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透明棺材(第一更)
那個院子新建不久,有十多間新瓦房,院牆都是用樹枝扎的籬笆,所屬村子的村長說可以隨便住。
於是一些人就興沖沖的把鋪蓋帶到了新房子里,在屋子中間生火取暖。
有一位做飯的老人也跟著進了新屋子,也就是這個死去的老人,他看了看四周,就讓小夥子們馬上搬出來。大家很奇怪,也不想搬,都問老人為什麼要搬出去。
老人就讓他們往房子的正樑上看,大家這才發現房樑上刻有七道刀痕!
當地有個風俗,如果有人在房內上吊自殺,就要在房樑上用刀砍一道痕迹,這間房子的房樑上竟然有七道刀痕,顯然便有七個人在房內上吊自殺,實是最凶不過的凶宅。
大家頓時就都害了怕,急忙都搬了出去。
後來一打聽,原來竟是一家七口先後在房中上吊自殺的,其中包括一對新婚夫婦。這家人在別處本來過得挺和睦幸福的,誰知只搬來這個新屋子沒幾天,就出現了這種事,而且還沒有人知道是為什麼。
老人覺得事情太過蹊蹺,哪裡有一家人全部上吊的?
何況大家都是附近村莊的人,從來沒有聽說這裡有這樣的事情啊?再說新婚夫婦是擋煞能力最強的,很少有剛結婚就被鬼魂纏身之類的事情發生,否則也沒有沖喜這一說法了。
像這種吊死鬼唯恐避之不及新婚夫婦,怎麼可能莫名其妙的就上吊自殺了呢?
這樁蹊蹺怪異的自殺事件,加上工人們在河床底部莫名其妙的嘶吼,很快就在黃河兩岸傳開了,弄得人心惶惶。
於是當地政、府就專門派了一個民俗專家過來查看,探究真相,以安撫民心。
農民們也自發地組織了一些神婆和巫師,來進行驅邪禳凶。
可是這兩件怪異的事情還沒有搞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另一件更加怪異的事情又發生了!
就在民俗專家到來的當天下午,河裡傳出一個聳人聽聞的消息:工人們在河底幹活的時候,竟然在淤泥里挖到了一口巨大的棺材,而且是通體透明的棺材。
當民俗專家和一些見多識廣的老人們趕到現場時,已經有很多人在圍觀了。
這個老人也去看了,而且全程目睹了此事。
只見那是一口非常奇怪的棺材,剛剛挖出頂蓋,上面的泥已經擦去,棺體顯得晶瑩剔透。可是讓人奇怪的是,從透明的棺材蓋往棺內看,能很清楚地看見棺內裝滿了水,有一具屍體浮在中間,屍體旁邊還有很多小魚在來回遊弋,但卻看不到屍體的具體模樣,只隱隱約約看來好像穿著可以判斷生前無子的雙層壽衣。
照常識來看,任何魚類都是不可能在密閉的棺材里長時間生存的,所以這個棺材的密閉性肯定不好。
可是違反常識的是,如果棺材真的封閉不好,壽衣早就應該被水腐蝕爛沒了,屍體恐怕更是連半根骨頭都很難剩下,更何況按當地風俗,棺材下葬的深度一般不會超過三米,而這裡又是本就很深的河底,是黃河改道后才被淹沒的,這口棺材竟然沒有被大水沖走,當真處處都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按當地喪葬風俗,如果生前無兒,所有喪葬品便都是雙倍,當然,棺材除外。
一般來說,死者下葬時要口內含金,左手穿銀環,右手拿著打狗餅。
打狗餅是用玉米面和著頭髮茬蒸的乾糧,陰間路上有惡狗攔路時用來對付惡狗。
而厝屍的棺材卻要分為三六九等。
貧賤之人厝屍也就用三寸厚板的薄棺材,兩三年差不多就腐爛掉了。
富裕一點或是有身份的人厝屍便要用九寸板的厚棺材,並且是用樟木、檀木等質地堅硬的木材,而厚棺材外面還要套一個楊木的棺材,稱為楊木套棺,以厚陰福。
但是透明棺材確是誰都聞所未聞的,更不知厝屍其中的會是什麼樣的人,所以大家自然是都特別好奇,同時也隱隱約約心底直冒涼氣,感覺莫名恐懼。
在黃河中下游生活的人,都知道黃河經常會挖到東西,各地亂七八遭的傳說很多。
民、。,國的時候,聽說在河南和甘肅,都挖出過一種水晶棺材,但是像今天挖出的這麼巨大的一口透明而又明顯不是水晶的棺材,卻是誰都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老人都很迷信,都說這透明棺材就是龍棺,裡面那具浮在水中的屍體,就是已經死了的龍的屍體,包括這個老人也是這麼認為的。
但是那具屍體太模糊了,根本不能分辨是什麼,很多人說似乎是個人,也有人說那不是人,是條大魚。
工人們還在繼續向下挖掘這口透明棺材,但那些被認為見多識廣的老人們,卻不讓大家再挖掘了,並且還讓把挖露出來的棺材上面部分也重新掩埋,說不然會招來莫測之禍,都可能殃及子孫。
可是一些年輕人好奇心強,不信邪,堅持要把透明棺材挖出來看個究竟,還有人說萬一挖出點金銀財寶什麼的,不就發了嗎。
民俗專家也是抱著獵奇的態度,讓他們接著挖。
老人們攔阻不住,就在旁邊燒香禱告,神神叨叨地說一些孩子小無知,請神明多多包涵之類的話語。
這口透明棺材究竟是如何被挖到的呢?
原來就在當天午後,十幾個工人在河底清淤的時候,其中一個工人的鐵鍬無意中就挖到了一個硬物上,以為是碰到了埋在淤泥內的什麼金銀財寶,就趕緊拚命往下挖。其他工人聞訊也忙過來一起挖。
可是大家挖了好半天,沒有挖到任何金銀珠寶,卻挖出一具巨大的透明棺材來。
開始工人們只挖現出了一個棺材蓋,他們看出鐵鍬碰到的硬物並非金銀財寶,而是一口棺材時,既有些惶恐,又很是失望,但看那棺材蓋通體透明,又忍不住好奇,想瞧個明白,便一起繼續往下挖。
當民俗專家和那些見多識廣的老人們趕來的時候,他們已經挖掘幾個小時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