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我想去當兵(上)
白日艷陽高照,綠化帶里的青草都曬得有點兒發蔫,祖國的花朵們卻渾身充滿能量,全神貫注地聆聽著教官們的講解,不知疲倦練習著手中教具,汗珠滴下來都像是澆灌快樂的細雨。
南都大學校區內,臨時搭建的靶場里,曾博獃獃地望著手裡沉甸甸的手槍,旁邊是渾身臭汗還不以為意的同班同學,個個臉上帶著興奮的表情,自入學以來,曾博也就只有在與外語系女生們一起開聯誼晚會時,才在這些糙漢子身上見到過這種充滿激情的狀態。
除了令人不適的黏黏的汗味,鼻腔里還塞滿槍油的味道,這種氣味就像是融化在白水裡的鹽,你看不到它,但它始終存在。就算走出靶場,遠離穿著軍裝的教官和同學,也能聽到校園裡震天響的口號聲和隊列行進聲——即便分批次進行軍訓,體育館和操場依舊不能滿足需求,學校的主幹道和廣場等地也被臨時徵用成為軍訓用地。
哪怕出了校門,也能在街邊小販、親戚朋友的閑聊中一次又一次聽到相關話題,時時刻刻提醒著曾博,自己生活中正在發生的巨大改變。
這改變是有預兆的,一周前震撼全國的南都保衛戰就是新時代的開幕式,但凡智商正常的人都不會認為自己的生活會如往常一般一成不變,只是沒有多少人想到變化來的這麼快,這麼徹底,以至於每一位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的普通人都不免受到影響。
「我們……為什麼要學慣用槍呢?」
兩個班六十多位學生中,曾博是唯一一個拿到槍后沒有第一時間把玩的特例,浮現心頭的這個問題成為困擾曾博的心病,讓他對武器提不起興趣,哪怕他也曾像其他男生一樣總是幻想著能給自己配上一把威風凜凜的手槍。
華夏是槍支管理最為嚴格的國家,對於這一點曾博有深刻的體會,曾博有一位表叔是刑警,剛入職時不像經驗彷彿的老警察一樣避免帶槍,而是抓住機會能帶槍就帶槍,經常拿槍回家,當時曾博還是個熊孩子,起了玩心,把表叔的槍給藏了起來,把表叔急得想要拿頭撞牆,事後曾博被父親扒光了吊起來打到住院。
就連有權利配槍辦案的刑警都不願意隨身帶槍,因為拿槍要在槍房登記槍支編號與子彈數量,一旦出現差漏就是捅了天大的簍子,以至於非大案要案刑警不願帶槍辦案,可見國內槍支管控的嚴格程度,只有國家暴力機關才有權利接觸這種殺傷性武器——這既是為了維護社會的安全穩定,也是為了保證當權者更易於統治管理人民。
軍訓摸槍,這是某些軍校生才有的特殊待遇,至於南都大學和省內一些二本三本的普通大學,要讓學生進行軍訓,也只不過是讓學生們在太陽底下踢踢正步、站站軍姿、唱唱軍歌,根本不能真正起到「鍛煉肉體」「磨練意志」的效果。
大一入學的時候,曾博曾聽校長發言,說軍訓是學生接受國防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培養「四有」人才的一項重要措施之一,是培養和儲備我軍後備兵員及預備役軍官,壯大國防力量的極度有效的手段。軍訓的目的是通過嚴格的軍事訓練提高學生的政治覺悟,激發愛國熱情,發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培養艱苦奮鬥,刻苦耐勞的堅強毅力和集體主義精神,增強國防觀念和組織紀律性,養成良好的學風和生活作風,掌握基本軍事知識和技能。
曾博只當校長他老人家是在放屁,在新生看來,軍訓就是一種舊時代遺毒,一種讓人作嘔的慣例、走形式,一場學校用來挫掉新生銳氣的下馬威。
可現在,情況好像徹底變了,軍訓的真正意義似乎正在朝著校長那公式化的發言靠攏。
一個學集成電路專業的大三學生,為什麼要重新參加軍訓,學習如何使用槍支?即將走向社會成為現代化產業中一枚螺絲釘的普通人,為什麼要掌握殺傷性武器的使用方式?政府此舉潛藏的含義讓曾博感到不寒而慄。
唯有需求存在,才會引發變革。
「到底是什麼樣的需求,會引起這麼大的變革?訓練像我們這樣普普通通的學生,是否意味著將來有一天,可能會強制徵召我們入伍,上戰場?」曾博不敢把這句話問出口,在心裡默想的時候,感覺心尖兒都在打顫,把冰涼冰涼的血液擠到全身各處,明明是大熱天卻渾身冷意,矛盾的是身上還淌著汗,汗是冷的,心也是冷的。
「曾博,喂!」
有人推了曾博一下,曾博扭頭一看,神經大條的宿舍舍友正舉著槍口對準自己,距離如此之近,以至於曾博能隱約看見槍身上篆刻的一行編碼數字,和槍口裡的膛線。
「卧槽,曾博,真槍啊!」舍友滿面紅光,激動得像是收到了初戀女友寫來的情書,這個比喻也不是那麼恰當,曾博估計就算拿情書來換槍,白痴舍友多半還是不肯。
「真槍你他|媽還對著我,神經病!」曾博慌忙躲開,怒目而視。
「嘁,慫貨,怕個卵?這是教練彈啊,還能打死你不成?」舍友熟練地推彈上膛,又退出彈匣放在手裡晃了晃,裡面擺著五顆黃澄澄的子彈,顯然,這套動作他已練習多次。
曾博還沒說話,一隻滿是老繭的大手蓋在舍友的手腕上,將槍口壓向地面。
「我說過,槍口不許對人。」教官望著白痴舍友,眼神中看不出怒意,但極具壓迫,好像犯錯的舍友像只蚊蟲,馬上就要被夾死在教官那微微皺起的眉頭裡。
「近距離發射的空包彈一樣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不要再讓我看見第二次。」教官順手奪過槍,指著靶場外,下令道,「出去跑五圈,再回來練習打靶。」
舍友不敢辯駁,灰溜溜轉身去了,教官又轉頭看向曾博。
「程教官。」曾博恭敬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