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等趙援朝回來的時候,李美已經沒有剛才那樣氣了。更何況李美自認為自己是一個理智的人,她何必為了別人的錯識來懲罰自己呢。不過,不氣歸不氣,這事李美卻要跟趙朝援弄清楚,就算不能報仇,但是該知道的必須得知道,免得自己是誰在背後搞鬼都不知道。
所以,趙援朝一回來,李美便直接開門見山的問他,這件事究竟是誰在害她。
本來這事趙援朝還沒有想好怎麼跟李美說,現在直接被李美這麼一問,趙援朝越發不知道該怎麼跟李美說了。
「這事已經查清楚了,領導也知道你受了委屈,今天還特意跟我說讓我回來好好安慰你。」趙援朝先把領導們的態度告訴了李美。
「我不用你安慰,我現在只想知道是誰在害我。」領導的意思她早就知道了,要是這件事情沒有查清楚,想來她也不會在家裡呆著了。
趙援朝猶豫了一會兒,還是把真相告訴了李美。領導的意思,是為了戰友好,就是想讓趙援朝瞞著李美,可是趙援朝想了想,還是決定把真相告訴李美,免得不知道真相的李美吃虧。
「你也知道,說小也不大,可是說大也不小。為了咱們部隊的形象,領導們決定這事只批評教育,不公開處分。」
「這事我懂。」王嫂子把該告訴她的都告訴她了,為了維護部隊軍嫂們的形象,小小的自我犧牲一下,李美也不是做不到的。
「最近你不是也聽說過,有些軍嫂家種的菜被人偷偷摘了。」為了維護軍嫂,趙援朝到不好直接說軍嫂們偷菜,只說偷偷摘菜。雖說意思差不多,但聽著也好聽那麼一點點。
「這次主要是因為素質的問題,你也知道來隨軍的軍嫂們,也比你早來不了幾個月,這有些習慣在農村裡習慣了,到了這裡一時半會兒沒有改過來,才會造成不好的影響。」這真是趙援朝內心最真實的想法。這次犯事的軍嫂是跟他們一樣是農村出來的,覺得摘別人兩窩菜,只要不被抓住那就屁事沒得。雖說這的確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可誰能想到最後這事又牽扯到城裡來的那些軍嫂,所以事情就鬧大了。也不知道這話怎麼越傳越離譜,最後還傳出這話是李美說出來的。
一想到這事牽扯到李美,趙援朝心情就不好。李美這才剛來部隊幾天,地皮還沒有踩熱,麻煩就找上門來了。這以後還不知道有多少麻煩,想想趙援朝就覺得有些頭痛。
要趙援朝說,主要是這些軍嫂們太閑了,要是像他們一樣,每天累得跟死狗似的,誰還有那個精力去說閑話。
「你也別跟我東扯西扯,你還是直接告訴我,是誰偷的菜,又是誰傳的我的閑話。」趙援朝東拉西扯大半天還沒有說出李美想知道的答案,讓李美好不耐煩。
「傳你閑話的是住在王嫂子他們對門的馮丹,至於那個偷菜的,已經知道自己的錯誤,被領導們狠狠的批評教育過了,你就不要放在心上了。」趙援朝沒有告訴李美是誰偷的菜,主要是怕這事傳出去之後,那嫂子以後沒辦法做人,不好跟其他軍嫂再相處了,所以就沒有說。而馮丹只是說閑話,影響好似不大,所以趙援朝一點都沒有隱瞞。
對於誰偷的菜,李美到也沒有非要知道是誰。她主要是想知道誰亂傳她的閑話,所以趙援朝不說,她也不追問了。不過,當李美知道亂傳她瞎話的是馮丹的時候,李美整個人都不好了。
她李美所知道的事情,可全都是由馮丹告訴她的,現在馮丹卻說倒打一耙,也不知道那個馮丹究竟安的是什麼心。
「那個馮丹她為什麼要把事情推到我的身上來,我什麼時候得罪她了嗎?」李美氣鼓鼓著一張臉,她跟那個馮丹都沒有見過幾次面,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得罪她了要這樣整她。
趙援朝聞言,嘆口氣,「你也是平白受罪。」
原來馮丹跟李美他們說城市裡來的那群軍嫂偷菜什麼的,可不是只跟李美跟王嫂子說過。她基本上是遇到一個軍嫂就跟軍嫂說過這話的。不過,人家說這話的時候,可是分人的。
比如說跟農村裡來的軍嫂,就說城市裡那群軍嫂別看她們不拿正眼瞧她們,卻偏偏要偷她們種的菜吃。跟城市來的那群軍嫂就說,你們還不知道吧,大家都在傳你們城市裡來的那群軍嫂沒菜買菜吃,偷別人種的菜吃。
她就兩頭傳,大家也沒當一回事。畢竟這女人沒事之間就愛說點閑話,只要有人開這個頭,自然就會有人在後面跟著說的。大家都這樣說,也不只單她馮丹一個,所以大家根本就沒把這個當一回事。
這常走河邊,總有濕腳的時候。昨天馮丹正跟一群農村出生的軍嫂閑聊的時候,又說起城裡人偷菜的時候,剛好被城裡那群軍嫂給聽見了。
你這當著別人的面說人家偷菜,別人聽見了,怎麼可能會依。直接就上前抓住馮丹問她,是哪隻眼睛看著她們去地里偷菜了?
這說人閑話,被人抓在當場,馮丹當時臉就漲得通紅。更何況她根本就沒有看見別人偷菜,只是隨便張口說閑話罷了。現在被人當場抓住了,根本一點理都沒有。
這個時候馮丹想要息事寧人,可是別人怎麼會幹。人家好好的,屁事沒做,就被當成小偷了,被這麼一冤枉,是人都忍不下這口氣。雖說氣憤,但人家還是有理智。直接拉著馮丹去見領導。要是換著有些人,怕是早兩個大巴子抽過去了。
城裡那幫人直接把事情鬧到領導那裡去了,領導知道這事之後,自然要做一番調查,而這馮丹還偏偏死性不改,都到領導面前了還不承認錯識,直接把屎帽子扣在李美的頭上。她以為李美剛來,就算犯一點點錯識,領導也不會怪罪下來的。所以,李美才會被領導找上門這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