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強攻壽春
袁術想走,蘇辰自然不會這麼輕易就放他離開,他兵分兩路,一面派出大將張飛攻打豫州的沛國、梁國、陳國,一面親率大軍直撲壽春。
孫策和周瑜攻克廬江之後,也從廬江出兵圍攻壽春,袁術始料不及,趕緊召回雷簿守衛皇城,同時搬運皇宮中的財物,撤回汝南。
壽春城被兩面夾攻,雷簿也是有苦說不出,整個壽春皇城守軍不到五萬,如何能夠抵禦兩個強敵。
當然袁術也沒指望能擋住蘇辰,他只是要爭取足夠的時間撤退。
孫策周瑜二人從舒城出發,過六安,克合肥,攻破成德之後,直逼壽春城下,而蘇辰這邊也是進展神速,鍾離、當塗等縣城紛紛被蘇辰攻下,兩軍在壽春城下會師,合兵一處,自此孫策這一枚棋子已經完美地完成了蘇辰的部署,雖然會稽郡還有王朗尚未歸降,但揚州六郡已經有五郡落入他的手中,區區一個王朗不足為慮,只要他大軍一到,王朗要麼投降,要麼就只能滅亡。
「拜見主公!」周瑜孫策二人雙雙跪地見禮。
主臣再次相見,蘇辰也是感慨良多,他也沒想到孫策真的完成了他交於的任務,他趕緊上前扶起二人,誇獎道:「揚州能夠落入本侯之手,伯符和公瑾二人功不可沒,本侯已經奏請朝廷,為你二人請功,此戰之後,公瑾將出任揚州刺史之職,至於伯符,將會升為征南將軍,解決了袁術之後,本侯也是時候對盤踞在荊州的劉表動手了,到時候伯符你也可以親手為文台兄報仇。」
「多謝主公,末將日思夜想,就是想為先父報仇,主公能成全末將這份心愿,大恩大德,末將永生不忘。」孫策感激涕零地說道。
「伯符言重了,昔日文台兄遭遇不測之時,本侯就曾經派出過刺客刺殺劉表,只是劉表身邊守衛森嚴,身邊更是有一名深不可測的高手護衛,所以才沒有成功,這一次本侯要堂堂正正奪取荊州。」
蘇辰現在的底盤有些大,幽州、青州、徐州、揚州四州之地,幾乎就是封鎖了所有的出海口,所以建立一支強悍的海軍十分重要,一旦哪一天陸路交通被切斷,那麼幽州與青徐之地的海上運輸就成為了最重要的補給線。
好在太史慈沒有辜負他的期望,遼東的海軍基地經過多年建設,已經造出了能夠經得起海上風浪的大船,這種能夠在海上航行的大船和後世的福船比較相像,當初也是他借鑒了福船的模型設計出來的。
如今遼東的海軍基地已經建造出二十艘福船,至於樓船,整個海軍加起來的樓船數量超過五十艘,這多虧了周瑜孫策二人從南方送去的熟練工匠。
他將二十艘福船一分為二,分別成立了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第一艦隊就駐紮在遼東,第二艦隊則是駐紮在青州。
五十餘艘樓船也被編為兩大艦隊,分別是第三、第四艦隊,而這兩隻艦隊已經南下,一支駐紮在柴桑,另一支駐紮在廣陵。
第一艦隊的將軍由太史慈親自擔任,第二艦隊歸屬於青州水師,由徐盛擔任將軍,呂岱為副將,第三艦隊和第四艦隊則被他單獨編為揚州水師,由周瑜擔任水師將軍,蔣欽周泰二人分別擔任兩大艦隊的統帥。
海軍都督府下面主要有四大艦隊,有四個基地,兩個在遼東,一個在青州,一個在柴桑,這四個基地都有造船廠,具備建造和修補船隻的能力,海軍下屬也有三大水師,分別是遼東水師,青州水師和揚州水師,三大水師都歸屬於海軍都督府管轄。
周瑜除了是揚州水師將軍的職務,還兼任海軍副都督,在海軍的編製你,都督之下是副都督,再下面就是水師將軍,再往下則是艦隊將軍,再往下則是每一艘船的樓船將軍或者福船將軍,再往下則是校尉、軍侯、司馬等等,可以說海軍中的品級要比陸軍高很多,如果按照東漢的軍制對應,那麼海軍大都督位同大將軍,全權掌管所有海軍士卒,而水師將軍則相當於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艦隊的將軍則是相當於衛將軍、前後左右將軍一流,樓船將軍則是相當於四鎮四征將軍的品級,太史慈只接受蘇辰這個主公的領導,所以海軍在蘇辰的麾下地位很高。
孫策不過是征南將軍,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周瑜的軍職要高處孫策幾個等級,而且周瑜還兼任揚州刺史的職務,可以說上馬管軍,下馬管民,足以見得蘇辰對他的重視和信任。
事實上這麼做也是蘇辰有意為之,孫策在江東的影響力太大了,他不能放任下去,所以利用周瑜的聲望和能力牽制孫策就是很好的辦法。
這次戰爭結束后,他還準備讓諸葛亮去擔任豫章郡守,諸葛亮也是時候正式走上舞台了。之所以讓諸葛亮去擔任豫章郡守,主要是他看上了荊南四郡,所以他準備把蘇進也派去豫章,暫時只能讓他做一個平南中郎將。
至於原本的豫章郡守諸葛玄,他則是準備讓他出任吳郡郡守,吳景在吳郡的影響力太大,這不是他希望看到的結果,所以調離吳景是最好的辦法。
蘇辰當然也知道陸遜此人,他準備把陸遜跟在自己身邊,好好培養幾年,這可是一個好苗子,也算是給將來上的一道保險。
到了這個時候,他才覺得身邊的人才有些不夠用了,雖然燕京書院每年都能夠畢業一批人才,但這些人大多都只能擔任縣中小吏,積累經驗之後,才能勝任縣丞縣令之職,等他們成長起來,還需要數年時間。
好在之前畢業的學生中也不乏出類拔萃之輩,他準備選派一批來揚州任職,揚州不像青州和徐州,這裡並沒經歷多少戰亂,世家的勢力很大,他必須進行打壓,雖然不能明著來,但這並不妨礙他摻沙子。
蘇辰與孫策周瑜合兵一處后,當即勒令大軍強攻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