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6元帥的末路
法國的鐵道炮質量非常不好,經常發生炸膛的事故,可德軍缺乏各種武器,所以只能小心翼翼的留下使用。
德軍自己研製的那門古斯塔夫巨炮,現在就和吉祥物差不多,誰有閒情逸緻等那個巨獸抵達前線?
專門鋪設的鐵路要從羅馬尼亞一直延伸到克里木,等古斯塔夫巨炮抵達塞瓦斯托波爾,可能裡面的蘇聯守軍都餓死了……
所以,那些可以不用專用的鐵路,也不用更改鐵軌寬度的鐵道炮,才是德軍最喜歡的鐵道炮。
受了這方面的影響,D集團軍群手裡最重型的火炮,除了卡爾臼炮之外,就只有稀奇古怪的法國鐵道炮了。
而作為陸軍少有的口徑在300毫米以上的重型支援火炮,法國列車炮本身,也屬於那種用壞了一門就會少一門的一次性消耗品。
不過這些龐然大物確實成了在克里木半島上,德國士兵最可靠的夥伴。
這些法國士兵們在西線戰爭中沒有來得及開上一炮的超級火炮,在這裡煥發出了自己的第二次青春。
看著這些可怕的終極武器噴射出遮天蔽日的濃煙與火光,所有操作這些火炮的德軍士兵,都在慶幸這些巨型火炮在西線戰役的時候,沒有真的對德軍開火。
用簡易吊車才能把這些列車炮的彈藥從彈藥補給車廂里卸下來,然後又要用很多士兵的努力才能把巨大的炮彈送進炮膛之中。
大部分工作是由羅馬尼亞和義大利的士兵來承擔的,畢竟這些火炮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炸膛風險。
不過羅馬尼亞人和義大利人不介意這種事情,因為在他們看來,火炮炸膛事故的傷亡率,可比前線步兵的傷亡率低太多了。
這些炮兵來到前線服役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拿到他們本國的兵役證明,有資格退役回家。
可以在二線炮兵服役,然後獲得退役的資格,這可以說是平民裡面比較誘人的服役狀態了,德國炮兵也願意把法國列車炮這種隨時自爆的可怕武器,交給這些外籍兵團操控。
之所以叫外籍兵團,是因為他們和義大利遠征軍與羅馬尼亞遠征軍不同,他們直接劃歸德軍指揮,管理和補給也歸德國D集團軍群。
這些外籍兵團賣力的把炮彈裝填完畢,然後在德軍軍官的指揮下離開這門待命的大炮。
隨著一聲令下,巨大的火炮再一次噴射出了耀眼的火光,一枚差不多有400公斤重的巨大彈丸就這麼沖向了遙遠的目標。
火炮,差不多是這個時代最精確的遠程打擊手段了,炮彈會在精密的飛行20公里之後,以幾米最多十幾米的誤差,落在觀察哨所需要它落到的位置上。
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整個目標區域都地動山搖起來,塵土隨著震動飛起,方圓一公里的範圍內都瀰漫著一股嗆人的味道。
地上留著一個巨大的圓形的深坑,在9月末還略微炎熱的空氣中冒著淡淡的熱氣。
這枚炮彈在一處鋼筋混凝土構建的機槍碉堡旁邊爆炸,巨大的力量擊碎了這個機槍碉堡的側面水泥牆壁,震塌了堅硬的頂蓋。
然後,這個機槍碉堡就不再噴吐著火舌,不再發出任何聲響。但是在這片陣地上,類似這樣堅固的機槍碉堡,還有幾十座之多。
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群,是蘇聯人修建的最堅固的要塞,也是這個世界上最大最堅固成本最高的要塞群。
除了蘇聯之外,也沒有哪個國家,會不計成本的修這麼一個要塞,硬是用水泥和鋼筋,把一整座大山都填滿。
誰又能想到,有一個變態的國家,會用超越時代的標準,鐵了心的修建一座無法被攻克的要塞?
華西列夫斯基不知道,之前選擇自殺或者戰死的元帥們,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
那些元帥是否也和他現在一樣,蜷縮在堅固的地下室角落裡,伴隨著昏暗與搖晃的燈光,等待著最後一刻的來臨。
幾個小時之前,德軍佔領了刻赤的消息,已經送到了他的辦公桌上——克里木半島,現在就只有他這個要塞,還屬於蘇聯了。
甚至,在地表上,要塞的大部分,也已經歸屬於德國了——留給他的,只有大量的地下建築,和所剩不多的地表防禦陣地。
昨天開始,一直打到現在。此時此刻,德國士兵距離蘇聯塞瓦斯托波爾防禦要塞的主陣地只有不足1公里的路程了。
雖然這不足1公里的路上布滿了碉堡還有地雷,到處都是戰壕還有偽裝起來的反坦克炮陣地,可是這依舊無法讓華西列夫斯基有片刻的心安。
因為,之前丟掉的陣地,也同樣滿是鐵絲網還有地雷,同樣滿是碉堡和戰壕——可它們都丟了,沒堅持幾個小時,就都丟了。
戰列艦的炮火支援,讓蘇軍所有的堅持和反擊都變得蒼白無力,克里木最後淪陷,也只是時間的問題罷了。
讓人鬱悶的是,這個時間,並不會很長——莫斯科能堅持兩個多月的原因,是因為莫斯科包圍圈內有近百萬的蘇軍。
而塞瓦斯托波爾,滿打滿算也才只有三五萬的士兵,這個數字也是華西列夫斯基無法堅持很長時間的一個主要原因。
昨天開始,一直打到現在。此時此刻,德國士兵距離蘇聯塞瓦斯托波爾防禦要塞的主陣地只有不足1公里的路程了。
雖然這不足1公里的路上布滿了碉堡還有地雷,到處都是戰壕還有偽裝起來的反坦克炮陣地,可是這依舊無法讓華西列夫斯基有片刻的心安。
因為,之前丟掉的陣地,也同樣滿是鐵絲網還有地雷,同樣滿是碉堡和戰壕——可它們都丟了,沒堅持幾個小時,就都丟了。
戰列艦的炮火支援,讓蘇軍所有的堅持和反擊都變得蒼白無力,克里木最後淪陷,也只是時間的問題罷了。
讓人鬱悶的是,這個時間,並不會很長——莫斯科能堅持兩個多月的原因,是因為莫斯科包圍圈內有近百萬的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