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海參傳說
秦朝公元219、210年秦始皇派人全國編尋長生不老葯,漁民進貢刺海參為長生不老之葯,秦始皇用後龍顏大悅,此後刺海參進入皇宮成為歷朝進奉皇宮的貢品。
古代三國時期,吳國沈瑩的《臨海水土異物志》中對海參有一段形象的描寫,「土肉(海參的一種)黑,帶金刺臂大,長五寸,中有腹,無口目,有三十足,炙食。」
從元朝開始,海參逐漸見於史家記載,如元人賈銘《飲食須知》卷六有云:「海參味甘咸,性寒滑,患泄瀉痢下者勿食。」
南宋時期,溫州出產的海參(光參)稱為沙噀,到食界高度稱讚,並且傳入都城臨安,成為京師首肯的宮廷珍品。但人們發現刺參后,很快就用刺參取代光參而當作海產珍品。
……
明清時代已十分盛行將海參列為宴席之上品。社會上吃海參的人相當普通,故海參入饌日增多,並不乏海參名菜出入宴席。
如「竹影海參」明朝時海參進入皇家宮廷的御膳,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是位喜食海參的人。海參得到了美食家的廣泛重視,一躍成為海珍名品。姚可成《食物本草》卷一一這樣記載:「海參,生東南海中,其形如蠶,色黑。一種長五六寸者,表裹俱潔,味極鮮美,功擅補益,餚品中之最珍貴者也。一種長二三寸者,剖開腹內多沙,雖刮剔難盡,味亦差。」
《明宮史》火集記載:明朝帝王常以海參、腹魚和魚翅為三大名饌,稱為「三事」,每逢正餐,「恆喜用焉」。
吳偉業在明朝末年還專門寫下《海參》一詩,予以頌詠。其詩云:「預使醈湯洗,遲才人鼎襠。禁猶寬北海,饌可佐南烹。莫辨蟲魚族,休疑草木名。但將滋味補,勿葯養餘生。」
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有記載,大體意思是:遼東產的海參,體色黑褐,肉糯多刺,稱為遼參或刺參,不僅其品質最佳,而藥性甘溫無毒,有補腎滋陰、生脈血、治下痢及潰瘍等功效。因其藥性溫補,足敵人蔘,故名海參。
……
到清朝時,海參成為各類筵席的首位名菜,無論宴會大小,總要擺上海參烹制的菜肴,而且總要放在頭一道。破額山人在《夜航船》卷八說:「平陽金玉、符楊荔香及隴西昆季並予五人,觀荷小飲于衡山別業之四宜軒,第一品芥辣拌海參……。」
《庸閑齋筆記》卷一一也說:「今之海菜,則海參也、魚翅也,……何古今食品之殊若此」當時,人們俗以「參打頭」也形容筵席的進饌款式。海參總是先於諸菜而上席,以示此宴之華重。後來又出現了所謂的「海參席」,
《清稗類鈔·飲食類》記述長沙宴會:「道光四五年間,改用海參席;八九年間,加四小碗、果菜十二盤。」在清人上三席中,雖然海參席最為普通,但使用次數卻最多。清朝海參的入菜,到了清朝時才逐步興盛起來。
乾隆南巡到了南京,兩廣總督安排了豐盛的宴席。而乾隆對宮中常見的美食熊掌等眉頭不展。老廚師見狀,臨時做了一碗大雜燴,有海參、乾貝、魚片、海米、蝦仁、火腿、玉蘭、筍丁,用雞湯配製。乾隆是文化人,他從這盆沒有名分的湯中,居然品出滿漢交融的喜悅,連連稱奇,當時御賜這盆湯為全家福。
……
海參一般均為干制加工品,烹飪前必須發制。丁宜曾在《農圃便覽》中講到:「制海參,先用水泡透,磨去粗皮,洗凈剖開,去腸切條,鹽水煮透,再加濃肉湯,盛碗內,隔水頓極透,聽用。」發制海參,通常需要一段時間,袁枚在《隨園食單》中說,海參堅硬難爛,「大凡明日請客,須先一日煨之,方能融洽柔膩。」經過發制的海參,體態膨脹,吸水量充足,肉質鬆軟,可以用於各種烹飪菜肴。
清代人創造出許多烹調海參的方法,燒炒煮拌,樣樣可口。如朱彝遵《食憲鴻秘》卷下記載:「海參,浸軟,煮熟,切片。人腌菜、筍片、豬油炒用佳。」「或煮爛,芥辣拌用亦妙。」「海參爛煮固佳,糟食亦妙。』,《清稗類鈔·飲食類》列舉了多種海參菜肴,如松茸海參湯和煨海參:「海參須檢小而刺者,先去沙泥,用肉湯煨三次,然後以雞、肉兩汁紅煨之,使極爛。輔佐物則用香蕈、木耳,以其色黑相似也。」記載炒海參絲:「炒海參絲者,以雞、筍、蕈絲炒煨之也。」記載拌海參絲:「夏日食海參,須切成絲,以雞絲、芥末冷拌之。」又記載海參羹:「切海參,使成碎丁,以筍、蕈入雞湯,作羹。」佚名撰《調鼎集》卷六更是用大段文字記述了「海參襯菜」的各樣品目及有關烹飪方法,云:「蝴蝶海參:將大海參披薄,或襯甲魚裙邊,穿肥火腿條。鱘魚頭上皮並肚內,燒對開大海參。冠油塊燒海參。炸蝦圓襯海參。
炒海參絲加火腿。爛海參襯小魚元或小蝦元。脊筋、蹄筋、陳糟炯海參,燒亦可。蚌鰍絲炯海參絲。海參球內嵌火腿、雞皮、筍,紅白爆皆可。或用松仁、蝦仁瓤海參粥,用鮮汁煨成糊。海參用蛋清、網油包成假鰻魚式,其味勝真。海參發透,切丁五分段,煨爛制盤,假充鰻魚。海參末恨爛作羹。海參切三分段,加火腿丁,雞汁煨爛還白對拼。海參條配冠油燒。海參襯蹄尖、筋、管、脊、筍燒。拌魚頭去骨撕碎,襯塊海參燒成爛;鱘魚、鮰魚同。整海參:鴨舌、火腿、筍熄炒海參。豬舌根燒海參。瓤海參:蝦絨火腿或片,再卷網油,外再裹網油。野雞海參羹;襯火腿、豬胰作羹。班魚肝燒海參,燜亦可。豬腦打蛋黃油炸,燒海參。又:雞肝、豬脊燒海參。木耳煨海參,極爛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