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策馬江西·壽宴
「行了,既然到了二叔這裡,就放心住著。家裡的事情,有二叔去擺平,你就不用操心了。知道嗎?好好的休養,你的任務,就是把身體養好。懂不懂?」魏水對魏十五說道。
魏十五點頭說:「知道了,二叔,十五聽您的!」
「嗯,好小子。」魏水摸摸他的腦袋,笑著說道。
走出屋子,龐笑和張陽並肩站著,一邊,還有沒有得到新任務的墨五。
「都杵在這兒幹什麼?不用做事了?」魏水淡淡地問道。
張陽上前一步說道:「回二爺的話,學生等不知道小少爺有沒有事情,故而不敢離開。」
「若曦啊。」對張陽,魏水明顯態度好了很多,「沒你們的事情了,都去忙吧。記著,江西境內無論有什麼風吹草動,都必須第一時間讓我知道。這次就做得很好!」
張陽聽到最後一句,臉上方才露出了滿滿的笑容,謙虛道:「二爺謬讚了,這是學生等應當做到的。連本分都做不好,二爺又該如何驅使學生等呢?」
「嗯,你很好。去吧,去做事吧。」
魏水幾句褒獎的話,將張陽打發走了。
坐在院中待了一會兒,突然問道:「現在是六月了吧?」
龐笑在一旁搭話,「是啊,二爺,距離你的計劃可是很近了呢!」
的確是很近了,在魏十五被墨五救回客棧之後,沒有幾日,就已經到了寧王朱宸濠壽宴的日子。
廣發請帖,大宴賓朋,奢侈浪費,要多鋪張有多鋪張,這個肯定是沒說的。
被朱宸濠默認為是自己人的魏水,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不愧是盤桓在江西如此多年的寧王府的喜事,尤其是在朱宸濠接掌王位之後,寧王府的勢力又得到了進一步的飛速擴張。這個壽宴的請帖發下去,除了少許的官員因事實在走不開,而沒有到此之外,其餘的官員,幾乎盡皆來到了此處。
只不過,讓魏水有點兒想象不到的是,他在詢問過馮曉曉之後,很清楚,這場六月十三日召開的壽宴之上,王守仁因為率兵前去了福建,而未能參加。因此,逃過了致命的一劫。
可誰知道,在壽宴之中,他分明聽到了『巡撫贛南』的王守仁的名字!
王守仁為什麼會來?他不應該是率兵去了福建嗎?
來了又為什麼孤身一人?這到底心學始祖,還是個二愣子?
難道是他放走了孫燧的事情攪得?
那麼,王守仁應該是知道了叛亂的事情吧?
腦子裡混亂地胡思亂想的時候,朱宸濠已經介紹到了他身上。
「這位是本王新近請入的謀士,名為魏水,合姜太公渭水垂釣之意……」
朱宸濠介紹到這兒,魏水都不禁為這介紹而感到臉紅。
什麼姜太公渭水垂釣啊?
上輩子他為什麼叫魏水他不知道,但很可能是因為他們家就在水旁邊,他是水邊生的就叫魏水。反正是孤兒一個,名字怎麼叫也無處知道去。
但這輩子,雖然也沒有人告訴他,但他是清清楚楚的。他之所以叫魏水,是因為他有個叫魏山的哥哥。山水山水,有山有水。
再普通不過的名字,也能解釋成『姜太公渭水垂釣』?
我是姜太公你是誰啊?周文王?做夢去吧!
就在魏水在心中吐槽的時候,朱宸濠已經大笑著走到了別處去。他在魏水身邊的時間不長,讚美的話也說得很少。但卻將魏水安排在了他身邊的位置,足以見得,他對這個小混混也還是很重視的。
在席間走了一圈,朱宸濠突然講起了朝中的事情。
他關注朝堂已有多年了,自然是對方方面面都很是了解。尤其是對於他那個心目中的目標對手正德皇帝,更是了解得非常透徹。
只不過,他對於正德皇帝好的一面是隻字不提,反而,對他不好的一面,在江西全省的官員面前,是十分露出骨的大說特說。
什麼為政期間荒淫無道,致使國力衰微。平生貪杯嗜酒,窮兵黷武,寵信佞臣賊子,喜好玩樂之類的。雖然他沒有直接這樣說,雖然他平時也經常指桑罵槐,但今日,所有人都看得出來,他似乎是另有所指,而且是有大的圖謀。
朱宸濠說了一通,沒見到有誰附和,不免覺得有些尷尬。
就在這時,劉養正突然嘆了口氣,說道:「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當世豈無湯、武?」
湯武?誰啊?有名嗎?
魏水還沒反應過來這湯武說的是誰,席間,便又有人出言說道:「湯、武需有人輔佐,只湯、武成不得事,總歸,還要有伊、呂輔佐才行啊!」
魏水側頭看去,所料不差,說話者,果然是王守仁。
這時候你竄什麼火啊?
魏水心裡頭鬧騰!早知道就不告訴你們,老子另想別的辦法好了!
現在可好,你來了,還給我折騰事情。
果然,王守仁這一句話出口,就像大石頭扔到水裡似的,砸起來一陣子大浪。
李士實眼睛一瞪,陰陽怪氣的說道:「怎麼?王大人覺得,世無伊呂嗎?」
王守仁當然是這麼想的!
但在魏水豎起耳朵之後,卻真的沒有聽到那句讓他擔心的話。
王守仁的態度,讓朱宸濠以為,他這是服軟了。
於是,朱宸濠得意地笑道:「有湯、武,自然就有伊、呂,這事兒還用得著說嘛?王大人覺得呢?」
王守仁只是笑了笑,卻沒有說話。
沒有得到預期的回應,朱宸濠的臉色有些不太好看,但並沒有影響他此時的心情。
宴會繼續進行下去,直到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劉養正悄悄離席,門口,『沙拉沙拉』的響動傳出,間或還有兵器碰撞的說聲音,就被魏水聽在耳朵之中,真真切切。
這是要圖窮匕首見了嗎?
寧王不是荊軻,圖窮匕見是肯定要見血的。
心中想著事情,魏水的眼神不自覺地瞥向了王守仁的方向。他到底是來幹什麼的?惹事的?亦或是有他的謀划?兩者相比,他更願意相信,歷史書上著名的陽明先生,寧王的剋星,一定是有備而來。