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劉虞登基,改元中興
看著滿座諸侯都把目光聚集在自己身上,袁紹心思複雜,坦白說立劉虞為帝不過是權宜之計,他的作用是幫助袁紹自己掌控天下大權,劉虞不過是個傀儡而已。
之所以不選擇其它人,或者是由於資歷不夠,或者是由於其人不好駕馭,唯有劉虞最符合這個皇帝的人選,且不說劉虞年事已高,精力不濟,已經沒有了那麼大的雄心壯志,就說劉虞平素為人處世的原則,就讓袁紹決定了選擇他。
事實上,劉虞的反對也並沒有超出他的預料,劉虞乃是仁厚之人,這樣一個人,是萬萬不會有僭越之心的,可是,要說劉虞心裡沒有一點想當皇帝的想法,卻又不盡然,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把劉虞心底里那一點點想法給放大,無限的放大。
「諸位,既然劉伯安尚有疑慮,此事容后再議,且讓袁某去見一見劉太尉,當面和他分析清楚利弊,如果屆時劉太尉仍舊推辭不受,那咱們也不好強人所難了,所以今日且先散了吧,等本盟主見了太尉之後再議。」
「那咱們就靜候盟主佳音了。」
眾位諸侯草草散去,只剩下袁氏兄弟二人的時候,袁術見左右無人,不無試探地說道:「大哥,既然那劉伯安不識好歹,咱們何必立他為帝?以小弟的想法,如今十九路諸侯以大哥為尊,我看這皇帝就應該讓大哥來做,咱們汝南袁氏乃是虞舜的後裔,而現今我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如何做不得這天下之主?」
被袁術這麼一說,袁紹心底的那一絲野心也被他鼓動得蠢蠢欲動,腦袋裡不由得幻想著黃袍加身,坐上龍椅的那一幕。
袁術見大哥沒有反對,繼續鼓吹道:「大哥,咱們如今手握百萬雄兵,只要給那些諸侯們封官許願,相信他們也不會反對,有這百萬雄兵在手,以我袁氏的威望,天下州郡可傳檄而定,屆時區區董卓不過是纖芥之疾。」
「住口!」袁紹也只是稍微沉浸在虛幻的幻想之中就回過神來,制止袁術說道:「公路,此等無君無父之言休得再提,我袁氏一門,對漢室的忠心天地可鑒,此等僭越之事,萬萬不能為之。」
聽到袁紹冠名堂皇的話,袁術心中不屑,緊接著又聽袁紹說道:「再則說了,大漢雖然日漸頹勢,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如果我袁氏做那出頭之人,勢必會遭到全天下諸侯的圍攻,屆時不要說誅滅董卓,恐怕我們會代替董卓成為天下人人得而誅之的對象,所以這等想法你萬萬不可有,明白嗎?」
「小弟受教了!」袁術嘴上服軟,心中則是想到:原來你袁本初不是沒有稱帝之心,只是怕做出頭鳥罷了,如此畏首畏尾,難成大事,假以時日,若是我袁公路大權在握,倒要嘗一嘗做那九五之尊的滋味兒。
他心中的想法袁紹不得而知,只聽他嘴上問道:「大哥,那劉虞不願為帝,咱們現在該如何是好?大軍進入洛陽已經一個多月了,要是再沒有動作,遷延日久,咱們內部必定不穩啊。」
袁術總算是說了句靠譜的話,袁紹皺起眉頭,想了想說道:「公路,我記得劉虞的長子叫什麼名字來著?」
「劉和!」袁術莫明其妙地答道,「大哥,劉和如今就在洛陽,他原本就是朝廷的侍中,董卓裹挾劉協出逃的時候,不知為何,這劉和竟然留了下來,你問他幹什麼?」
袁紹聽說他就在洛陽,大喜道:「恐怕破局之人就在劉和身上,公路,你想啊,如果劉虞當了皇帝,那劉和就是太子,縱然劉虞不願意當這個皇帝,可你覺得劉和會不願意當這個太子嗎?」
「大哥的意思是?」
袁紹成竹在胸地答道:「我的意思是咱們先說服劉和,讓劉和去說服劉虞,兒子說服老子只怕會比外人要容易多了,你以為呢?」
「妙啊,大哥此計甚妙!」袁術由衷地讚歎道:「既然如此,那我現在就去找劉和。」
「且慢!」袁紹出生阻止道:「公路,此事可大可小,咱們還需從長計議一番,你我先別急,先派人去打探一下劉和的性情喜好,最好是讓他有什麼把柄落在我們手裡,到時候就事半功倍了。」
「小弟這就去辦。」要說干正事兒,袁術可能會拉稀擺帶,但是要說整人害人,這可是袁術的強項,要知道他可是當年的洛陽第一紈絝,整治一個區區的劉和還不是手到擒來。
時間過了一天,袁術就欣喜地拿著他得到的信息來見袁紹了,袁紹看后大喜道:「好,公路,此事你辦得甚好,有了這東西,不怕劉和不就範,或許將來他還會是一枚重要的棋子。」
也不知道袁術跟劉和說了些什麼,總之當天晚上劉和回到家之後,劉虞就發現他很不正常。
「和兒,為父看你臉色不好,可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劉虞乃是一名忠厚長者,對於自己的兒子,也十分疼愛。
劉和見了父親,神情有些慌亂,不過很快就鎮定下來,答道:「回稟父親,兒子沒什麼事兒,只是這幾日見父親臉上寫滿了憂愁,兒子因為不能為父親分憂,所以心裡有些難過。」
「原來是這樣,你沒事兒就好!」劉虞捋捋鬍鬚,看著窗外的月色,說道:「如今袁盟主要立為父帝,和兒,你對此事是怎麼看的?」
劉和不知道父親是在考較他還是不經意地一問,不管是什麼,他都只會有一個回答:「父親,兒子以為,父親應該接受袁盟主以及眾位諸侯的提議。」
「哦?」劉虞本沒指望他回答,聽到這話,好奇地問道:「怎麼說?」
劉和整理一下思緒,條理清晰地回答道:「回稟父親,兒子之所以認為父親應該答應諸侯們的提議,理由有三點。」
「第一點,父親乃是光武帝後裔,按理說這大漢江山也應該有父親一份,兩百年前,王莽篡漢,若非有光武帝聚兵討賊,又豈會有如今大漢的二百年江山,今日之情形與兩百年前何其相似,董卓就是那當世王莽,他所立的皇帝劉協不過是董卓手中的傀儡,玩物,若是咱們不另立朝廷,那董卓的陰謀就會得逞,放眼天下,能有這個威望和仁德的宗室之中,父親當是執牛耳者,所以兒子認為父親應該舉起大旗,還我大漢朗朗乾坤。」
聽到這一番話,劉虞有些詫異,不過心中覺得他說得並非毫無道理,如今這大漢天下,與兩百年前的情況何其相似,他若是不站出來,或許真就是讓董卓如願了。
「你繼續說!」
受到劉虞的鼓勵,劉和侃侃而談,繼續補充道:「其二,父親仁德之名遍布天下,主政幽州時,平定了烏桓之亂,並且讓異族之人心服口服,可以說文治武功,絲毫不差,若是父親當這個皇帝,乃是天下萬民之福。」
「嗯,這一點雖說有拍馬之嫌,不過也切中要害,你再說說最後一點。」劉虞對兒子的表現十分滿意。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父親是否想過,如果父親不願意當這個皇帝,那大漢今後會何去何從?」
「十九路諸侯進入洛陽之後,已經聲明不會承認長安的朝廷,如果父親不站出來,或許其中會有人行那僭越之舉,真到了那個地步,大漢烽煙四起,諸侯爭霸,這大漢江山還是我們劉家的嗎?」
「真到了那時,天下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而無論是何人稱帝稱王,我們這些宗室子弟都是喊打喊殺的存在,將永無出頭之路,甚至家族也會覆滅,到那時,父親即便去了九泉之下,又有什麼面目去見地下的列祖列宗呢?」
「會這樣嗎?」劉虞震驚地看著自己這個兒子,沒想到他竟然看得這麼遠,他知道,劉和說的肯定是事實,真到了那時,他們這些宗室子弟就會淪為萬劫不復之地。
一番振聾發聵的話把劉虞心底里那點不忍沖刷得一乾二淨,此時此刻,他覺得,無論於公於私,這個皇帝他都必須當,不當就會是大漢朝的千古罪人。
思考明白之後,劉虞欣慰地看著劉和,說道:「和兒,你今日能說出這一番話,看來你這幾年的學問也沒有白做,不錯,不錯。」
「父親過譽了。」見到劉虞背過身去,劉和心虛地抹了抹額頭上的冷汗,等他走出劉虞的房間之後,才發現,背上已經全部被汗濕了。
看著天邊的月色,劉和心中想到:雖然這話不是出自我的本意,可真是父親當了皇帝,那我就是太子,說起來我還真應該感謝那人。
第二天,劉虞就把自己的心思隱晦地傳遞給了袁紹,袁紹得知后大喜,召集十九路諸侯商議,為劉虞的登基大典做準備。
好在有朝廷的老臣們幫扶,因為戰事的原因,一切從簡,十日之後,劉虞以及十九路諸侯在洛陽祭天,劉虞正式登基為帝,改元中興,公元190年是為中興元年。
與此同時,董卓在長安則沿用年號初平,中興元年也就是初平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