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晚膳時分,老夫人那頭請了鄭凜過去。


  福毓聽著青柳回來彙報消息,緩緩放下筷子,喝了青蕊捧過來的茶水漱了口。


  「二夫人那頭倒是沒什麼,這幾日也不知在忙什麼,不過聽夫人身邊的林嬤嬤說,外祖老夫人要上京了。」青佩立在一旁回話。


  「是嗎?」她笑了笑,放了手中的茶盞,外祖母上京,這是遲早的事兒,幾位表哥上京考試,時日定在八月初九。


  「那備好的東西可都準備好了?」


  「姑娘這些便放寬了心罷,老夫人將這事兒已經教二夫人去做了,將正院的東跨院都收拾出來了,就等著外祖老夫人來了。」青蕊一旁搭話。


  福毓倒不是怕吳氏做不好這些,吳氏才剛開始掌家,自然想在嚴氏面前好生表現,做事也一定會精細的,雖然秦氏已經不算是主子了,但是還有尤氏,尤氏一天不死,那佔據的位置便還在,若是死了,到時候鄭凜還會續弦,那時候吳氏也好拿捏新夫人,畢竟嚴氏年紀也大了。


  「外祖母可有遞了信兒了?」


  「是呢,約莫五日之後就到了。」青佩回道。


  外祖母過來,一把老骨頭在路上折騰,還不是心裡放心不下母親,這回過來只怕也是怕母親身子有個萬一,母親還留下三個孩子,外祖母這回來,也算是給母親撐腰,叫祖母也不要忘了母親的身後還是有一個尤家的。


  鄭凜被請到老夫人的蘭桂園去,福毓也猜到了幾分,要麼是為了三公子的事兒,要麼就是為了三叔和秦氏的事兒,這兩件事兒,嚴氏必定會提及的。


  「正巧,我有幾日沒去給祖母請安了。」她說道,青蕊伺候她換了衣裳后,便直接往蘭桂園去。


  果不其然,進了蘭桂園,便聽見了柳姨娘的哭聲,不用猜,也知道這會兒說的就是三公子的事兒。


  「三姑娘來了。」門口的丫鬟見是鄭福毓,便屈身行禮,隨後通報了一聲。


  「毓姐兒給祖母,父親見安。」她進去,便對著嚴氏和鄭凜行禮請安。


  嚴氏笑著拉她坐到自己的邊上,她才細細看,柳姨娘哭得花枝亂顫,穿著素雅,那模樣叫人憐惜,鄭福柔正拿著帕子給她抹眼淚。


  「毓姐兒怎麼過來了。」鄭凜看著自己的小女兒,黑沉著的臉色好了許多。


  「給祖母問安。」她乖巧地答道,隨後又轉頭問嚴氏,「祖母身子可大好了?」


  「好了好了。」嚴氏一臉慈愛,「年紀大了,總是少不了這些病痛的。」


  她看了柳姨娘幾眼,再想到方才她進來時鄭凜的臉色極差,就知道了三哥那事兒是沒求妥,鄭凜膝下幾個兒子,獨獨這個兒子不爭氣,年紀比他小的,書都讀的比他好,偏生這個兒子不成器,成日里泡在胭脂花酒里。


  「父親,敏哥兒天天都在習字,就等著您回來瞧的,現在敏哥兒的字呀愈來好了。」


  提起小兒子,鄭凜想到那個胖糰子,也禁不住地笑了起來,「說來也有段時候沒給敏哥兒檢查課業了。」


  「父親寬心,敏哥兒上學時極認真的,上回還抄了篇詩文給祖母。」


  「哦?」鄭凜看向嚴氏。


  嚴氏也是笑了笑,「長進了不少了。」


  「是呢,上回三哥還教他寫字,敏哥兒學得極快。」


  送詩文不過是個幌子罷了,敏哥兒一個七歲的孩子,寫的再好又能好的到哪兒去,既然祖母要她像父親求情,那她自然不能違祖母的話。三哥一向浪蕩不羈,哪裡會教敏哥兒識寫字,不過是在鄭凜這兒求個情。


  聽到「三哥」二字,鄭凜臉色微沉,看得柳姨娘和鄭福柔心中一跳。


  「你三哥能教出什麼好的來!」


  「三哥寫的一手好字,父親恐怕不知。」福毓也是捏一把冷汗,幸好這個不學無術的三哥,那手字寫得漂亮,以往家學的夫子還誇了他好多回,不然這話,她就圓不過來了。


  「言哥兒的字真真好看。」嚴氏一拍手,對著邊上的丫鬟說道,「將三公子題字的畫拿上來。」


  「罷了罷了!」鄭凜一揮袖子,面上雖是不愉,但是較先前好了不少了,「個個都誇那孽障好。」


  嚴氏知道鄭凜心已經軟下來了,便笑道,「我孫子孫女哪有不好的?」


  福毓也笑,眼神落到柳姨娘身上,柳姨娘紅腫著一雙眼睛,楚楚可憐,正對上她的目光,又別過了頭去。


  「父親,三哥也知錯了,這段日子三哥還抄了十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我明日就叫三哥拿過來給您看。」鄭福柔見機軟了聲音說幾句好話。


  福毓瞥她一眼,明日拿來?三哥還被關著,父親也沒說放出來,她這話倒是好。


  鄭凜想了想,畢竟是自己的兒子,「罷了罷了。」


  嚴氏、柳姨娘和鄭福柔面上一喜,知道這事兒久這麼過去了。


  「不過,若要是再有這麼一回,我管他千萬般好!」


  這回,鄭凜是軟了心了,但是要再鬧出那麼一回,鄭凜只怕會被這個兒子氣瘋。


  這事兒一有了定數,柳姨娘和鄭福柔坐了一會兒便尋著理由退下去了,鄭福毓知道祖母還有事兒要同鄭凜說,也坐了一會兒便告退了。


  出了蘭桂園,青蕊便問道,「奴婢實在不解,姑娘為何要幫著柳姨娘。」


  姑娘向來與二姑娘和柳姨娘面和心不合,三公子又是柳姨娘所出,她實在是想不通姑娘作何要幫柳姨娘,而且,不見得柳姨娘和二姑娘會感激姑娘。


  「這不過是賣個人情罷了,就算我不去,終有一天,父親的氣消了,三哥還是被放出來的,不過是早晚的事兒。」何不在祖母那兒做全了,堵住其他人的嘴?

  再說了,依照三哥的性子,那樣子的事兒,既然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譬如翠英和三哥,這已經算是一個把柄握在她的手裡了。


  「姑娘說的極是。」青蕊想了想,才回道。


  七月中,江浙一帶接連幾日大雨不退,大水不治的消息,快馬加鞭地傳到了帝京。


  不單單是江浙一帶,連著帝京,也是下了足足兩日的大雨,大雨磅礴,這月盛開的花兒都被打的七零八落了。


  「世子,陳大人.……」


  「怎麼?」顧懷慎坐在金楠木桌前翻閱今晨飛鴿傳來的書信。


  「死了.……」那士兵跪在地上回話,言語中敬畏。


  顧懷慎握著信的手一緊,瞳孔微微沉了下來,「死了?」他音調上揚,是問話。


  那士兵身子一抖,只覺得世子這個樣子可怕極了,「是……是,小的今日去送飯時,便不聽陳大人回話,一探氣息.……全無……」


  陳大人可是那本賬簿的關鍵,他們如今問出來的東西還少,可是在這個關頭,陳大人竟然死了?

  顧懷慎雖早已動了陳大人的心思,但是他手中握著的是陳大□□兒的性命,陳大人也知道如果自己死了,自己的妻兒也活不長,所以關於賬本的事兒,他一直是有所保留,一直是在給自己留後路,這麼一個聰明的人,不可能自盡。


  他雖然把陳大人關在地牢里,再沒有從陳大人的口中套出任何事來之前,他雖然命人對他動過刑法,但是都是有度的,況且,從他開口那刻起,他也是命人好生伺候著陳大人的,怎麼可能突然死了?


  「嗯。」他將信折起來,對跪在下面的士兵揮了揮手,那士兵抱拳退了下去。


  桌角放置了一隻青銅燭台,上面點了一隻紅燭,他將信放在蠟燭上點燃,然後扔進邊上的銅盆里,看著那封信燃成灰燼。


  現在已經有很多人知道上呈皇上的那本賬本是假的了,暗裡查這本賬本的下落的人自然少不了。


  但是如今,顧懷慎更想知道的是,那個對陳大人下手的人是誰,能進出地牢的人,都是他挑選出來的,不足二十人,那這個人,是混在這二十個人里,還是本來就在這二十個人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萬正恩販賣私鹽一案還未有個結果,如今又是江浙一帶的水災。


  按照四部的提議,是要修建水壩,而這個工程,按照常理,應當是落在工部的上面,但是六部為了爭奪這個工程,那可是爭得不可開交。


  門被敲了幾下,一個穿著翠色綉蝴蝶褙子鉗子色撒面羅裙的姑娘端了一盅湯進來,這姑娘生的一張鵝蛋臉,柳葉眉,桃花眼,桃花眼下一顆滴淚痣,教她看起來風流秀美,肌膚如凝脂般,從她臉上移開,才瞧見,她梳的是婦人鬢,正是襄王府如今的當家主母,先王妃的庶妹小林氏。


  見是小林氏,顧懷慎眼眸愈發深沉。


  「世子這幾日勞頓,我特命大廚房熬了一盅雞湯,自昨晚便用小火煨著的,給世子補身子。」小林氏將雞湯放在桌子上,一雙好看有神的桃花眼中帶笑。


  「多謝母親,不過這湯,還是留給母親自己享用罷。」顧懷慎皮笑肉不笑地推回去。


  「世子正值需要補身子的時候,可不能馬虎。」林氏一笑,手中的錦帕捂住口鼻,桃花眼眯成好看的弧度。


  小林氏和先王妃林氏生的相似,但是又較先王妃美上幾分,小林氏的生母,早年不過是個戲子,因生的姿容無雙,又有一副好嗓子,才得了老太爺幾分青垂,這個小林氏也正好,一副好嗓子,唱起曲兒來,似有幾分名角的風味,不過如今做了襄王府的主母,所以唱的便少了。


  「莫非世子殿下還怕我這做母親的在這湯里下毒害了你不成?」小林氏又笑起來,嬌中帶媚。


  顧懷慎嗤笑一聲,「在我還沒有動殺你的心思時,你最好不要逼我,眾人皆知,我脾性算不得好的。」


  小林氏面色一僵,又乾笑了幾聲,說道,「那便不擾你清靜了。」說罷便走了出去,一出門兒,臉色便垮了下來了。


  走出了院子,才哼道,「男人不都一個樣,待你嘗了那*滋味兒,指不定叫誰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