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太行書院
光合二年,冬日!
司徒劉郃與陽球商議逮捕拷問張讓、曹節,曹節等人知道后,一起誣告劉郃等人。結果陽球被逮捕,送進洛陽監獄,本人被處死,妻子兒女流放邊疆。
陽球這個酷吏一死,蘇家來自朝廷的壓力終於消失了,很快,朝廷就傳來了旨意:五原郡長史高順,忠貞任能,擢為五原郡太守。
司馬蘇寔,勤於王事,升為五原郡長史,至於其下官吏,由太守任免,最終報朝廷考核。
高順如願以償地成為了太守,五原郡的局勢徹底被蘇家掌握。
上任之後,高順就在蘇辰的授意下,首先把屠刀伸向了軍隊,司馬一職至關重大,得由親信擔任,想來想去,還是覺得只有魏續適合這個職位。
五大都尉之職,分別由其餘五健將郝萌,曹性,侯成,成廉,宋憲五人擔任。
高順仍然是陷陣營的統領,這個雷打不動,畢竟陷陣營只服從於他。而蘇辰也決定出仕,舉了孝廉之後,他就被高順徵辟為九原縣縣尉,統領五百狼騎。
還有一個出人意料的任免,那就是郭文被徵辟為郡守府郡丞,位同長史,在邊郡,同時設立長史和郡丞,長史管軍,負責軍隊事務,統領各部都尉,郡丞管民,統率太守府治下官吏。
這就是當初蘇辰給郭文許下的承諾嗎?
當然不是!
區區一個郡丞,秩六百石,還不放在郭家的眼裡,郭文之所以出仕,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到了出仕的時候了,儘管心中韜略不凡,可也要經歷實踐才能出真知。
至於另一部分原因嘛,暫時無可奉告,只能等以後再見分曉。
九原縣的縣令是魏煌,這也算是對魏家的報答吧,從此九原縣乃自五原郡就沒有所謂的四大家族了,有的只是兩大家族,那就是蘇家和郭家。
至於其餘家族,都只能排在第二梯隊。
蘇辰當上縣尉之後,這才真正覺得身邊能用的人太少,六大健將各自都各自的一攤事兒要忙活,沒人能夠幫助他,好在五百狼騎中一半都是老兄弟,這些人對他惟命是從,總算是沒有出什麼岔子。
不過雖然武將不缺,可是文人卻是缺的厲害,他的部隊里到現在都沒有一個主簿,什麼事兒都是他一肩挑,這隻能在矮子裡面拔高個,先湊合著用。
不過這事兒倒是給他提了個醒,將來要管理地盤,只靠武將卻是不行的,還得依靠文人。
想到這事兒,他就找到了岳父蔡邕,蔡邕被赦免后,一直在九原縣閉門研究,不理俗事,蘇辰不想他這尊大神就這麼浪費掉了,於是拉著蔡琰登門拜訪。
「昭姬和星宇來了,快進來!」
蘇辰在僕人的招呼下坐下,等僕人下去后,才和蔡邕寒暄幾句,逐漸引入正題,說道:「岳父,徒兒有意在九原縣建立一間書院,為五原郡,為并州乃自大漢培養人才,凡是進書院學習的學子,蘇家可以全程資助學費,不讓學子們花一文錢,這些學子結束學業后,來去自由,蘇家並不干預,不知岳父以為如何?」
「哦?」蔡邕聽得十分動心,畢竟他也不想荒廢了這大好的年華,不過這建議雖好,對於蘇家貌似並無太多的好處,於是問道:「星宇為何想建書院呢?」
蘇辰於是把心中的來龍去脈說了,蔡邕聽了問道:「星宇,不知你打算每年招收多少學子?是否允許寒門子弟進學?」
「這當然是多多益善。」聽到寒門學子這個話題,他也知道岳父想說什麼,於是說道:「這寒門學子自然可以報名,不瞞岳父,徒兒的夙願便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寒門學子舉步維艱,更需要蘇家的支持,所以書院的主要對象便是寒門子弟,畢竟那些世家子弟可看不上蘇家的這點支持。」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蔡邕咀嚼著這兩句話,眼中精光一閃,心裡缺水十分震撼,他沒想到這個徒弟竟然能夠說出這樣的「豪言壯語」,實在是難能可貴。
不過他也擔心一個問題,蘇家如此重視寒門弟子,會不會引起那些世家的反對呢?
這個問題僅僅是在腦中一閃而過,蔡邕對此並不擔心,畢竟這些人才都是為朝廷培養的,任用誰為官是朝廷說了算,可不是蘇家說了算,所以不存在這個問題。
「你的意思是想讓為師當書院的山長?」
「正是!」蘇辰直接說出了自己的來意:「這間書院我將其取名為太行書院,太行書院的首任山長自是非岳父莫屬,如果沒有岳父在此坐鎮,這太行書院怕是難以吸引學子們側目了。」
要想建立一間書院可不是小事兒,如果沒有名師坐鎮,試問哪個士子會慕名前來呢?
蔡邕的地位縱然不如鄭玄盧植這等大家,可畢竟也是清流中響噹噹地人物,尤其是密言七事讓其聲名大噪,有蔡邕這棵梧桐樹在此,不愁引不來金鳳凰落巢。
看著他誠懇的眼神,蔡邕想也沒想便點頭答應了,既然這個做徒弟的都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決心,他這個做師父的又怎能落於人后呢?
於是,在蔡邕出山之後,太行書院的雛形便有了,地點不是別的地上,就在原先的崔家大宅,算是合理利用。
崔府的地盤可比蘇府大多了,用來做書院卻是再合適沒有,一切衣食住行全都有,只需要把門口的牌匾換了就行。
這第一屆學子大多都是依附於蘇家的各大家族中的子弟,還有一部分則是蘇家的家生子佃戶一類,這些人在蘇辰的要求下也都進入書院學習,總共有近五十名學子。
如此多的學子光靠蔡邕一人是不行的,為此郭家主也在郭文的勸說下擔任了書院的教授和名譽山長,負責教導蒙學,蔡邕則是負責教導高一級的學生。
這個配置不可謂不豪華,郭家主雖然沒有出仕,可郭家家學淵源,身為郭林宗的後人,學問那也是絲毫不弱於人的。
書院的事情交給蔡邕去負責,他也就不管了,狼騎暫時也不需要他多操心,卸下了大部分擔子,這才把心思轉移到自己的武學修為上來。
他如今乃是洗髓期的修為,在師父的日夜指點下,兩個月之後終於踏足煉臟換血境界,如此便可以修鍊長生訣了。
長生訣短短五千字的心法早就被他記得滾瓜爛熟,至於槍法,刀法和劍法的招式,他也記熟了,不過是那種純粹的記憶。
記熟之後,五卷羊皮卷就被他藏到一個永遠都不會有人找到的地方,蘇寔是用刀的,所以他把第一層心法和刀法的秘籍默寫給了父親,並讓他記熟之後趕緊燒掉,不能留下任何痕迹。
練氣不容馬虎,尤其是剛剛開始練氣,蘇辰有一個好的師父指導,自然是事半功倍。
王越將一絲精純的真氣渡入他的丹田之中,立即說道:「記住這條真氣的運行路線,然後一遍遍地重複!」
「記住了,師父!」
蘇辰按照師父指點的路徑,一個周天運行完畢,額頭上就已經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汗珠,不過他卻樂此不疲。
「這就是真氣嗎?」
一股暖洋洋的涓涓細流在他身體里流動著,他能夠清晰地感覺到真氣的運行路線,每當有額外的真氣注入之後,那絲真氣就像是一個歡快的孩子一樣,瞬間變得活蹦亂跳。
初次修鍊真氣的蘇辰,一直運行了三十六個周天,才依依不捨地停止修鍊,按照師父所說,練氣之道,可不是勤能補拙的事兒,除了天賦以外,勞逸結合,一張一弛,才能走得更遠。
並且練氣的最佳時機是清晨,那時候旭日初升,靈氣最為濃厚,是一天中最適合練氣的時間。
自那之後,蘇辰每日聞雞起舞,三更雞鳴五更天,正是男兒修鍊時,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月之後,他就在服了兩粒培元丹的效果下終於突破到練氣境界,穩定在了聚氣期。
看到徒弟終於踏入了練氣境,王越也知道,他到了離開的時候,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今後是龍是蛇,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儘管心中十分不舍,可蘇辰也知道,王越不可能永遠留在九原縣,英雄樓也不可能一直沒有他在。
王越走了,這一別,或許數年之內不會再有相見之機。
望著他遠去的背影,蘇辰第一次留下了兩行熱淚,他是從心底里捨不得那個遠去的師父,那個在他心裡僅次於父親的師父。
「師父,你放心吧,數年之後,等你再次見到我的時候,我一定讓你大吃一驚!」
送走了王越,蘇辰又把心思轉移到了狼騎的身上,他偶爾練練兵還行,可身上事務繁忙,要讓他一直在軍營待著,確實不可能的事情。
想到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八健將,如今只差一人,便湊齊了,為此他特地去找到郭文,讓他給雁門太守郭縕寫一封介紹信。
郭縕和郭文一樣,都是太原郭氏族人,論起來郭文還得稱呼對方一聲族兄。
拿到了郭文的介紹信,蘇辰就帶著魏續和曹性前往雁門郡,這一次,他只為一個人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