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接連敗退
樹欲靜而風不止,內戰不是張城不想打就能停下來的,常凱申是鐵了心的要消滅工農黨,消滅紅軍,張城要想不被消滅,還是得拿起武器繼續跟常凱申干到底。
少共師方面,將軍殿陣地防禦戰已苦撐到第十天了,民黨軍雖然沒有消滅紅23師,但也發覺少共師左、右兩翼友鄰部隊的防禦陣地是軟肋,便集中兵力猛攻兩翼陣地。
面對民黨中央軍六個師的輪番衝擊,兩側友鄰部隊紅二十一師和紅二十三師支撐到如今,也算是奇迹了。
兩師都陷入彈盡糧絕的境地,陣地幾次被突破,全憑血肉之軀再搶奪回來,如此殘酷的消耗戰,傷亡是極為慘重的,即使少共師及時支援了一批武器彈藥,恐怕再也無力支撐下去。一旦少共師兩側陣地崩潰,少共師也將陷入絕境。
張城與師黨委的同志們對當前形勢作了一番分析評估后,統一了思想,同意了張城提出的建議,一邊儘力收集糧草輜重,暗中命令全師做好隨時撤退的準備,有備無患,以免事到臨頭措手不及。一邊將少共師師黨委的建議火速上報紅一方面軍總部:建議主動放棄將軍殿、邱家隘等地,部隊立即撤出陣地,向中央蘇區建寧方向轉移,保存有生力量,以便今後再戰。
總部認真研究了少共師的意見后,深感危機迫在眉捷,便果斷作出決策:命令紅軍各部利用夜間逐次撤離陣地,交替掩護,有序退入得勝關內,向建寧方向轉移,並立即將總部決定上報中革軍委請示。
此決定很快便得到中革軍委的回電:同意將關外的部隊撤到建寧以西地區,拱衛建寧,確保建寧不再丟失。
張城後來聽說為了中革軍委這封回電,周總政委和朱總司令同蘇派領導人拍了桌子,爭吵極為激烈,雙方互不相讓,直到一線部隊領導人彭老總等軍團長聯名上奏,才達成撤退的決定。
少共師撤出陣地后,主動擔任後衛部隊,掩護紅20師、21師、23師以及各地方部隊轉移。由於少共師已經打出了威名,民黨軍也不敢輕舉妄動,只能尾隨其後,小心翼翼。
五月二十日,衛立煌、蔣鼎文一共十五個師合為一部,隨即分成三路大軍,並頭並進,依次向前追擊紅軍部隊。
張城原本想乘敵軍在追擊中,抓住個別貪功突進的部隊,在運動戰中速戰速決,將其消滅。然而敵軍吸取了以往被我少共師消滅的部隊的教訓,不肯上當,張城的設想一一落空了。
於是,張城也只好老老實實率領少共師迅速撤到預定地點,修築工事碉堡,準備再度抗擊東線之敵。
此時,建寧已處於民黨東、北兩路大軍的夾擊之中,彭軍團長指揮紅三、紅五、紅七軍團等紅軍主力部隊以及地方部隊與民黨北路軍已血戰好幾個月了,幾乎就要進入彈盡糧絕的境地,部隊供給已極度困難,蘇區百姓節衣縮食也無法跟上部隊連場大戰的消耗,部隊連續作戰,同樣得不到休整補充,全軍將士極度疲勞,在民黨北路軍的強大壓力下,只得步步後撤,目前已退到建寧附近,形勢十分危急。
民黨東路進剿軍距建寧只有五十里之遙了,一旦民黨兩路大軍聯起手來,那對紅軍來說是個巨大的災難。
民黨兩路大軍共有三十個師,超過三十萬的精銳部隊,武器精良,糧草充足,還購買了美國、德國大量的飛機、重炮助戰。
而紅軍三、五、七軍團,再加上少共師也不過五、六萬人,武器裝備遠不如***軍,且糧食緊缺,若再奉中央的命令死守建寧與敵軍硬拚消耗,其結果勢必將重蹈廣昌戰役的覆轍。
彭老總清晰地認識到當前紅軍的重大危機,本著為中國革命高度負責的精神,他向中革軍委正式提出建議,分析當前紅軍所處的危機,要求主動放棄建寧一線,撤向中央蘇區腹地,吸引敵人長驅直入,再利用主場優勢在運動戰中消滅敵人,並大力開展游擊戰,讓敵人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里。
然而,中革軍委回電:斷然否決了彭老總的正確意見,堅決不同意放棄建寧,號召紅軍全體將士用鮮血和生命來保衛建寧,保衛中央蘇區的每一寸土地。最後,對彭老總提出了極其嚴厲的批評,認為他的建議是革命戰爭新形勢下的「逃跑主義」。
這個批評直氣得脾氣暴躁的彭老總火冒三丈,卻又無可奈何,只得嚴格執行中革軍委的命令。
就是在蘇派領導人這種完全錯誤的軍事指揮下,紅軍指戰員不得不竭盡全力同敵軍打硬仗,打呆仗,打消耗仗,完全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長。
短短的一個星期,紅軍幾處重要工事相繼被民黨軍攻破,傷亡了上萬紅軍戰士。5月16日,民黨東路軍和北路軍在空軍配合下攻佔建寧。與此同時,以粵軍為主的南路軍也於5月上旬佔領筠門嶺要塞。
最終,迫於形勢,中革軍委才不得不下令將紅三軍團、紅五軍團等大部分紅軍主力撤到蘇區腹地,留下紅七軍團、少共國際師在古龍岡以北地區進行阻擊作戰,組織大量地方部隊阻擋民黨軍的進攻。
突然接到阻擊敵人,並掩護主力部隊後撤的重任,少共師一下感覺責任重大,還好張城早有準備,才使得少共師掩護下的紅五軍團安然撤到蘇區腹地。
整整一個月的連續作戰,少共師共殲敵20000餘人,自身傷亡近3000人,其中營、團幹部傷亡十二人,旅級幹部一人,還在後撤中損耗了大量的武器彈藥及作戰物資,其中山炮損壞了5門,迫擊炮21門,大部分都是在路途中被敵機轟炸所致。
7月下旬,少共國際師奉命在廣昌南面驛前西華峰一帶設防。8月28日拂曉,敵軍4個師在二十幾架飛機和100門大炮的掩護下,向少共師陣地展開了全面的進攻。
為了阻滯敵軍南進,掩護中央機關和中央主力紅軍實施戰略轉移,軍委命令紅三軍團和「少共國際師」在石城北部的桐江、小松一線布防,阻擊敵軍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