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裡應外合
陸康在廬江百姓中聲望很高,儘管已經去世,但不少人都還懷念陸康當太守的日子,那時候廬江遠離中原戰亂,物阜民豐,百姓生活殷實,可以說是世外桃源也不為過。
可陸康死後,廬江百姓的日子就過得大不如前了,尤其是袁術的軍隊佔領舒城之後,賦稅徭役比起之前陸康在時多了一倍,袁術徵召民夫在壽春修建宮殿,又大肆徵召庄丁,可以說廬江百姓苦袁術久矣。
舒城的世家豪族也沒少被袁術手下的官吏盤剝,今天是為了修築城牆,捐糧捐物,明天又是慶祝新皇登基,號召世家們源源不斷地捐贈,這些世家同樣對袁術十分不滿。
但比起普通百姓來說,這些世家算是好的,畢竟在捐出了那麼多的錢糧之後,他們族中的子弟也得了個一官半職,可眼下袁術敗局已定,袁術封賞的官職也不值錢了,這些世家都是聰明人,懂得如何才能確保家族能夠度過此劫,所以陸遜幾乎沒費什麼力氣就說服了這些舒城的世家投效。
城內暗流洶湧,陳蘭的日子也不好過,尤其是他派出去求援的斥候一直沒有消息傳回來,這讓他心上又蒙上了一層陰影,樂就已經被俘,可以想見雷簿那裡也無法支援他,要收住舒城,只能靠他自己。
陳蘭命令城中的世家大族交出私兵,協助官軍收成,這一下總算刺激到了世家中人敏感的神經,私兵是什麼?這可是他們的私有財產,眼下陳蘭輕飄飄一句話就要讓他們交出私兵,怎麼可能?
即便是陳蘭自己也對此抱有疑慮,在他想來,這些世家總會支援一些私兵,畢竟眼下舒城還在他手裡不是,可令他喜出望外的是,這一回世家中人沒有猶豫,紛紛慷概解囊,你家出一百,我家出兩百,他家出三百,最後總共湊足了將近五千私兵協助陳蘭守城。
有這五千私兵加入守城,陳蘭總算是舒了一口氣,要防守四門,他手下的三萬軍隊看似很多,實則分散開來也不過寥寥無幾,更何況這些軍隊還是輪流巡邏,這麼一算,每道城門的守軍不過三千人罷了。
陸遜是這些世家推選出來的代表,這五千私兵也是由陸遜統帥,陳蘭沒有因為陸遜小小年紀就輕視他,尤其是陸遜給他提了兩個建議之後,他對陸遜越發看重。
陳蘭沒有懷疑陸遜的動機,要知道城外的孫策和周瑜同陸遜可是有仇的,也正因此,陳蘭對陸遜很放心,時常把他帶在身邊,雖無謀士之名,卻有謀士之實。
「伯言,依你看,如今孫策周瑜合圍舒城,雷將軍是否能夠派出援兵解救舒城?」派去求援的斥候已經好幾撥了,可一直沒有消息傳來,這讓陳蘭有些慌神,要真是這麼圍下去,只怕再過半個月城內就要斷糧了。
「雷將軍只怕派不出援兵救援舒城了,孫策既然攻克了臨湖,勢必會留下重兵防備雷將軍,更何況陛下那裡接連損失了二十萬大軍,壽春皇城已經很難派出軍隊抵擋下邳的蘇辰,只怕陛下很快就會把雷江軍召回皇城守衛。」
聽到陸遜一番分析,陳蘭嘆息一聲,說道:「哎,雖然知道伯言你所言非虛,可本將軍還是有些無法接受,想當初跟隨陛下討伐董卓時,是何等的威風意氣,沒想到如今我等卻被孫策這個黃毛小兒圍在城內,就連一個斥候都無法突圍出去,眼下我軍糧餉已經不足半月,在這麼下去,只怕城內就要人心惶惶了。」
「將軍為何不主動出擊?」陸遜的話讓陳蘭很意外,可他沒等對方發問,就解釋道:「將軍手下三萬士卒都是久經沙場的勁旅,此時士氣尚存,如果將軍拚死一搏,尚有一線生機,如果我軍困守舒城,只怕早晚被孫策攻破,更何況我軍接連逼迫城內的世家,難保這些人不在背後給將軍使壞,內憂外患之下,一旦斷糧,那才是真正的危機。」
「哦?」陳蘭細細品味陸遜的話,倒有幾分道理,問道:「伯言也是世家中人,如何不維護世家的利益?」
陸遜早知道對方會這麼問,慷慨激昂地答道:「在下雖然是世家中人,可以知道忠君的道理,食君之祿,自當為君分憂,眼下敵軍兵臨城下,在下自當與舒城共存亡。」
「伯言忠勇之心,本將軍已經知曉,你適才說我軍主動出擊,不知伯言有何良策?」
「好叫將軍得知,孫策與周瑜二人圍困舒城,連日來大動干戈,想必軍中糧食也所剩無幾,如果將軍派一支奇兵夜襲敵營,燒毀敵軍糧草,一旦斷糧,孫策周瑜不戰自退,舒城之圍也就順勢而解了。」陸遜侃侃而談,表現得成竹在胸。
陳蘭一聽,陸遜之計或許可行,他有舒城為底蘊,尚且面臨斷糧的危機,周瑜和孫策遠道而來,肯定也沒帶多少糧草,若是燒毀了敵軍的糧草,那舒城之圍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好,便依伯言之計,今夜本將軍親自帶兵夜襲敵營,只不過如此一來,城內就需要伯言支應,稍後我會任命伯言為我軍主簿,在我不在城裡的時候,軍中有任何事情伯言可一人而決。」
「多謝將軍信任,陸遜必定不辜負將軍的期望。」
陳蘭當即在軍中挑選了五千精銳,準備今夜襲營,陸遜必須把這些安排第一時間傳遞出城,索性有城中的世家幫助,周瑜和孫策很快就得知了陸遜的安排。
看完陸遜寫的書信,周瑜興奮地說道:「伯符,破城就在今夜,伯言來信說今夜陳蘭會夜襲我軍,我意咱們兵分兩路,陳蘭此人武藝不凡,非伯符不能敵,所以守護大營之事就交給伯符了,我會不下一個口袋陣,只等陳蘭鑽進來。」
「至於我,我便率軍入城,儘快控制住城內的陳蘭軍隊,好在伯言現在已經得到了陳蘭的信任,又有城內世家的幫助,我這邊不會有太大的戰事。」
孫策一聽,當即同意了周瑜的提議,兵分兩路,孫策留下對付陳蘭,而周瑜這率領蔣欽周泰在陸遜的接應下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