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參悟摩訶無量
「般若心.經」也被人比作「大般若經」的心臟,是名副其實的「心」經,所謂經中之經,便是此種由來。
那可水晶圓球內所說的:
經中之經!
心中有經!
口中有經!
眼中有經!
足下有經!
意思便是說,來人要懂佛法,要知道「般若心.經」。但僅僅知道「般若心.經」也不夠的,必須將「般若心.經」的字和這些血紅方磚的字,一一對應,做到眼疾,腳快,方可從容而過。
林陽在心裡按照「般若心.經」默念: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林陽一邊默念,一邊以雙足踏在那些方磚對應的字體上,快如奔雷,一字不落。
當林陽的足跡落在最後一個「訶」字上,果然有異變生。
只聽得洞口頂部傳出二十二道「噗噗」的破風聲,林陽抬眼仰望,洞頂出現了二十二個深不見底的洞口,伴隨著風聲,已經撲出二十二條黑影,紛紛落在那塊滿布刻字的地面上,剛好把林陽團團圍在核心。
那二十二條黑影落定,正是如真人一般高度的魁梧木人!
這些木人雕刻得相當精細,面容栩栩如生,每個木人的手腳,均掛著數不清的小鐵鏈,把他們從洞頂的沿口吊下來。
洞頂上的神妙機關便是通過這些煉鐵,來控制這些木人。
這些木人當然對林陽造成不了什麼威脅,林陽軒轅劍一劍下去,所有的煉鐵和木人皆可以被他毀掉。
林陽放眼看去,每個木人的胸前,都刻著一個字。由第一個木人,到最後一個木人,所有的字連起來便是:
天下武功,源出少林!
少林第一無上武學!
元級摩訶在此!
林陽哈哈一笑,果然不假,達摩所創的元級摩訶無量被慧可刻在這些木人上,只要參悟這些木人便可。
林陽知道這些木人乃是守護水晶巨門的,一定會使用出元級摩訶無量。不然單憑這些木人,能有什麼作用。
元級摩訶無量雖然很強悍,但也看是什麼人使用出來,若是達摩來用,林陽自然不是敵手,但這些木人來用,林陽自然毫不畏懼。
果然,片刻功夫之後,這些木人便開始動了起來,度相當的快,繞著林陽周身遊走,將林陽所有的去路封得密不透風。
但這仍然困不住林陽,林陽軒轅劍在手,劍氣揮舞得密不透風,便是一隻蒼蠅也休想近身。
隨著這些木人的遊走,每個木人手上都在不停的做著一些動作,那些動作便是元級摩訶無量的武功架勢。
達摩的徒弟慧可武功不行,但智慧不俗,結合自己的機關術,將元級摩訶無量的招式精髓,融於這二十二個木人身上,以洞頂垂下來的鐵鏈,控制木人的活動。只要來人以「般若心.經」觸機關,這些木人便會把「元級摩訶無量」使將出來。
隨著木人的動作,一股若隱若無的無敵氣勢,從這些木人身上散出來,齊齊向林陽壓迫而來。
饒是林陽乃半步元神境界的高手,竟然也感覺到有輕微的壓迫感。
達摩的元級摩訶無量果然非同凡響,僅僅這些木人使用出來,便內含著無敵氣勢,若是尋常高手,恐怕早已經被逼得身心爆裂。
二十二個木人揮舞的越久,林陽的壓力便越大。到得後來,就連林陽的護體劍氣,被這些木人散的無形力量所壓制,竟然崩滅許多。
但木人畢竟是死物,元級摩訶無量的動作打完,也沒能奈何得了林陽,反而被林陽窺測出不少虛實。
那些木人沒有能奈何得了林陽,便一遍又一遍的揮舞著元級摩訶無量的招式。
林陽有佛法根基,比如如來神掌,領悟還不錯。
風雲位面這佛門的第一無上武學,也是契合了佛法。
元,也通原,是起始之意。摩訶,意思是指大,多。無量,意思是無法估量,無法計算。
元級摩訶無量乃是達摩觀風雲所悟,取風無相,雲無常之特點,風雲合璧,便是其核心。
摩訶無量沒有真正具體的招勢,無相與無常都帶「無定」之喻。
佛門所謂無相,意指脫離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生住、壞相、男相、女相及是名十相境界,聶風身法快的無蹤無影,已脫離任何色聲形相,故可以稱作無相。
佛門說的「諸行無常」,意思是世間任何事物變幻難測,永遠也不會停留在一境地。
原本摩訶無量是沒有固定招式的,但慧可記載的乃是達摩遺留,這些招式中蘊含了某一種玄奧的至理,那便是摩訶無量的真正力量。
神根據自己看到的,領悟出天級摩訶無量;魔根據神的描敘,又領悟出地級摩訶無量。
但他們領悟的都不完整,很簡單,神現在的武功不過和林陽同一境界,依仗天級摩訶無量,或許能戰勝林陽,但也留不住林陽。
神當初進來木人巷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如今的武功,堪堪支撐了半柱香時間,就倉皇而逃,根本就沒有看完整。
而林陽卻是在此等到木人揮摩訶無量最高的功力,又細細參悟,差別很大。
在林陽看來,風動,雲動,皆是心動。
達摩靜坐六十年,這才參悟出元級摩訶無量,一開始,達摩或許真看到風起雲湧,而引的靈感。到了後期,便是沒有風起雲湧,達摩心裡有,那便是有。
這跟在林陽心裡,哪怕那個地方沒有劍,但林陽心裡認為有,是一樣的道理。
大道至簡,殊途同歸。
也就是說心一動,便風起雲湧,帶著無敵的信念,威力自然驚天動地。
林陽明白了摩訶無量的秘密,參悟起來便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