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明江相> 213 大亂之世·燒餅歌

213 大亂之世·燒餅歌

  天上掉下來餡餅的時候,你正好仰著頭,正好張著嘴,還正好就站在餡餅底下,正好有那麼一張能吞下去的大嘴。結果,人人都想要的餡餅就成了你的腹中餐。


  這樣的概率很小,但小,並不代表事情就不會發生。


  而且這種事情的發生,往往都是不遵循客觀規律,也一點兒都不公平的。


  你看看,同樣是皇位,同樣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王爺。


  寧王那麼努力,準備了一輩子,最終卻慘遭失敗,到被王守仁處死以慰『先帝』在天之靈為為止,也沒有能名正言順的坐上龍椅。


  朱厚熜承襲了興王爵位之後,一直很努力的做一個與世無爭的王爺。卻偏偏人在屋中坐,喜從天上來。一頂皇帝的烏紗帽就掉在他的腦袋上,將他徹底砸懵了。


  什麼鬼?


  一直到魏水帶著他的人馬到了安陸興王府大門口的時候,朱厚熜還陷在一種濃濃的不適應感之中。


  聽說魏水的造訪,朱厚熜先是在腦子裡回想了一下,魏水到底是誰?而後便想起來了!這不就是在內部鬧得沸沸揚揚,弄死了正德皇帝,一定要自己稱帝為君的那個江湖混混嘛?他來幹什麼?

  心中存著百般的疑惑,想不明白。


  明朝歷史上,每一個皇帝都稱得上荒唐。有那麼些,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小愛好。朱厚熜作為唯二的兩個數十年不上朝的皇帝之一,比起他的孫子萬曆皇帝而言,實在是強的太多太多。有謀略,有手腕,讓他帶兵打仗,謀朝理政也許不行,但在管理臣屬,手握人事大權這種事情上,古往今來,恐怕沒人玩兒得過他。


  只可惜,就算日後他再厲害,管理水平再出神入化,揣摩人心只需要一打眼而已。這些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此時的朱厚熜,畢竟只有十五歲而已。而且根本還沒有做好,要當皇帝的心理準備。


  帶著疑惑,朱厚熜在書房內,見到了和自己幾乎同歲的魏水。


  實在是難以想象,滿身風塵未洗的魏水,身穿著一身道袍,手執卦幡。雖然與他同歲,但卻表現出了和這個年紀渾然不符的成熟。眼神之中,毫不掩飾的涌動著一刻不停地算計。


  朱厚熜上下打量著他,半晌,忍不住率先開口。他問道:「你就是魏水?你見孤有何事?」


  魏水淡然一笑,躬身行禮,對著朱厚熜笑了笑,反問道:「興王殿下,可知道本朝開國文人重臣,誠意伯劉青田嗎?」


  「青田先生?」後世之人都對劉伯溫並不陌生,更遑論天潢貴胄的朱厚熜呢?他雖然疑惑,但還是點頭說道,「當然知道!」


  魏水滿意地接著問道:「殿下知道劉青田,那可知道劉青田所作的燒餅歌嗎?」


  「燒餅歌?」朱厚熜對此早有耳聞,也覺得那個東西挺玄乎的。他信奉道教,對於掐算之事向來比較信奉,一聽魏水說起燒餅歌,便來了興緻,連忙催促道,「自然不陌生啊!先生此來與燒餅歌有關嗎?不妨與孤說說看!」


  見朱厚熜這幅樣子,魏水便心道有門兒。


  燒餅歌,相傳是劉伯溫所作,全文共計一千九百一十二字,由四十餘首歌謠組成。從古代神奇的奇門之術入手,涉及到「象、數、理、占」的入化應用,在民間流傳甚廣,被視為神撰。


  之所以名叫燒餅歌,據說是朱元璋當時正在吃燒餅,剛咬了一口,就聽說劉伯溫覲見。有心考考劉伯溫,所以用碗將燒餅蓋住,宣召劉伯溫入宮覲見。


  等到劉伯溫站到面前的時候,朱元璋便問他說:「先生既然明白數理之學,不妨猜猜我碗中是個什麼東西啊?」


  劉伯溫掐指一算,說出了一句詩來,「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塊。」


  朱元璋聽罷大喜過望,命劉伯溫推算大明的國運。


  其實這種事情,說是假的,也像是假的。說是真的,也像是真的。


  反正,即便當時劉伯溫真的猜到了那碗下面扣著燒餅,也不能說他就是算出來的。沒準是聞到燒餅味兒,看到朱元璋沒擦乾淨的燒餅渣子,再想一想那碗就那麼大一點兒,你倒是想扣個傳國玉璽在下面,它也放不下啊?

  但這個故事,再加上後面的燒餅歌,那可就耐人尋味了。


  劉伯溫的燒餅歌,從明代向後推,反正直到二十一世紀,歷史的進程變化,都跟他推測的大致相同。


  魏水前世的主業就是裝盲人算命,對於燒餅歌這樣的東西,也有所涉獵。燒餅圖中有嘉靖即位這一說,在他看來純屬扯淡。但古人的話嘛,就看你怎麼解釋。解釋通了,自然有人相信。至於正主到底是怎麼想的,那可就沒有人知道了。當然,也沒有人關心。


  「草民是丐戶出身,先祖與青田先生雖為仇敵,但惺惺相惜。先祖曾有幸得青田先生指點,於占卜一道略有小成。只可惜,先祖學得青田先生一點兒皮毛,草民也只學得先祖的一點兒皮毛,實在是難登大雅之堂。從小學習占卜一道,對於本朝燒餅歌這樣深奧之語,也只能讀懂其中的幾句而已。只不過,也就是那幾句,讓草民認為,天下之主非殿下莫屬!」


  「哦?是這樣?」朱厚熜興趣愈發濃厚了,他趕忙催問道,「快說說,快說說,你都參悟出什麼了?」


  魏水說道:「燒餅歌中有這樣的一段歌謠,天下饑寒有怪異,棟樑龍德乘嬰兒。禁宮闊大任橫走,長大金龍太平時。草民以為,這句歌謠所說的,正是先皇在位時,天下饑寒已久,百姓嗷嗷待哺。唯有待金龍轉世為嬰,長大成人,入住禁宮,執掌朝廷的時候,才是天下太平之時。草民曾夜觀天象,確認金龍正是殿下無疑。」


  這四句詩,根據後世的解讀,說的應該是英宗復辟的故事。魏水在這兒睜著眼睛說瞎話,還擺出一副我有道理的樣子。


  朱厚熜本來就信這個,被他一忽悠,竟然也就信了魏水所說的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