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節 三殺2
(求訂閱求支持)
信是劉璋到達陳倉的時候,一個曹軍小校轉交的。
信札有火漆封印完好,表示此信自發出后,尚未有人打開過。
信文如下:
見字如晤。
錦城一別,倏忽已數載矣。
今駒兒尚稚齡,而君直欲取其外家一族性命乎?
阿爹並大兄,馳騁涼州多年,縱有諸多不是,總須有些許微勞於大漢,功過自該朝廷論處,而君如何能擅專。今君強為之罪,必欲殺之而後快,寧不欲再見我母子乎?
妾身女流,不問大義,唯求情誼。求君網開一面,放我父兄一條生路,不使日後父子骨肉成仇。
臨書涕下,萬念為盼。
劉璋看完以後,沉默了好久。
信是馬雲祿寫來的。
馬雲祿給劉璋寫過兩封信,這是第二封。
第一封是上次斜谷,劉璋和曹昂談判時,曹昂親自拿給劉璋的。內容就是關於馬雲祿的兒子曹駒的。馬雲祿說她和劉璋,曾有一夕之歡,回去以後就懷孕了,後來陰差陽錯就嫁給了曹昂,生下了曹駒。關於這件事,劉璋很是想不認賬,而且也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曹駒就是他劉璋的兒子。劉璋是記得有一晚上夢見過馬雲祿,但那是在做夢,而且也不記得有什麼魚水之歡,只記得是馬雲祿這丫頭在虐待自己,拿刀逼著他非讓他去涼州提親。結果,現在說那不是夢,還說什麼發生了不該發生的關係,更可笑的是還有了孩子,最後你還嫁給了自己的大仇人死對頭的兒子,還把這孩子生下來認賊做父了。
劉璋有一千個一萬個理由不相信。
太他媽扯了。
比狗血劇還狗血。
然而,有一個事實讓劉璋不得不相信。
那就是,曹昂也確定這孩子是劉璋的。
這種事情,在古代那是非常非常嚴重的,就是在後世,那也是非常非常嚴重的,尤其對一個男人來說。如果孩子真不是劉璋的,而是曹昂的,曹昂絕不可能自己非要戴上這頂綠帽子,非得說這兒子不是我的,而是你的。
唯一的解釋就是,這孩子確實是劉璋的。
劉璋後來把自己關在小黑屋裡,足足閉關了七天,也沒想起來怎麼自己就跟馬雲祿這瘋婆娘扯上關係了,竟然還有了個兒子。
好不容易又過了這麼久,自己心情好不容易平復了,這臭丫頭又來給自己添堵啊,又跑來給什麼馬騰馬超求情,上次老子差點兒在渭水邊掛掉,咋沒見有人給老子求情。
真是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而且他娘的還不是自己的女人。
劉璋想來想去,最後認定這必定曹昂小兒指使的,用馬雲祿的信,妄圖來動搖自己的軍心,動搖自己的作戰意志。
大軍已出,弓已上弦,刀已出鞘,這個時候忽然喊救命,喊刀下留人,不嫌太晚了嗎?怎麼不去勸馬騰韓遂,勸他們棄械投降,那樣的話還可以考慮考慮。
再說了,戰局一旦啟動,就不是劉璋一人完全能掌控得了的。
能不能逃出生天,就看馬騰韓遂自己的本事了。就算是馬超勇武蓋世,挨上一個手雷也得去見閻王。
戰場上刀劍無眼,請自求多福吧。
不過,考慮來考慮去,為求心安,劉璋還是給馬超寫了封信。
畢竟自己當年曾說過,要饒馬超一命。
信的大意是:昔日錦水岸邊有約,今日為全兄弟之義,孟起不若率眾遠遁他處,讓出涼州。不拉不拉之類的。
劉璋寫完以後,秘密派人給馬超送了過去。
劉璋覺得自己已經做得仁至義盡了,至於馬超聽勸或者不聽勸,那就不是他能決定的了。
不提劉璋在那兒糾結,殺還是不殺。
先說新一軍,魏延龐龍這一路。
新一軍走褒斜道,出斜谷,由扶風北上。
如今扶風已經被孟達帶人接手了,暫時歸到劉璋的治下了。
新一軍涉過渭水后,按計劃在岐山附近,就要再次分兵,一路去北地郡,一路去安定郡。
「龐,看你這一路都悶悶不樂愁眉不展的,感覺你沒有以前出征打仗那麼興緻高,不會還在想那個小丫頭片子吧?」
「沒有,我在想,如今我們益州,是不是法曹的權力太大了,我不知道老師為什麼這麼安排,難道就不怕再出現秦法嚴苛,二世而終嗎?」
「龐,能不能讓俺老魏說句公道話?」
「說,又沒堵你的嘴。」
「就你這個案子,先說小丫頭那邊。先是行賄,又有假執照,然後又想扯張任這個大旗,最後還拿出了你的玉佩,人家法曹和衛尉署審計署,沒冤枉他們,有人證有物證,事實俱在,證據確鑿。人家法曹最後判罰的,合情合理合法。至於你小子和張任,張任就是被你給牽連了,背了一個舞弊的嫌疑。張任才是無妄之災。你就更不冤了,把自己的玉佩給人家,讓人家來找太守大人辦事,你讓審計署怎麼想?法曹怎麼判?你這不擺明想走關係走門路嗎?說你勾結官員,營私舞弊,恐怕也不為過吧?你還在這裡哀哀怨怨,表示不滿。」
「大老魏,你到底是哪頭的?怎麼總向著別人說話?」
「我哪頭也不是,俺是向著理說話。就你這點兒破事,最後還連累到了主公身上,你沒看前幾天的報紙,說就是因為你是主公的大弟子,法曹才根本不敢定你的罪,要是換個人,估計早就下大牢了。你還有什麼好叫屈的,我覺得咱們主公才應該叫屈。」
「我不就是送人了一塊玉佩嗎,害得你啰嗦了這麼多?我什麼也沒幹,最後被判行為不檢,罰了我一年的薪俸。我不冤嗎?再說了,甄家商隊也是受害人,被人騙了錢財弄了個假營業執照,企圖行賄、拉關係,也都沒有成功,屬於犯罪未遂,按照無罪不罰的標準,根本不應該判罰,法曹直接將人家的十幾車糧食判沒公中,我當然不服了。」龐龍被說得有些惱了。
「你知道嗎,就是因為你非得給甄家辯護,這個案子才鬧得滿城風雨的。本來漢中的法曹也不想把事情鬧大,就想罰點兒錢算了,可你非不依阿,非得說甄家無罪。最後怎麼樣,漢中這邊只得把張松喊過來了,張松來了那還有你的好,沒判他們蹲大牢已經夠給你面子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