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紅星照我去戰鬥> 第一五五章 俄界之會

第一五五章 俄界之會

  就在少縱奪取包座高歌猛進之際,遠在的重慶的常凱申卻越發煩躁了。


  這十幾年來,常凱申一直猶如遊戲開掛般順風順水。


  自從他擔任原本並不願意屈就的黃埔軍校校長並迎娶了宋三小姐之後,竟意外地接收了孫文遺留下來的政治及軍事遺產,一躍成為執掌民黨軍政大權的委員長。


  之後無論是東征陳炯明還是北伐中原,常凱申靠著民工兩黨的精誠合作以及自己的黃埔子弟兵,屢屢以弱勝強,竟打下了南方的半壁江山。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之所以常凱申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悍然發動「四一二政變」,這是常凱申意圖實行軍事獨裁,完全控制民黨內部並徹底擺脫工農黨影響所採取的一種激烈手段。


  雖然「四一二政變」意外使得工農黨覺醒過來並促成了工農紅軍的誕生,但常凱申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那分勝利果實,此後他一人獨掌民黨中央的黨、政、軍三項大權。


  在後來圍剿紅軍的過程中,雖然常凱申也偶有挫折,但總體來看還是向著自己心中的目標邁進的。


  前幾個月,常凱申得知自己心中最為忌憚的死敵一一朱毛紅軍已被圍困在川西北的偏僻之地,他馬上就想起了歷史上太平軍大將石達開遠走西南隨即覆滅的故事,認為這非常有象徵意義,冥冥中感覺朱毛紅軍必將重蹈石達開的覆轍。


  川西北是少數民族居住的高原地區,地疲民乏,而且氣候惡劣。所以常凱申也不急於動手一舉覆滅紅匪,而是坐等紅匪陷入絕境。


  在此期間,前線圍剿紅匪的諸多將領也報喜不報憂,不斷向常凱申發出紅匪日食野萊,久缺食鹽,饑寒交迫,行將瓦解的喜訊。


  這令常凱申產生了一種錯覺,以為自己近十年來含辛茹苦、孜孜以求的「剿匪」大業行將成功,而定國安邦、統一國家的豐功偉業正向他招手。


  與此同時,在各路將領「行將困死紅匪,紅匪覆滅在即」不斷傳回喜訊的時候,常凱申「一石二鳥,統一川軍」的行動也取得重大進展。


  在薛岳、陳誠所謂的「軍官訓練團」的洗腦之下,原本大批為舊軍閥效忠的中上級軍官們紛紛向常凱申宣誓效忠,直樂得他喜笑顏開、心花怒放。


  隨後,常凱申又將川軍進行了大整編,裁減了三分之一,由原來的三百多個團消減為兩百多個團。


  常凱申認為這樣一來,川軍的戰鬥力就會大大削弱,劉湘這些舊軍閥的影響力也會進一步革除。


  只要下一步將川軍全部調離成都、重慶等腹心地區,命令他們離境前去追剿紅匪,就可以一箭雙鵰,坐收漁利,中央軍便可以順勢接管川省,進而統治大西南,完成全國統一之大業。


  然而就在常凱申坐等紅匪覆滅、一統西南之際,一道晴天霹靂幾乎將常凱申打得嘔血。


  他倚為國器干城,視為全軍王牌的胡宗南第一師竟傳來了全軍覆沒的噩耗,這令常凱申幾乎痛不欲生,第一師可是他起家的部隊,他的半壁江山幾乎都是這支部隊打下來的。


  第一師覆滅還不止,常凱申很快又接到了包座失守,第49師中計被殲的壞消息,紅軍進而打通了北上要道,從此天高任鳥飛了。


  常凱申眼看紅軍山窮水盡就要窮途末路之際,誰知柳暗花明又置之死地而後生了。他當然感到十分震怒,又接連罵了好幾十聲「娘希皮」才平息怒火。


  常凱申絕對不會甘心放生紅軍的,隨即電令新編第十四師緊守臘子口,第三軍北上防守渭河,又電令三十七軍確保封鎖兩寧、定西的道路,務必將紅軍堵截在川西北。


  常凱申調遣如此多軍隊堵截紅軍仍感到不放心,最後又命陳誠率中央軍精銳部隊迅速北上,對紅軍進行圍剿。


  與此同時,工農黨中央則在準備全軍北上的事宜。


  北上在即,雖然明知沒有用,但中央的同志們並不甘心就此放四方面軍離開,又給張幗滔發去一份電報,試圖做最後的努力。


  然並卵,張幗滔早已被野心支配,完全無視中央的命令,拒不執行北上路線,仍一門心思帶領四方面軍南下川西南。


  6月25日,黨中央向全黨全軍公布了《中央為執行北上方針告同志書》,向全軍提出,應該繼續北上,建立陝甘寧根據地,南下川省是沒有出路的。


  可張幗滔率四方面軍南下已成定局,統帥想起陳昌昊與徐帥曾經在政治局會議上支持過自己的北上決議,便想去找陳昌昊、徐帥兩人再做做工作,希望他們能帶領部隊執行中央北上的方針。


  然而陳昌昊卻不知何故,改變了之前在政治局會議上的表態,說他只執行紅軍總政委張幗滔南下的命令。徐帥則出於不舍四方面軍這支部隊分成兩半的心態,亦決定跟隨張幗滔南下,就此鑄成大錯。


  統帥見事已如此,就沒再多費口舌,只淡淡說了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你們吧。」遂跨上戰馬,告別了四方面軍的同志。


  這些天來,張城正帶領部隊積極地做著北上陝甘的準備。根據中革軍委的最新命令,中央再次點將,由張城的少縱擔任北上開路先鋒的重任。


  隨後幾天,張城帶領部隊從包座出發,一路挺進,沿途那些土司番兵、民團及少數民黨的守備軍隊皆被打得落荒而逃,紅軍勢不可擋地向甘南挺進。


  6月28日,張城率部少縱抵達俄界,兩天之後,黨中央決定在這裡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後世史稱「俄界會議」。


  參加會議的由黨中央、中革軍委的諸位領導及各軍級單位的主官等人。


  會上,統帥回顧了中央紅軍和四方面軍會師前後,尤其是和張幗滔關於路線之爭所產生的問題。


  對張幗滔提出了嚴厲的指責以及批評,再次重申中央紅軍北上甘南、陝北,建立陝甘寧根據地的決心是堅定的,是不容動搖的。


  最後會議同意了統帥所作出的報告,一致通過了《關於張幗滔同志的錯誤的決定》,並下發全黨全軍。


  一場波及全黨全軍的「北上」「南下」之爭,總算是落下帷幕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