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百年巨蟒
超級巨龍進化最新章節
132百年巨蟒
文子龍通過那隻鷹的視角,之前並沒有發現河底有任何其他生物。
此時卻突然翻出來一條東西,咬住那隻天真的小鹿,文子龍第一反應這家夥是鱷魚。
他曾經在動物世界之中看過,鱷魚會趴在水底,偽裝起來。
等有其他動物喝水時,突然張開巨口,咬中它的脖子,將它拖下水中淹死。
但是秦嶺之中雖然有鱷魚,卻是生活在淮河一帶。
現在這裏離淮河還有上千公裏,怎麽可能出現鱷魚?
難不成這家夥移民了?
退一萬步來講,就算是移民了,這裏冬天冷得一批,這家夥也受不了啊。
不過下一刻,文子龍就發現自己想錯了。
那東西咬中那隻傻不啦嘰的小鹿後,身體又直接纏在了小鹿的身上,而且越纏越緊。
“我草,巨蟒!”
文子龍終於發現了真相。
隻見這是一條足足有水桶粗的巨蟒。
不過因為它與小鹿正在水裏撲騰,所以文子龍暫時看不清它到底有多長。
但光憑著它水桶粗的身體,文子龍就知道這家夥至少在十米以上。
同時,文子龍從它的身上,也感受到了那種一直以來,讓他心中發顫的氣息。
沒錯,就是這家夥!
這種恐怖的氣息,他太熟悉了。
哪怕是利用鷹眼2.0,隔著這隻wifi鷹的身體感受到,也讓他的心髒幾乎停止了跳動。
文子龍可以肯定,自己和它幹起來,肯定是被虐得體無完膚欲仙欲死。
不過讓文子龍疑惑的是,巨蟒這東西,不是一般都出現在熱帶叢林嗎?
像什麽亞馬遜之類的叢林會經常出現。
秦嶺之中雖然也有一些蟒蛇,但個頭絕對不會超過七米。
這樣想著,文子龍拍打著翅膀,悄悄飛到了wifi鷹的身邊。
此時他也已經想明白了,自己失去的那些鷹,很可能都是被這條巨蟒給吞了。
事實確實如文子龍所想。
文子龍食量越來越大,那些鷹們都快供應不上了,隻好擴大捕獵範圍。
這樣一來,就經常有鷹來到這條河流邊上。
它們捕殺來河中喝水的動物,結果它們自己倒成了這條巨蟒的甜點。
半個小時後,這條巨蟒已經將那隻小鹿整個吞了下去,它的身體上,出現了一截巨大的突起。
它這才心滿意足地爬上了岸。
文子龍連忙低頭,緊緊盯著這條出水的芙蓉。
很快,整條蛇顯現在文子龍眼前。
這條蛇的巨大,已然超出了他的想象。
隻見它的長度,竟然達到了十五米左右。
它身上的鱗片,就像是砂石一樣的顏色。
這對於它隱藏在水底十分有利。
它蜿蜒爬過叢林時,周圍的草木就像早晨起床後的頭發,被壓得東倒西歪。
它緩緩爬過叢林,最終來到河邊的一個一人多高的洞裏,緩緩鑽了進去。
此時文子龍看了看四周,發現這裏是一條叫做金絲峽的峽穀。
這是秦嶺中很有名的旅遊勝地,5尖級景區。
他曾經也去過一次金絲峽,知道裏麵有一個景點,叫蟒洞。
就是一個差不多一人高的很淺的洞穴。
傳說百年之前,這洞裏有一條蟒蛇,經常出來吞吃過往行人。
後來天公震怒,發了一場洪水,把它的洞給淹了,隻剩下這個淺淺的洞穴。
至於那條蟒蛇,則被雷給劈了。
幾乎所有去過金絲峽的人,都認為這隻是一個傳說而已,根本沒人相信。
但是現在,文子龍卻見到了一條如此之長的巨蟒。
再看看它的洞穴,與那個景點相距也就一公裏左右。
看來,那個傳說是真的!
這金絲峽每天都有人來遊玩,他們一個個都不知道,他們完全就是在死神的舌頭上跳舞啊。
與此同時,文子龍腦海之中,係統的界麵也突然彈了出來。
上麵顯示一行字:
【發現百年巨蟒。】
“百年巨蟒!”
文子龍更加震精。
他知道,蟒蛇的壽命一般也就三四十年,撐死了五十年。
至於網上流傳的那些什麽工地挖出百年蛇妖之類的,純粹都是扯蛋。
可現在就連係統都確認這家夥是一條百年巨蟒,這怎能不讓文子龍震精?
不過在震精之餘,他心中也是一陣精喜。
“百年巨蟒有什麽功效?”
係統回答道:
【任何生物,超過百年,便對你的升級有巨大幫助。年份越高,對升級越有利。百年生物,吞噬後肉量是普通肉量的100倍。二百年生物,吞噬後肉量是普通肉量的200倍。依此類推。】
文子龍聞言,估計了一下,這條巨蟒應該有200多公斤重。
按100倍算的話,就是20噸。
也就是說,吞掉它,自己的肉量能瞬間達到30噸左右。
這讓文子龍忍不住心頭一跳。
而此時,係統界麵上的字跡再次一變:
【百年蛇膽,可達到普通肉量的100萬倍。】
文子龍看到這一行字,頓時心頭狂跳。
100萬倍!
這條巨蟒的蛇膽,估計有1千克左右,按100萬倍算的話,那就是1000噸。
也就是說隻要吞掉它的蛇膽和肉,那都不知道要晉升多少級了啊。
想到這裏,文子龍恨不能現在就撲進去,霸王硬上弓,將那條百年巨蟒給滅了。
不過就在此時,文子龍又一次感受到了那種極其恐怖的氣息。
很顯然,若是正麵硬剛的話,自己分分鍾被碾壓啊。
文子龍喉嚨裏發出咕咚一聲,轉頭看向旁邊那隻鷹。
隻見那隻鷹此時拍打著翅膀,就要展翅離開,顯然被嚇得不輕。
文子龍伸出翅膀,啪地一聲拍在它腦袋上,罵道:“沒出息,一條蚯蚓就把你嚇成這慫樣,還當逃兵?真他媽慫!”
隨後他自己拍打著翅膀,飛快地衝入高空,這才緩了口氣。
說道:“要逃也是讓老子先逃啊,哪有炮灰先逃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