作由兩個女同志負責。由於電台設備極為簡陋,播音員是對著話筒直接播音,一旦出差錯,便無法挽回。播音員們以高度的責任感,嚴肅認真地對待每一篇廣播稿,播前認真準備,反覆朗讀,把稿件基本背下來。


  這兩位播音員張城在後世也有所了解,據聞在電台長達幾年的播音工作中,她們沒有播錯一個字,和後世那些時不時出現播音事故的主持人們有著天壤之別。


  年關將近,不過抗大可沒有後世學校放寒假的說法,張城剛給學員們上完一節課,付英豪這個技術宅又找上張城了。


  自從付英豪從少縱文工團中打探到許多在根據地流傳的紅色歌曲都是張城的大作后,便徹底糾纏上他了,付英豪不斷讓張城寫歌在電台播放,無奈之下張城只好再度進行剽竊大業,又弄出幾首經典紅歌出來。


  這次一見付英豪又來找他了,張城馬上拔腿就走,邊走還邊喊:「付英豪同志你別再找我了,我已經被你掏空了,找我也沒用!」


  付英豪追著大喊道:「張司令您等等,春節還有半個月就要到了,上級要我們組織一些節目在除夕當天播放,讓咱們艱苦奮鬥一年的百姓也樂呵樂呵,我現在一點眉目都沒有,請張司令給我出出主意啊!」


  張城一邊加快腳步,一邊喊道;「你搞個春晚出來不就行了嘛,用不著找我!」


  「哈?春晚是什麼東西?」付英豪迷糊了。


  張城恨不得給自己嘴巴一巴掌,瞧這嘴巴顯擺什麼啊,原本最多弄一兩首歌就能解決的事,結果很可能得弄一晚會出來。


  果然,在付英豪鍥而不捨的窮追之下,張城不得不停下來向他解釋,他道:「春晚就是除夕當天晚上請一堆人來電台表演節目,就像晚會一樣,然後通過廣播電台現場直播給其他有收音機的人收看,大概是這個樣子吧!」


  「除夕當晚表演節目給觀眾收聽,似乎很有搞頭啊!」付英豪一聽眼中就發起光來,更不願意放走張城啊,非要張城負責春晚項目。


  在付英豪的百般糾纏之下,張城無奈簽訂城下之盟,答應了付英豪的請求。


  其實張城答應之後心裡還是有些小竊喜的,付英豪請他負責春晚項目,那自己不是當上春晚總導演了嘛,春晚總導演的職位無疑滿足了張城愛顯擺的心思。


  既然答應下來,張城不得不聯繫文工團,開始邀請歌手、樂手、戲劇家們前來延安排演節目了,張城自己也絞盡腦汁,為春晚寫歌,創作小品、相聲,真叫他苦不堪言。


  歌曲方面,《國際歌》、《我的祖國》、《映山紅》、《東方紅》、《團結就是力量》等經典紅歌是必不可少的,戲劇方面,除了《白毛女》的一兩首經典選段外,《奇襲白虎團》、《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作品雖然年代不同,也是可以改頭換面提前製作出來的。


  此外,《楊門女將》、《草船借箭》、《空城計》、《鍘美案》等膾炙人口的戲劇經典選段也可以上春晚表演。


  最後,張城不得不再次剽竊歌曲,《我的中國心》、《說句心裡話》、《一二三四歌》、《當兵的人》、《難忘今宵》慘遭他的毒手,不得不提前現世了。


  同時,全面抗戰的腳步日益臨近,抗日歌曲也是不可缺少的,由於全面抗戰還未爆發,張城不得不作出大量修改,讓抗日歌曲適宜當前的形勢,為此,張城的腦細胞又陣亡了不少。


  隨著張城的毒手頻出,抗日戰爭中最為經典的《黃河大合唱》提前現世了,歌頌自力更生大生產運動的《南泥灣》,和已經創作出來的《義勇軍進行曲》、《松花江上》也被張城圈入春晚。


  將這些曲目圈定下來,下一步就是找演員了,張城懶得再動彈,便把這些曲目交給軍委文工團和少縱文工團,由他們協商這些節目到底誰來表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