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張讓的提醒
蘇辰一邊忙著軍政改革,另一邊王宮的建造也逐漸到了尾聲,王宮建成之後,官員們請蘇辰賜名,想到歷史上的銅雀台,蘇辰便將王宮命名為銅雀台。
要建國,可不是件小事,繁瑣的事情多得很,好在有張讓這個老宮廷在,對於規矩禮儀什麼的最清楚了,在銅雀台上舉行了加冕儀式后,蘇辰當即在銅雀台設宴款待百官。
他並沒有按照漢朝的規矩設立王妃,而是仿照商周時期,設立了東西南北四宮王妃,以蔡琰為東宮王妃,位在四宮王妃之首,管理後宮妃嬪,其餘三宮王妃地位相等,以糜貞為西宮王妃,以甄氏為南宮王妃,以鶯兒為北宮王妃。
對於此事,本來也是有官員反對的,可蘇辰一句話就把這些人堵得說不出話來,同時也證明了他的權威,這些事情容不得別人置喙。歸根結底,他還是不想給這些人干涉世子人選的機會,雖然他現在沒有立下世子,但心中主意已定,絕不能任由這些官員參與,否則早晚必定釀成兄弟相殘的慘劇。
蘇辰被封為燕王之後,王朗也率領會稽郡歸降了,事實上他想不歸降也不行,豫章和吳郡把它給包圍了,一個不好,蘇辰兵臨城下,王朗只有死路一條。
王朗很配合的進行了軍政改革,蘇辰也讓他繼續擔任會稽太守,並沒有撤換他,只不過會稽郡的折衝府和鷹揚衛都是軍機處親自選派的人。
當了燕王之後,蘇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視察燕京書院,他有意來一次考核選拔文武官員,只是這個想法還在萌芽,所以他找到了蔡邕,想聽聽他的意見。
「岳父,如今本王麾下地盤越來越大,可江東等地多是留任官員,對於這些人,本王很不放心,所以想從天下士子之中選拔人才填充江東之地,只是此舉必定會引起世家的反感,不知道岳父對此有何看法?」
蔡家同樣是世家,而且現在還是大世家,有蔡邕在士林中的地位和蔡琰的身份,蔡家的崛起是必然之事。
蔡家的家族很大,就連荊州的蔡冒都能和陳留蔡氏拉上關係,將來南下攻打荊州的時候,少不得還得動用這一場關係,畢竟能獲得荊州蔡氏的支持不是。
蔡邕其實早就猜到他或許有這種想法了,因為燕京書院的士子畢業之後要去各個縣擔任縣官,首先就得接受政事堂舉行的測試,只是對於這一點所有人都覺得理所當然,能夠接受,因為是對士子們量才錄用,哪怕是世家都覺得合情合理。
可是如果把這個範圍擴大到整個天下,那就不一樣了,如此一來,便是給了寒門崛起的機會,這是世家萬萬不能接受的,他們絕不允許有挑戰他們地位的存在,一個不好,很可能動搖蘇辰的統治根基。
聽到他的話,蔡邕表情有些凝重,問道:「王爺已經決定了嗎?」
「本王已經決定了,現在找岳父商議,主要是考慮如何將其不良影響降低到最小,本王準備在考試之後將燕京書院改名為國子監,在各個州都建立一個書院,讓寒門士子也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如果順利,這種選拔官員的體制今後將成為慣例。」
蘇家如今已經是天下最大的世家之一,可他也只允許天下只有一個蘇家,絕不能有第二個蘇家,他手中掌握著印刷術和造紙術這兩大神器,完全可以給寒門百姓一條晉陞之路,從而斷絕其他世家的生存之路,讓天下只有一個大家族。
只是要實現這一點並不容易,他也沒有指望能在短期內實現,在他的理想中,能用兩代甚至是三代把這件事情做成都算是不錯了,欲速則不達,隋煬帝的前車之覆,他自當引以為鑒。
蘇辰的話讓蔡邕越聽越覺得有些驚嚇,是的,就是驚嚇,不過同時也很震撼,蔡邕是一個有志於兼濟天下的人,他也希望全天下的百姓都能有讀書的機會,他不是一個冥頑不寧的頑固派。
「王爺有這樣的雄心壯志是天下百姓之福,也罷,既然王爺心意已決,哪怕老夫賠上這一輩子的聲望,也要幫王爺促成此事。」
「多些岳父成全。」
接下來兩人商量了一下具體的事宜,比如該怎麼操作,比如如何在不引起世家的反感下把這件事情完成,這些都是兩人要考慮到的問題。
從燕京書院回去的時候,蘇辰很高興,來之前,他想過要怎樣才能說服蔡邕幫他,沒想到會這麼容易,這讓他省了很多心思。
走在回去的路上,張讓突然說道:「王爺,聽說最近孫家二公子在書院非常活躍,隱隱成為了書院學子之首。」
張讓平日里就跟在他身邊,有這麼個懂自己心意的人在身邊,的確能省很多事情,他總算是理解當初為什麼漢靈帝這麼重視張讓趙忠等人了,不得不說,這些人的確有些揣摩人心的本事,他們不會讓你在任何時候感覺到不舒服。
國之幹才要有,張讓這樣的人也不能缺少,尤其是像他現在這般身居高位,不可能只信任那些幹才,很多時候,一些不能親自出手的事情就要藉助他們去辦。
「哦?怎麼回事兒?」蘇辰倒是有些驚訝,前不久孫策背主之事給孫家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他雖然知道,但卻從來沒有干涉,只有這樣才能讓別人不至於察覺到蛛絲馬跡。
至於揚州歸附之後,他還沒有心思關注孫家,平日里也都是由蔡琰幫他處理這些小事情,但張讓既然這麼說,那顯然這不是一件小事,甚至是他不得不引起重視的大事,否則張讓不會輕易開口。
「孫權似乎和二公子走得有些近。」張讓點到為止,沒有繼續往下再說。
聽到這話,蘇辰也皺起了眉頭,一直以來,這種事情都是他的禁忌,他允許蘇進在學院之中尋找助力,比如諸葛亮等人,但是他絕對不允許其他的兒子這麼做,目的就是不能讓他們對不屬於他們的東西產生覬覦之心,如今孫權攀附他的次子,這顯然是個危險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