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好早做打算
第125章 好早做打算
“姑母,您千萬不能生氣。”小李氏很怕姑母有個一差二錯的,她們可怎麽辦啊。
“是啊老太太,您可不能生氣。”
劉氏想想,就給小李氏使眼色,“咱們扶著老太太溜達一圈。”
“行,咱們現在就去。”倆人扶著李氏就跟躲臭狗屎似的,就想離梅氏姑侄倆遠遠的。
不躲不行啊,就那姑侄倆就跟滾刀肉似的,誰看見了誰鬧騰。
……
當一群大小夥子出現在大家的視野裏,孟慶平一眼就瞧見了走在兒子身邊的孫女兒。
“慈兒。”
傅心慈知道,祖父是擔心她的,所以在看到祖父的第一時間跑到祖父的身邊。“祖父。”
看到孫女兒回來,和平時一樣乖巧的坐在自己身邊,孟慶平心裏很是熨帖,隻是他抽了抽鼻子,可以篤定這味道是孫女兒身上傳過來的,就忍不住低聲的問道:“慈兒,你這是去了哪了?怎麽招了一身的海腥味?”
傅心慈沒有急著回答,笑眯眯的攙扶祖父去看齊遠山他們從馬背上搬下來的兩個筐。俏皮的指著兩個筐裏的東西給祖父看,“祖父,你看看這些都是啥?”
“這,這是海魚,還有青蟹?”
“對,孟爺爺,這些都是我和傅妹妹抓到的。”這一路上,齊賀被衛所裏的那些士兵們捧的有點分不清東西南北,雙腳就感覺踩在了棉花上。
聽到海魚和青蟹,孟五爺帶著兒孫也過來看。“這麽大個的青蟹實屬少見,這要是放到京城裏,一隻至少賣這個數。”
看著孟五爺伸出來一隻手,齊賀的兩隻眼睛都瞪圓了,“能賣那麽多銀子呀,我今天得多吃點。”
“哈哈哈。”
齊賀的話,把在場的人都逗笑了。
剛剛在灶房裏的哼哼唧唧的宇兒,見姐姐和齊哥回來了,立刻就跑了出來。
正好聽見齊哥說多吃點,他就沒頭沒腦的接了一句,“我也要和齊哥一樣。”
“哈哈哈。”
稚童奶聲奶氣的聲音,又逗笑了眾人。
孟五爺見傅心慈沒事,就張羅回去,傅餘留他們吃飯也不肯。
畢竟他們什麽忙都沒有幫上,咋好意思坐下吃飯。
後來還是孟慶平做主,給他們拿了一條二斤重的海魚和一隻青蟹回去嚐鮮。
孟五爺沒有想到,帶兒孫們來一趟,還能得些葷腥回去,心裏自然是感激的。
不為別的,兩個孫子正是長身子的年紀,家裏為了省糧食頓頓苞米麵糊糊。
這一條新鮮的大海魚,加點佐料做熟了,他們一家子可以好好的吃一頓。
那隻青蟹個頭也夠大,清蒸後一人也能掰一塊。
想來,他們從流放開始,今天吃的是最好的。
送走了孟五爺他們幾個,齊遠山帶著鄭小旗親自拾掇那些海魚。
其他人,都不約而同的蹲在旁邊看新鮮。
孟慶平是認識這種海魚的,就給幾個孩子說道:“這種海魚很不錯,刺少肉多,做法也很普遍,像醬燜紅燒都很好吃。”
“祖父,我想吃紅燒魚。”宇兒是喜歡吃魚的,隻要是魚,不管怎麽做他都喜歡。
宇兒的這些喜好,家裏人也是都知道的。
“好啊,咱們今天就讓你娘做紅燒魚,剩下的一半在做個醬燜。”
果然,孟慶平話落,宇兒已經伸出小手表現出了自己的喜好。“好啊,我都喜歡吃。”
齊賀:他應該也是喜歡吃魚的吧,不然傅妹妹給他的香酥魚,他咋會每次都吃不夠。
傅心慈見祖父放心了,又跑去灶房,也不管自己多礙事,運用了撒嬌大法,總算是把方氏給哄好了。
“娘最好了。”
“你呀。”方氏一隻手點在女兒的額頭上,想在說叨兩句。
傅心慈趕緊的,把她和齊賀抓了很多海魚的事說了,“齊伯伯和鄭小旗正在拾掇,一會兒還得娘大顯身手。”
方氏聽女兒說,和齊賀一起抓了這麽多新鮮的海貨,吃驚之餘,又不免把女兒埋怨了幾句:“以後你可不能這樣了,哪家的小姑娘像你這樣,一出門就跟脫韁野馬似的。”
“娘。”見許氏母女和幾位堂姐都低著頭憋著笑,隻好繼續撒嬌截住了方氏的話頭。
“娘,我和宇兒想吃紅燒魚。”
“好,娘知道了,你出去吧,灶房裏沒地方擱你。”
“誒。”見她娘終於哄好了,傅心慈才真正的放心,退出了熱氣騰騰的灶房。
……
今天的晚飯,比平日裏足足的晚了一個時辰,眾人沒有一個埋怨的。
尤其是孟慶平和齊遠山,二人一邊吃著味道鮮美的海魚,一邊小聲的商量盡快的去那片海灘看看,好早做打算。
也許是昨日累的,今晨傅心慈就沒有早起。
方氏起來做飯,難得看著女兒睡的跟小豬似的沒有醒。
傅餘看見方氏出來沒看見女兒,也有些意外,“慈兒呢?怎麽沒看見她。”
“意外吧,還在睡覺呢,睡的可香了。”
自從家裏出事之後,女兒表現出來他們從未想過的堅強,流放路上不僅侍奉祖父,還要照顧幼弟,想到女兒小小年紀就為家裏熬心熬肺的受累,傅餘都覺得對不住女兒。
方氏和自家相公想的差不多,心疼女兒之餘,默默的點頭之後,就悶聲幹活去了。
身邊少了那麽多的人體呼吸機,傅心慈睡的比哪一日都安穩。
直到外麵傳來嘈雜的說話聲,她才悠悠的從睡夢中醒來。
她睜開眼睛環望下四周,才迷瞪瞪的坐直身子,就心裏暗自吐槽,她啥時候才能擁有一間完全屬於自己的屋子,哪怕隻有幾平大也好啊。
唉,照這趨勢,最少還得堅持一個月。她家的新院子一個月完工,她覺得有點懸。
她正懶散的坐在那兒胡思亂想,就聽見外麵說話的聲音更大了。
原來是幾個工匠,在為他們家的正房有幾間而爭論不休。
“孟二爺家隻有老少三代五口人,我感覺蓋三間正房就可以了。”錢工匠一直堅持自己的想法。
“人家又不是沒有銀子,幹啥隻蓋三間正房?多蓋兩間不行麽?”邱工匠感覺自己說的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