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武破三國> 第273章 周瑜到皖縣

第273章 周瑜到皖縣

  孫策佔領皖縣后,蘇辰很快就得到了消息,當即讓周瑜將四萬大軍分批運送到皖縣。


  廬江太守陸康很快就得知了皖縣失陷的消息,他急忙派出援兵馳援皖縣,援兵到了城外,被孫策打了個埋伏,只剩下不到一成的殘兵敗將狼狽而歸。


  陸康也知道,孫策在皖縣站穩了腳跟之後,很快就會沿江而上,對舒縣用兵,所以他顧不得皖縣的丟失,而是調集周邊縣城的兵馬,全力防守舒縣。


  在援軍到來之前,孫策不會輕舉妄動,攻入皖縣之後,他才知道這一仗打得僥倖,陸康在廬江官聲很不錯,深得百姓士族擁戴,如果不是佔了騎兵之利,殺了個措手不及,要是強攻的話,僅憑袁術麾下的這三萬軍隊還不一定能輕鬆拿下皖縣。


  皖縣劉縣令是個好官,孫策勸降他之後,令其出榜安民,穩定城中局勢,而後便開始普查人口賦稅,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這裡都是他的大本營,所以必須做到心裡有數。


  皖縣有人口十萬,縣兵三千,因為靠近長江,所以良田比較肥沃,百姓尚能果腹,比起中原地區,這裡的百姓是很幸福的,這也多虧了陸康這個太守。


  陸康一心忠於漢室,不屬於任何一路諸侯的勢力,只聽從朝廷調遣,之所以能在廬江太守這個位置上做下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得到了本地士族和百姓的支持。


  周瑜的船隊一次只能運送一萬士卒和一部分糧草,等周瑜從廣陵沿江而下,到達皖縣的時候,已經是半月之後了。


  對於周瑜的到來,孫策很高興,因為要保密,所以孫策只帶了親兵去江邊接周瑜,二人再見,唏噓不已。


  周瑜率先打破了沉默,說道:「伯符,之前傳出你私放曹昂,背棄主公的事情,我說什麼也不相信,後來主公讓我青州水師南下運兵運糧,我才知道你是主公安排在揚州的一枚棋子,伯符為了主公的大業,真是太委屈了。」


  孫策不以為意地答道:「公瑾言過了,主公待我恩重如山,如今既然主公有命,別說是受點委屈,哪怕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辭。」


  「好,伯符勇烈!」周瑜沒有繼續糾結這個話題,轉而說道:「伯符如今屯兵皖縣,可有攻下廬江之策?」


  不待孫策回答,周瑜先說道:「我叔父周尚乃是廬江郡丞,昔日我在陸康麾下待過,對陸康此人有些了解,這是一個一心為民的好官,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伯符要想拿下舒縣,只怕不易。」


  孫策對此也是一籌莫展,聞言說道:「不瞞公瑾,之前我想的是等公瑾的先頭部隊一萬軍士一到,便帶兵圍攻舒縣,此時想來,這個做法的確有些笨拙,舒縣作為廬江治所,糧餉不缺,守城士卒不弱,要想攻下,並非一日之功。」


  「我倒是有個辦法,或許可以一試。」


  「什麼辦法?」


  周瑜侃侃而談:「戰事一起,受苦的終究是黎民百姓,主公對揚州志在必得,我叔父如今在舒縣,我想進城去見他一面,若是能說服我叔父歸降主公,事情就成了一半,而後再想辦法叔父太守陸康,只是這後面一半怕是不容易啊。」


  「公瑾真是妙計!」孫策聽聞,大喜道:「即便不能說服陸康,若是公瑾叔父願意歸順主公,咱們只需要來個裡應外合,如此便能打開城門,免去一場刀兵。」


  「哎,此事只怕也沒有那麼容易,陸使君對我周家十分照顧,除去公務上的關係,我叔父與陸使君私交也甚好,我也不敢保證能夠說服我這位叔父,一切只能盡人事,聽天命吧。」


  「如此就拜託伯符了。」


  周瑜帶來的一萬先頭部隊,領兵將軍是徐盛,徐盛投靠蘇辰已經十來年了,忠心耿耿,帶兵的能力很突出,蘇辰此次命他前來協助孫策,也是對孫策的一個制衡。


  周瑜孤身去了舒縣拜見周尚,周尚早就知道自己這個侄兒在燕侯麾下深受重用,對於周家來說,這實在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畢竟燕侯可是如今天下一等一的諸侯,周瑜年紀輕輕也已經是青州水師將軍,實在是難能可貴。


  當周尚聽管家說周瑜獨自求見,周尚拋下公文,立馬趕回了府邸,剛剛見到周瑜,就問道:「公瑾,你為何會出現在舒縣?你不是在燕侯之下當官嗎?」


  「叔父,此次小侄奉主公之命率領水師南下,襄助屯兵皖縣的伯符,想必叔父猜到我來的目的了吧?」對於周尚,周瑜沒有隱瞞,直接說出了來意。


  「你是說孫策是燕侯派來攻取揚州的一枚棋子?」周尚大為震驚,不敢置信地說道:「沒想到全天下的人都被燕侯騙了,那你此來是為了什麼?難不成是想勸降我?」


  「正是!不瞞叔父,燕侯對揚州志在必得,小侄已經率領大軍從長江支援伯符,不日他就要兵臨城下,陸使君是個好官,可大勢面前,他也擋不住這滔滔洪流,未免流血漂櫓,百姓遭殃,所以侄兒想勸說叔父歸降主公。」


  「這…」周尚倒是沒有拒絕,對他來說,投靠蘇辰這樣的大諸侯,肯定好處不少,更何況周瑜還在對方手下深受重用,只是陸康對他十分信任,要他在這個時候背叛陸康,著實是有些難為情。


  周瑜知道自家叔父的秉性,見他遲疑,當即說道:「叔父大可不必為此為難,陸使君已經年近七旬,說實話已經不適合繼續擔任廬江太守了,如果可以,我希望叔父能夠勸說他辭官歸隱,如此一來,也算是全了他對我們周家的情誼。」


  「哎,公瑾你有所不知,使君為人一心忠於朝廷,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只怕要說服他,卻是沒有那麼容易啊。」


  周瑜也知道對方說的是實情,可是廬江必須拿下,他進一步問道:「叔父,不知你意下如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