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武破三國> 第121章 該怎麼封賞是個難題

第121章 該怎麼封賞是個難題

  「元福,本侯封你為司馬,令你協助張將軍和鄒校尉整編黃巾俘虜,你可願意啊?」


  「末將遵命!」


  有了周倉協助,俘虜的整編就輕鬆多了,戰果統計完畢之後,張遼第一時間彙報給了蘇辰。


  「主公,本次大興山之戰,我軍傷亡二百三十八人,主要損失的是漢影,其中先登營有兩個士兵被撞倒在地,踩踏成重傷。」


  「本次戰鬥繳獲馬匹三百餘匹,糧草五千石,軍械車馬無數,總共殲滅黃巾士卒九千餘人,俘虜黃巾降卒五萬人,部分黃巾逃入村落,遠遁深山,無從追擊,還有的不知所蹤。」


  聽了張遼的彙報,蘇辰點點頭,開始思考如何給朝廷寫戰報,不一會兒,就寫好了戰報,一份抄寫給劉焉,另一份命人火速遞往洛陽。


  孫賓碩去了洛陽之後,蘇辰就讓他在那裡住下,代表他打好和各方面的關係,尤其是大將軍何進那裡,不容有失。


  之前大破三十萬黃巾的戰報就是由他遞往洛陽,交到孫賓碩手上,再由他面呈大將軍何進,而後由何進遞給當今陛下。這個途徑是對他最好的方式了,身為北中郎將,直接受大進軍何進管轄,雖然是協助董卓,但他也不會把所有的功勞都分給董卓一份,現在也是他站到前台來的時候了。


  事實上以他今時今日的地位,完全可以直達天聽,可說是直達天聽,最後還不是要落到其它人手裡,要麼是何進,要麼就是十常侍,他身為清流一脈,蔡邕的女婿,在明面上必須和十常侍保持距離,這是節操所在,所以只能讓何進轉交朝廷。


  寫好了奏報,他把周倉叫過來,問道:「元福,五萬俘虜中青壯大概有多少人?」


  「回將軍,能戰之兵大概有一萬人左右,其餘都是些老弱婦孺,被裹挾而來。」說到這裡的時候,他有些臉紅。


  「嗯。」蘇辰沒有在乎他想什麼,沉吟半晌,說道:「你將一萬青壯去蕪取精,留下一半五千人,編為兩部,一部護送這些老弱婦孺北上,前往歸化城安置,另一部由你統領,今後便負責我軍糧草輜重,如何?」


  「遵命!」


  「對了,護送降卒北上之人,本侯已經想好,就由田司馬親自走一趟,待會兒本侯把他叫進來,你二人交接一下。」


  「諾!」


  周倉很快就和田豫選出了五千精壯,田豫親自帶領兩千五百人,在五百漢影的協同下,護送幾萬人北上,這些人都是難得的勞力,雖然是老弱婦孺,可那些身體羸弱的早就死掉了,剩下的都算是身強體壯之輩,干點活兒不成問題。


  徐晃的大軍趕來,帶來兩個消息,一個是朝廷的旨意,另一個則是青州刺史龔景的求援信。


  劉宏自從得到黃巾叛亂的消息后,尋歡作樂的心思也淡了,整日里都擔心黃巾會不會打到洛陽來,甚至已經動了遷都之念,要不是一幫老臣極力反對,只怕他早就出逃了。


  大將軍何進負責剿滅天下黃巾,首當其衝,每日都要去給劉宏奏報,可是三個中郎將,左中郎將董卓在廣宗和張角對峙,一時間僵持不下,右中郎將皇甫嵩又在潁川長社被波才圍困,遲遲無法突圍,北中郎將蘇辰那裡更是沒有抱希望。


  所以何進愁啊,日思夜想,幾乎把頭髮都愁白了,卻還是沒有任何好消息傳來。


  不只是何進發愁,事實上十常侍更發愁,要知道皇帝的心情直接關係到他們的身家性命,雖然他們沒有後代,可他們有家族啊,甚至有過繼的兒子,孫子,為了他們的身家性命,他們也要把皇帝給哄高興了。


  可是,無論怎麼哄,皇帝就是高興不起來,就連朝都不上了,大臣們急得上躥下跳,太監們急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何進急得就像是乾涸的河流。


  整個洛陽上空都飄蕩著一股子濃濃的愁緒。


  就在此時,蘇辰的一封戰報猶如久旱逢甘霖一般,他這一場及時雨實在是來得太及時了。


  當拿到蘇辰大破三十萬黃巾大軍,於萬軍之中斬殺三十六渠帥之一的程遠志及其副將鄧茂的時候,何進心中那叫一個渴遇甘霖。


  他也沒管戰報的真假,直接就把這一封戰報送到了劉宏的案桌上。


  劉宏拿到戰報一看,頓時龍心大悅,當場放下奏摺后就去臨幸了幾個美女,還順帶著誇獎了張讓趙忠二人一句。


  兩個太監被皇帝這麼一誇,那真叫個心中甜蜜啊,猶如墜入蜜罐之中一樣,心想身家性命總算是得到了保全。


  第二日,上朝之後,劉宏就把戰報給忠臣傳閱,並說道:「諸位愛卿,正所謂國難思良才,板蕩遇忠臣,什麼是忠臣?像蘇愛卿這樣的就是真正的忠臣。」


  「朕自得知黃巾賊逆叛亂以來,不曾睡過一個好覺,每日聽到的,看到的都是哪個州府又被攻破了,哪裡的郡縣又被黃巾賊寇佔領了,哪裡的百姓又被屠殺了,凡此種種,皆沒有一個讓朕舒心的消息。」


  「可今日,遠在北方平定黃巾的蘇愛卿卻是給朕傳來了一個好消息,蘇愛卿集結兵馬,在歸化城下與程遠志三十萬大軍對峙,以弱勝強,廟算無敵,大破三十萬黃巾賊寇,擒殺了賊首程遠志鄧茂,人頭也送到了洛陽。」


  「危難之際,蘇愛卿力挽狂瀾,為朕分憂,諸位,此可當忠臣呼?」


  劉宏一席話把蘇辰誇到天上去了,不過這一封戰報來得正是時候,可以說此時的政治意義十分巨大,已經遠遠超過了戰報本身敘述的東西。


  這一封戰報,給大漢朝廷滿朝官員增添了信心,讓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大漢的希望,更看到了皇帝的所作所為,所以,這一封戰報的政治意義十分巨大。


  除了朝廷之外,普天之下的官員,士族,百姓都在看著天下的一舉一動,這一封戰報更是增添了全天下百姓的信心,如此,還不重要嗎?

  底下的朝臣議論紛紛,大多都是誇獎之言,無論是哪個派系,聽到皇帝的這一番話,都放下了成見,明白大局為重的道理。


  只是有少部分人對於蘇辰私自收納三十萬降兵之事頗多微詞,只不過在大勢所趨面前,這些不和諧的聲音很快就給淹沒了。


  看著議論紛紛的朝臣,劉宏正襟危坐,問道:「諸位愛卿,蘇愛卿立下如此大功,該如何封賞呢?」


  「這……」


  劉宏這麼一問,卻是沒有人說話了,蘇辰雖然立下了大功,可到底還比較年輕,而且現在已經是北中郎將,位高權重,要是再升,那可就有些太另類了。


  雖然朝臣們都贊同皇帝的褒獎,也認為蘇辰立下了大功,可若說是重重地陞官,他們就不那麼爽快了。


  劉宏見眾人低頭不語,心中不悅,直接點名問道:「袁愛卿,你以為朕該如何封賞有功之臣?」


  劉宏點的乃是司空袁逢,也就是袁術的父親,袁逢和其弟袁隗此時並列三公,袁逢是司空,袁隗是太尉。


  袁家在袁逢,也就是袁術袁紹的老爹這一輩有四房子弟,老大袁平,其子就是那個十八路諸侯討董中的一路諸侯,山陽太守袁遺。


  老二袁成,官至左中郎將,早逝,袁紹就是袁逢過繼給袁成的,在下面就是袁逢和袁隗了。


  袁家之所以被稱為四世三公,就是自袁良以後,至其孫袁安官至司空、司徒,袁安幼子袁敞為司空,袁安次子袁京之子袁湯為司空、司徒、太尉,袁湯之子袁逢亦至司空,袁逢之弟袁隗亦至司徒、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五人,號稱「四世三公」。


  被皇帝點名,袁逢也不能不答,只好說道:「啟奏陛下,微臣以為,破虜侯此番立下大功,可以增加他的食邑。」


  蘇辰的破虜侯食邑不過百戶,也就是個亭侯,比起董卓的列侯,差了不是一星半點兒,袁逢的這個提議倒是合了許多大臣的心思,增加食邑,不外乎就是多給了點錢而已,既能讓皇帝高興,又不至於讓其升得太快,算是一個兩全之策。


  只是袁逢低估了劉宏的期望,聽到這個回答,不置可否,臉色有些不虞。


  接著他環顧四周,目光落在後面一點,又點了一個人的名,問道:「周愛卿,汝以為朕該如何封賞?」


  劉宏這一次點的人乃是洛陽令周異,周異正是周瑜的老爸,洛陽令品秩不高,但國都的縣令,地位極高,自然不能以普通縣令來衡量,其地位相當於郡守彷彿。


  周異出列答道:「回稟陛下,蘇破虜不到而立之年,已經初登高位,若是再行陞官,只怕並不是一件好事,須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


  「那你以為該如何?」聽到周異的話,劉宏語氣不善地問道。


  周異誠惶誠恐地答道:「微臣以為,除了增加食邑之外,陛下不妨犒賞其父或者其子,又或者賞賜他麾下將士,如此一來,既遂了陛下對他的賞識之心,又不至於讓他木秀於林,如此卻是兩全其美。」


  「嗯!」這一次劉宏難得的沒有反駁,而是仔細思考,到底該怎麼封賞蘇辰。


  至於周異,總算是僥倖過了這一關,心說朝堂之上,伴君如伴虎,眼下他年老體衰,天下不寧,或許也是時候回廬江老家頤養天年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