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良辰美景
相比較薊城日益湧現出來的矛盾,在著中都方面的姬寧倒是別有用心,準備著好生的利用著呢?
趙國自是拿下燕都之後,魏、韓、齊、楚也是跟在後面喝湯,瓜分勝利果實!但往往間是欲壑難平,豈能滿足著列國君主的貪念?
更何況,橫成則秦帝,縱成則楚王!楚國一直間作為合縱抗秦的主力軍,豈會坐視趙國強大?
姬寧就是趁著趙國與著各國間生嫌隙的空擋間,立即的派遣能言善辯之士,前去著楚國、齊國等進行著遊說……
……
如今間的姬寧,可謂是大權在握!燕國朝臣間的生殺予奪之權,盡皆的掌握在他的手中!他在遣派著使者去往列國后,不無的起身開來,輾轉趕回自己的府邸之內!
前幾日間,王彥卿歷盡千辛萬苦的趕回中都來!但對於姬寧來說,非但沒有表現出熱枕的歡喜之情,卻更是有著一種重重的壓迫切感!
看似王彥卿是為著姬寧離家出走,敢愛敢恨,頗有著幾分現代女性的獨立性!但其內心中,王彥卿更是渴望男耕女織的小農生活!
這也或多或少的對著姬寧言說過的!
而正是王彥卿不止一次間的言說此事,這不無的使著姬寧對此的極為間的反感!國讎家恨種種豈是他姬寧所能忘記的?
復國,才是姬寧現在最為緊要之事!至於其他的,姬寧現在是想都沒想……
不過,此次趕回來的王彥卿,似是經歷大變后性格改變了許多來!沒有以往間那般的粘人,而且也並未在姬寧耳畔邊提及解甲歸田的美好願景了!
「剛才你口中所念及著的詩詞,當真是趙王親口說及的?」回到府內,姬寧立馬間的就聽到悠悠的問話聲來!
而所談及的對象,還是姬寧一直心生恨怨的趙王,因此,本是要踏步進去的姬寧,不無的停駐下來腳步……
被著悠悠問詢的王彥卿,自是靨然笑來,驚艷眾人似的回道:「自然!趙王當真乃是當今天下少有的俊傑之士,出口成章,張口成頌。若他不為王上,怕是可與著楚國的宋玉、屈子相媲!」
難得的聽到王彥卿的口中流露出來讚美之言,而王彥卿只顧著自己張口講來,卻絲毫沒有看到,悠悠的神色之間,浮現著幾分間的黯淡之色來,趙王,還是如著當初一般的……
只不過,自己是再也回不到當初了!
而在著院子外面竊聽的姬寧,不知怎的,面對著王彥卿口中不吝於口的讚美之言!姬寧此刻間的心境,也是淡淡的有些失落,彷彿是自己的一件物品要被著他人奪取呢?
而悠悠最後也只得是回話聲道:「可惜,他的身份是趙王,一國君主,豈會沉溺於這些風花雪月的詩詞中呢?」
悠悠的話,可謂是一語雙關!看似是回答著王彥卿的話,更多的卻是哀嘆著自己的心中怨事!
而王彥卿聽著悠悠的話來,彷彿是遇著知己一般!字字說進到她心坎里去了,讓她不無的深以為然的點著頭間來!
外面間的姬寧,在聽著自己妹妹的話,也不無的輕輕一嘆口氣來!當初,悠悠在不知自己身世時,可是跟著趙王極盡相熟啊……
聽到這裡,姬寧轉身即走,向著自己的屋內間而去,留下交談甚歡快的兩人來!
……
相比較趙國內部的混亂,剛剛間經歷太后之死的秦國,也好不到哪裡去!秦王在處理宣太後身后之事後,就已然將著目光看向了韓國的高平、少曲之地!
在秦國拿下徑城時,早在秦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國就拿下著南陽地了!可謂說,秦王兵伐韓國,早就做足了充分的準備!
南陽早春秋時屬於楚國屬地,稱為宛,楚國在南陽的丹陽地建立國都,冶金業發達,為全國著名的冶鐵中心。
到秦昭王時,白起攻楚、韓時,直接的將著南陽給奪取過來!自此之後,秦師攻擊韓國可謂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
宜陽所制的兵器、南陽所鍛煉的鐵器,源源不斷的為著秦國士卒供應而來!以至於,有的時候,秦國使用重弩的利箭,還是當初韓國工匠所遺留下來的!
不得不說,這樣的事情著實間的讓著韓國高層羞愧不已!
意欲再次間的兵伐韓國,秦王自是與著當初提及「遠交近攻」之策的應侯拉上,在加上武安君白起來……這樣的組合,可以說是當今天下最強的文臣武將君王組合了!
武安君對於攻韓,自是深以為意的回話間道:「王上,韓國乃是當今天下最為弱小之國家,伐韓之為著實英明!」
聽聞著武安君話后的應侯范雎,不免的得意洋洋來!相比較之前秦國東打一片,西伐一城,自是范雎提出「遠交近攻」之謀后,秦國對外策略就是穩紮穩打的兵伐城池來了……
得之尺寸之地乃王之尺寸之地!
范雎:「王上,武安君!伐韓時,當是應兵貴神速,迅速間的兵戰韓國城池!待韓國求得趙國援兵時,我秦師就即可間的班師而回!」
范雎這般言說,並非是怕了趙國!只不過,秦國現在的意圖很明顯,柿子挑軟的捏嘛,有弱小的韓國,為何非要惹名將輩出的趙國不自在呢?
讀書人到底是謀略多啊!武安君白起聽著范雎的話后,不無的暗自想來!
「恩,范叔之言甚是!如今韓國與著趙國走的親近,相依三晉之地的關係來抗衡秦國!不能輕易的讓著韓國的計謀得逞了!」
本是討論兵伐韓國之事的武安君,突然的想起著一件事道:「王上,之前臣率師攻佔徑城,其後就是太行山徑,白起認為此地倒是極為重要,當是要率師占之!」
突然想到之前與著廉頗對峙時,白起在勘探地測時,才發覺出來太行山徑的重要,如今自是要奏明王上,將其拿下!
「武安君既為主帥,一切間當是要以君侯之意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